宋朝宰相赵普简介赵普是怎么死的
赵普(922-992年8月14日),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出生于幽州蓟县(今北京),后先后迁居常山(今河北正定)、洛阳(今河南洛阳)。
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赵普,北宋王朝的开国功臣,早年曾被五代时期的名将刘词征辟为从事,刘词死后担任赵匡胤的掌书记,他与赵匡胤长达几十年的缘分就此开始。
北宋赵普三次担任宰相,分别在乾德二年、开宝九年、雍熙三年。最终赵普以自己年老生病为原由辞去官职,告老还乡。回到家乡之后,他享受宰相的待遇,过得怡然自得非常舒心。
赵普少时为吏相传有什么的说法与赵普有关的历史典故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赵普的典故。赵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来,他的学问差得多。他当上宰相以后,宋太祖劝他读点书。赵普每次回家,就关起房门,从书箱里取书,认真诵读。第二天上朝处理政事,总是十分敏快。
太祖性格豁达,对赵普说:“假如在尘土中就可以辨识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访求了。”从此赵普不再谈论。
赵普当了宰相后,一开始君臣关系甚是融洽。宋太祖经常跑到赵普家里去,事先也不让人通知他。赵普由于深得宋太祖的信任,胆子逐渐变大了,常常接受贿赂。
防止大将夺取帝位。对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略及对辽采取守势的策略,都参与谋划。太宗时又两次为相,淳化三年(992)因病辞职,封魏国公。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北宋名臣赵普是一个怎样的人,赵普生平简介
1、赵普(公元922~公元992),字则平,北宋初期的杰出政治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士。他15岁随父迁居洛阳,自幼学习吏治,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预谋者、“杯酒释兵权”的导演者,三度为相,为一代名臣,从政50年,终年71岁。
2、赵普是一个刚正不阿、坚持不懈、勤奋刻苦,具有超强毅力和坚强意志的人。赵普(922年-992年8月18日),字则平。幽州蓟县人,后徙居河南洛阳。 五代至北宋初年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3、赵普(922-992年8月14日),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出生于幽州蓟县(今北京),后先后迁居常山(今河北正定)、洛阳(今河南洛阳)。
4、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1]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
5、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县(今天津市蓟县)人,后迁居洛阳,北宋宰相。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掌书记,曾参加策划陈桥兵变。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关于北宋名相赵普的故事到此结束了,以及北宋 赵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