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1997-2006):工党(托尼·布莱尔)为振兴经济做了什么?结果如何?_百...
1、布莱尔与布朗一起改造工党,修改其党章,去除了有关国有化的政策,而更强调自己善于财政议题(当时的保守党政府无法解决经济问题),并将自己称作“新工党”。虽然这些改革遭到了政治对手和工党传统支持者的批评,这些改革却是成功的。
2、在任党魁期间,工党放弃了数十年前立下的政策目标,进行重新定位,结果在1997年大选中取得了压倒性胜利,结束了保守党长达18年的执政时期,而那次也是保守党自1832年以来输得至为惨烈的一次大选。
3、以戈登·布朗为例,由于他本人在工党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或多或少影响到首相托尼·布莱尔在1997年上任时,便委任他当财相,而且执政8年以来一直也没有将他撤换,这从而使布朗渐渐显得比其他同僚更具优势。
4、工党本身的改革,加上保守党政府关于欧盟政策的分歧,以及一系列腐败丑闻的影响,“新工党”在1997年的英国大选中获得了一边倒的巨大胜利。布莱尔在1997年大选完结时,他取得了历史上英国首相最高的支持率。
托尼·布莱尔的施政理念
它的主要内容是:超越传统的";左";和";右";的分野,建立新经济和新福利,目的是使英国成为";新英国";。它是资本主义内部比较全面的改革和理论创新,试图在资本主义的公平和效率之间找到一条新路。
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德国总理格哈特·施罗德以及西班牙总理萨帕特罗等人的政策就体现了“第三种道路”的核心理念。
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德国总理格哈特·施罗德以及西班牙总理萨帕特罗等人的政策就体现了“第三种道路”的核心理念。
第三条道路的批评
1、第三条道路也经常被评论为原有的“带有少数社会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民主主义观念,以及社会民主党派为了赢得选举而选择的一种手段。
2、军事力量弱。没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国民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迫害。
3、第三条道路的失败的原因:中国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作为中间社会势力的政治代言人,所依靠的社会基础即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异常软弱,并不具备实现第三条路线的资产阶级建国主张的能力和勇气。
4、第三条道路”也称“中间道路”。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一部分民主人士曾经所持的政治主张。他们幻想在国民党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之外,另找所谓“第三条道路”。
5、中间路线的鼓吹者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而实行的方法,则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
6、第三条道路批评第三条道路概括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外其他选择的思想。它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另外一种意识形态,该意识形态吸引了来自不同传统——包括法西斯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以及近来的后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家。
关于英国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