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江总督是多大的官?
两江总督是清朝独有的官职,可以说是总督中的总督他统辖长江下游江苏、安徽、江西三省,这个官缺在顺治初年设立时称为江南江西总督,在康熙以后多称之为两江总督。
清代天下八督,直隶总督与两江总督堪称优中之优,要中敏好之要。直督拱卫京师,距离入阁咫尺之遥。而“江南田赋之供,当天下十之三;漕糈,当天下十之五;又益以江淮之盐荚、关河之征榷,是以一省当九州之半未已也”的两江地区,曾被康熙大赞为“东南闹困财富地,江左人文薮”,两江总督的重要性在全国各地区中无有能与之抗衡者。
降至晚清,两江总督的地位愈加凸显。近半个世纪来,湘淮集团一直把持此位。开此先河者,非曾国藩莫属,无怪乎李鸿章说“两江地大物博,断非师门莫办”。
两江总督到底是多大的官,只需看它的职掌范围就一目了然了。
为何说,两江总督是总督中的总督?只需对比看看这二者间的职权范围就可知。总督是统辖一省或数省的最高军政长官,《清史稿》将其职责概括为“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治封疆”。具体而言,有如下6大职权:
1、奏折咨请之权。清总督有单独奏事之权,凡地方重大政务、重要改革,总督可依据地方情形通过奏折咨请皇帝裁决,皇帝通过朱批指示方略于总督,待君臣密商妥善而后付诸实施。有时皇帝也与军机大臣商议,或下发九卿会议,然后以廷寄的方法向总督颁发谕旨,令其执行。
2、监督任免文武官吏之权。清总督皆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对地方官员有监督权,体现在:其一,对所属文官两司以下、武官副将以下的各级官员行使考核权;其二,对文职道、府以下,武职副将以下官员的题调权。其三,对所属官吏的保举权。此外,科、道行桥弯铅取,也属于督抚保举之列。
3、行政事务的处理之权。总督为一省或数省之军政首脑,尽管时人认为总督职权偏重于军事,但对于地方行政事务同样有处理之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上奏会计及监督藩库之权。布政使“为一省财赋总汇”,其向户部所作的冬估册及奏销清册都要呈送总督或巡抚审核,而后即咨报户部。总督还有监督藩库之权。如总督新任一地,按例必须盘查藩库,“将各项款目及收支实数详细勾稽”;布政使离职交代时,督抚也要亲自盘查藩库,“具结送部”;每年奏销时,督抚“将司库钱粮亲自盘查”。
其二,刑事审判权。一省之中,提刑按察使掌刑名按劾之事,但总督和巡抚既为地方司法机关的一个审级,又审勘核正徒罪以上司府州县审定的案件,获得了刑事审判权。
其三,对地方重大兴革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
4、节制绿营军队之权。总督是一方最高军事统帅,节制辖区内的巡抚、提督、总兵官,主要统驭所管地区的绿营兵。其主要职权统括为节制、调遣两种职权,具体表现为:监督武官权;题调黜免武员权;疏定营制权;调遣军队权。
5、对外交涉权。咸丰十年,清廷在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同时,还设立南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兼任,其他总督统管本地区的对外交涉事务,有事照会南北洋大臣。
光绪二十四年,清廷谕令:“各省将军督抚均着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仍随时与总理衙门王大臣和衷商办,以期中外一气相生,遇事悉臻妥洽。”
各省督抚名正言顺地取得了对外交涉权,不仅办理对外通商、交涉事务,后来凡与洋人有关的事务都在其管辖范围之内,洋务成为清后期总督职责中第一要务。
6、转移风俗、教育向化之权。总督还有对辖区百姓进行思想教育之责,要广泛宣传皇帝诏旨及儒家的纲常名教,引导百姓遵循封建道德规范,从而安定封建统治秩序。主要表现在:劝民力农,树立封建仪型;加强教化,移风易俗;广励学业,化导士子。
以上为清代总督共有的职掌,除此之外,两江总督还有其特殊性,即治理重点在钱粮、漕运、治河、盐务等方面。署两江总督彭玉麟就曾说:
“两江总督以筹画饷糈、充储国课为第一要务。”
故雍正帝说:“此原系第一繁剧之任,非秉公破面未易振刷。”其地位的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具体表现在:
1、兼管漕务之权。清沿明制,实行漕运制度,设漕运总督驻淮安,总领漕运事务。顺治二年,户部即奏定每年在山东、江苏等八省岁征漕粮400万石,并规定有漕省份的总督,在漕粮的征收、监兑、运输等方面,都有监督纠察的责任。
两江总督责任更重。首先,两江为征收漕粮重地,征额巨大,其中江南(包括江苏、安徽省)1794400石,江西57万石,占漕粮总数的57%。
其次,各省漕粮须经大运河运抵京通,漕运路线很大一部分在江苏,因而,疏通运道、催督漕船、勘查开辟漕运新路线、沿途约束粮船旗丁,以及奏报粮船重运渡黄等等,皆是其职责的重要部分,甚而道光以后漕粮海运,即是在两江总督统辖、支持之下运行成功的。有时漕运总督出缺,即有两江总督兼任。
2、兼管河务之权。清初即设河道总督,驻济宁简称“总河”。康熙十六年,移驻清江浦。雍正七年,改总河为江南河道总督,驻清江浦,副总河为河南山东河道总督,驻济宁,分管南北河道。八年,又增置直隶正、副总河,为河道水利总督,驻天津。自是为北河、南河、东河三总督。其中,以江南河道总督最关乎清王朝统治。康、雍、乾三朝,皇帝讲求河务,亲自选拔治河人才,指点治河方略,因而对黄、淮、运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一时的效果,减少了水患。而黄、淮、运的治理大多是在两江地区,因而两江总督也有兼管之职。
乾隆中期,两江总督始兼河务。有要工时,两江总督还必须驻扎清江,亲自督率河工。咸丰十年,由于黄河在五年已改道北行,江苏境内已无河工,遂裁南河河道总督。
3、兼管盐务之权。乾隆五十年以后,纲引始现壅滞,商力因之疲乏,盐务日坏。为整顿两淮盐务,道光十年,裁两淮盐政,由两江总督兼理。
自此而后,历届两江总督屡次对两淮盐政进行整顿、改革。如道光十二年,陶澍在淮北盐区的二十九个州县“一律变通,改行票盐”,对淮北盐务进行了较彻底的改革;道光三十年,陆建瀛在淮南仿淮北改行票盐,推行盐政改革,效果明显。咸丰、同治间,曾国藩对两淮盐务实力整顿,也收到一时之效。
4、兼任南洋大臣之职。咸丰八年,五口通商大臣改为两江总督兼任。总理衙门成立后,五口通商大臣又掌管《北京条约》签订后增开的除北方三口外沿海沿江八处通商口岸,由江苏巡抚兼任。到同治元年二月,此通商事务大臣曾一度改为专职,但至十二月,仍由江苏巡抚兼任,并开始有了“南洋通商大臣”名义。
同治四年五月,兼任通商大臣的江苏巡抚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通商大臣遂变为两江总督的兼职。直到同治十二年以后,两江总督兼充办理通商事务大臣成定制,并简称为“南洋大臣”。
南洋通商大臣“掌中外交涉之总务,专辖上海人长江以上各口,其闽、粤、浙三省兼理焉”。也即长江以南各通商口岸,对外交涉事务皆由南洋大臣统辖,各省督抚兼辖。两江总督例兼南洋大臣的钦差身份,显示其较其他总督更优崇的地位,在地方总督中其权势仅次于直隶总督。
后来,南洋大臣还取得了筹办海防、训练南洋海陆军、稽察关税及举办洋务企业等事权。
从上述职掌看,两江总督无疑是除直隶总督外最重要的总督。
其一,两江总督所管粮、漕、盐及河工无一不关乎清朝的国家大计,牵动着清朝的财政命脉,关系到朝廷的治乱成败。
其二,两江总督的职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得到扩大的,康、雍时期,察吏、缉盗、整顿营伍为其专责,钱粮、漕务等为其兼辖。至乾隆中期,两江总督始兼河工,以后又兼盐政及南洋通商大臣,权力日益增大。同治以后两江总督在江南势力渐渐扩大,开始被湘系势力把持。
其三,由于其职掌事关治乱,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总督人选,其任用大多由皇帝特简,尤其江南这块财赋重地。如康熙帝特简的两江总督如于成龙、傅拉塔,范承勋、张鹏翮等等皆是德才皆备的著名清官。
雍正帝首重才能往往破格用人,尹继善人仕8年,即特简为两江,后在乾隆朝又三任两江,对两江长达27年的治理卓有成效,在江南享有崇高声望。
最突出的要数道光帝对陶澍的简用,道光十年,道光帝特旨授陶澍为两江总督。陶澍在两江任上9年,确未辜负道光帝的期许,在漕运、水利、盐政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就,为江淮保障。
总而言之,在地方总督中,两江总督的权势仅次于直隶总督,是除直隶总督外最重要的总督。
二、清朝时期两江总督是什么级别?有生杀大权吗?
两江,指的是江南省和江西省的合称,后江南省又分为了江苏和安徽,所以两江地区包括清代的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两江总督是清代光绪朝以前唯一统辖三省的总督。
明朝时,总督是临时的偏重于军事的长官,并非定制,清朝入主中原后,总督逐渐向地方军政长官转化。两江总督这一职位的设立,正式确定下来是康熙二十一年,缓行拆驻江宁,所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各省设巡抚1员,其他地区的总督定制,大致上要比两江地区稍晚些。
雍正元年,议准各省总督兼职衔,川陕、两江这两个地区的总督职衔最高,授兵部尚书,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这个兼衔,放在今天起码也是中央候补委员了。奇遇各省总督,基本都是侍郎兼右副都御史衔,低了川陕和两江一个级别。
乾隆十四年,又议准: 凡总督,授督察院右都御史衔;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同巡抚,授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其应否兼兵部尚书、侍郎衔之处,请旨定夺。
这个变化其实很有意思,兼兵部尚书和侍郎衔,说明总督的权力侧重军务,到了乾隆之后,要想得到兵部一二把手的职衔,就需要请旨定夺,说明总督的权力开始偏向于地方政事,兼督察院的一二把手,是代表中央有监察地方的之权,已经成了封疆大吏,察吏安民、除暴安良为其主要任务。
清代督抚制度的形成,使总督和巡抚既是朝廷派遣的官员,又各有固定辖区,成为守土之官、封疆大吏,使地方事权集中诡异,改变了明代地方权力分散的局面。
下面我们具体说一说两江总督的执掌,主要有以下一些权力:
1、奏折咨请之权。清代宗族有单独奏事之权,凡地方重大政务、重要改革,总督可依据地方情形通过奏折咨请皇帝裁决,皇帝通过朱批指示方略于总督,等待君臣密商妥善后而付诸实施。有时候皇帝也会与军机大臣商议,或下发九卿会议,然后以廷寄的方式向总督颁发谕旨,令其执行。
2、建都任免文武官吏之权。清代总督皆兼督察院右都御史衔,对地方官员有监督权,体现在:其一、对所属文官两司以下、武官副将以下的各级官员行使考核权;其二,对文职道、府以下,武职副将以下官员的题调权;其三吗,对所属官吏的保举权。此外,科、道行取,也属于督抚保举之列。
3、行政事务处理之权。总督为一省或数省之军政首脑,尽管时人认为总督职权偏重于军事,但对于地方行政事务同样有处理之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上奏会计及监督藩库之权;其二,刑事审判权。一省之中,提刑按察使掌刑名之事,但总督和巡抚既为地方司法机关的一个审级,又审勘核正徒罪以上司府州县审定的案件,获得了刑事审判权。其三,对地方重大兴革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
4、节制绿营军队之权。总督是一方最高军事统帅,节制辖区内的巡抚、提督、总兵官,主要统御所管地区的绿营兵。其主要职权包括了节制、调遣两种职权,具体表现为:一、监督武官权;二,题调黜免武员权;三,疏定营制权;四,调遣军队权。
5、对外交涉权。这个权力是在咸丰十年,清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南北洋通商大臣,由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兼任,其他总督统管本地区的对外交涉事务,有带族事照会南北洋大臣。到了清后期,洋务成为了总督职责中第一要务。
6,转移风俗。教育向化之权。总督还有对辖区百姓进行思想教育之责,要扰枣广泛宣传皇帝诏旨及儒家的纲常名教,引导百姓遵循封建道德规范,从而安定封建统治秩序。
以上为清代总督共有的执掌,除此之外,两江总督还有其特殊性,即治理重点在钱粮、漕运、治河、盐务等方面,毕竟两江是帝国财赋重地。
两江总督是除直隶总督外最重要的总督,其一,两江总督所管粮、漕、盐及河工无一不关乎清朝的国家大计,牵动着清朝的财政命脉,关系到朝廷的治乱成败。清朝皇帝对两江总督的选用非常谨慎,既要清廉,又要才干,既要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又要赢得士民的爱戴,而大多数两江总督也都能做到这些。
我们综合分析一下清朝九位封疆大历:
1两江总督(江苏江西安徽)
2湖广总督
3闽浙总督
4两广总督
5直隶总督(地位最高)
6四川总督
7新疆将军
8甘陕总督
9云贵总督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两广总督是朝廷的赋税,钱粮最大的提供者,因此两江总督地位贵不可言。直隶总督由于地处京畿要地,兼有保卫都城的重任,因此地位最高,雍正二年授直隶总督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
两江总督从康熙四年(1665)到宣统三年(1911),有影响的计80余人,98任,历247年。历代两江总督 历史 上又名的如:于成龙、张鹏翮、史贻直、尹继善、陶澍、林则徐、裕谦、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等皆为清代重臣。
封疆大历只有军政大权,但是没有生杀权力,需要层层提报到刑部,而且秋决人员皇帝还要勾选的。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投名状》这部电影,其中一段就有由李连杰主演的男主角之一庞青云受封两江总督时,被他的结拜兄弟午阳刺杀,当场死亡。这部电影改编自清末著名的"刺马案",这里不再赘述。下面,我们就讲讲两江总督究竟是什么级别?又有多大的职权?
第一,两江总督的正式官衔是"总督两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而两江地区指的就是今天的安徽,江苏,江西和上海这四个地方。这四个地区在清朝时属于经济发达地区,是清朝税收重要来源地之一。两江总督的前身是顺治四年所设置的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至康熙二十一年,正式定名为两江总督,所管辖的范围也因此改变!
第二,从品级上来看,两江总督是从一品,如果正式官衔前面不加"总督"的话,那就是正二品,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毫不为过。除了一般总督所具有的基本职权外,在清朝中期时,两江地区的漕运,盐政,河道也开始逐渐交给了两江总督,而这三项事务,清朝都曾单独设立级别颇高的官员担任,由此可见,两江总督职权之大。
第三,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朝对江南各地的控制力明显下降,湘军集团开始实际控制东南地区,曾国蕃出任了两江总督,左宗棠则是闽浙总督,两人合起来就是控制了大清的半壁江山,而且还都是比较富裕的省份!在当时的情况下,八旗军早已丧失战斗力,主要还是以绿营军为主,而两江总督则是掌管了两江地区的所有绿营军的指挥权,他要是想造反,皇帝也拿他没办法!
著名的清末中兴名臣曾国藩,左宗棠等都曾任过两江总督,还有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包括后来兴起的洋务运动,也与两江总督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两江总督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而生杀大权那更是不再话下!
两江总督署在今南京总统府内,我曾有幸去参观过一次。里面有大量的史料,且 历史 气息浓厚,有兴趣的朋友值得一去!
清朝时最有权势的封疆大吏莫过于九大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四川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东北总督。这八位掌管这地方的生杀大权。除了直接保卫京城的直隶总督外,最有权势的就是两江总督了,甚至其重要性不亚于直隶总督的作用。因为两江是清政府的赋税来源,为清政府输血的地方。
两江是指江南省和江西省,江南省的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原本朱元璋定都南京,而保卫南京的省份自然就是直隶了,后朱棣迁都北京,南京作为第二都城仍然存在,而南直隶也保留下来了。两江实际范围是江苏省、安徽省和江西省三省之地。
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秩从一品。当时全国划分为23个省,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总督权力比巡抚大得多,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
最有名的两江总督,曾国藩,在清朝后期,以曾国藩为核心的湘军集团把持两江总督尽四十年。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督抚制。当时全国划分为23个省,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总督权利比巡抚大的多,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当时全国设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两广、云贵总督。
两江总督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管秩从一品,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操江、统辖南河事务。
由于清初江苏(含今上海市)和安徽两省辖地同属江南省,因此初时该总督管辖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务,因此号两江总督。
你的问题我来回答。
清朝时,两江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由于清初江苏和安徽同属江南省,即为管辖江南和江西,因此号两江总督。掌管着一方百姓的生杀大权
1、 两江总督简介: 由于清初江苏(含今上海市)和安徽两省辖地同属江南省,因此初时该总督管辖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务,因此号两江总督。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其职位多由满人担任,之后汉人渐多。从康熙四年(1665)到宣统三年(1911),有影响的计80余人,98任,历247年。历代两江总督如于成龙、张鹏翮、史贻直、尹继善、陶澍、林则徐、裕谦、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等皆为清代重臣。官职沿革:两江总督前身为顺治四年所设置的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总督府驻江宁(今南京)。 顺治九年,总督府一度迁往南昌,改名江西总督,不过很快恢复旧制。康熙元年,操江事务划归江南总督管理。康熙二十一年仍合,正式定名为两江总督。雍正元年,授与历任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之官衔。道光十一年起,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自同治五年起,两江总督兼管五口通商事务,授为南洋通商大臣。
2、 两江总督明明就管理着三个省,为何还要叫做两江总督呢?
原来,清朝初期的时候,顺治在明南直隶辖地设立江南省,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其中就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市,所以当时称为两江总督。虽然后来在康熙六年拆分江南省为江苏、江西两省(清朝行政与今天不太一样),但是两江总督的称呼不变。
另外,两江总督所管辖的地区是清朝的赋税重点,也是人文荟萃之区,所以朝廷十分重视该地区,能够出任两江总督的人非但要能力出众,还必须是皇帝信任的人。像于成龙、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都曾担任过两江总督一职,他们都是有清一代的重臣!
封疆大吏,集行政军事于一体的一把手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