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知识 » 正文

吴潜简介吴潜是怎么死的吴潜的贡献吴潜的墓地... 吴潜的拼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8-14 15:19:21
导读

一、南宋丞相吴潜生平经历 吴潜是个什么样的人吴潜(1195年—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宣州宁国(今属安颂链凯徽),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南宋后期名臣,诗人。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子野唤,参知政事吴渊之弟。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年)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年)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

一、南宋丞相吴潜生平经历 吴潜是个什么样的人

吴潜(1195年—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宣州宁国(今属安颂链凯徽),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南宋后期名臣,诗人。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子野唤,参知政事吴渊之弟。

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年)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年)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唤键潮州、循州。

二、南宋大臣吴潜生平简介,南宋大臣吴潜是怎么死的?

吴潜(公元1195年—公元1262年)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 。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v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逗旅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桐轮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南宋大臣吴潜生平简介

吴潜自幼聪慧过人,才华出众,其诗文书法闻名乡里。南宋嘉定十年(1217)中状元,授予事郎佥镇东军节度判官。

绍定四年(1231),吴潜升尚右郎官。京城临安(今杭州)发生火灾,吴潜上疏论致灾原因,劝理宗皇帝要严于律己,亲贤远奸。又书呈丞相史弥远提出格君心,节奏给,赈恤都民,用老成廉洁之人,用良将以御外患,革吏弊以新治道等六条建议。不久,吴潜担任吏部员外郎,后改任大府少卿、淮西总领。

嘉熙二年(1238),襄、汉溃决,兴、沔破亡,两淮m扰,三川陷没,南宋朝廷陷入困境之中,时任兵部侍郎的吴潜随之组织义军,夜渡长江,协同攻击蒙古军,蒙古军只得引兵北还。

理宗淳v七年(1247),山轮凳时年53岁的吴潜,拜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开始参与朝中最高机密。

开庆元年(1259)蒙古军进攻武汉,京师震动。危难之际,宋理宗起用主战派吴潜为左丞相兼枢密使,进封庆国公。面对摇摇欲坠的南宋王朝,吴潜忧心如焚,再次陈述畏天命,结民心,进贤才,通下情之必要,言:臣年将七十,捐躯致命,所不敢辞……

吴潜上任后对蒙古主张加强战备。其时蒙古军兵分三路进犯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面对蒙古铁骑,朝中一片惊慌失措,而投降派贾似道向宋理宗赵昀奏本,荒唐地主张迁都四明(今浙江宁海)。在此紧急关头,吴潜面见理宗皇帝,力谏阻:銮舆一出,民心将失,国家亦无望,臣恐生灵将遭涂炭。宋理宗权衡利弊,总算听从吴潜谏言,暂时保存了南宋半壁江山。

自吴潜出任左丞相以来,投降派贾似道便终日惶恐,贾似道官居右丞相兼枢密使,权势甚大,屡进谗言加害吴潜。景定元年(1260)吴潜被贬谪到循州(今广东省惠阳县)。

吴潜是怎么死的

吴潜被贬,贾似道仍不解恨,必欲置其于死地。第二年,贾似道派心腹刘宗申为循州知州,并遣命杀死吴潜。景定三年(1262)五月,刘宗申假意设宴为吴潜做67岁的生日。吴潜不知是计,喝了刘宗申毒酒而亡。

南宋德v元年(1275),宋恭帝赵显为吴潜昭雪,追复原官,赠封少师。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吴潜简介吴潜是怎么死的吴潜的贡献吴潜的墓地... 吴潜的拼音链接:http://www.esxun.cn/news/27095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