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姓周的女名人
周秀英
周秀英,清代农民起义领袖青浦白鹤塘湾(今上海青浦)人。清咸丰二年(1852年),青浦在连年歉收的情况下,知县余龙光还限期追征已豁免的钱粮,激起民愤。在周秀英及其父周立春带领下,青浦农民群起武装抗粮。同年九月,连续击退青浦知县和苏州知府所部的进攻。周秀英身先士卒,白鹤江一仗,打得清军落花流水。群众歌颂周秀英:"女中英雄周秀英,大红裤子小紧身,手提大刀百廿斤,塘湾桥上杀四门。"
次年春,太平军攻下南京,周秀英父女与嘉定南翔农民秘密组织罗汉党联合,并得到上海小刀会刘丽川的帮助,举行嘉定起义,于八月初三(9月5日)占领嘉定。农民起义军先后攻下嘉定、上海、南汇、川沙、宝山、青浦6座县城,并改用太平天国年号。清廷调动苏、松两地驻军进行反扑,连攻青浦,农历八月二十日(9月22日)城陷。周立春力竭被俘,英勇就义。
周秀英与罗汉党徐耀率部分义军撤至上海,继续同清军作战,被推为女将军。青浦、宝山等县城失守后,清军围攻上海,周秀英和小刀会将士坚守上海县城18个月,屡立战功。咸丰四年一次战斗中,周秀英率200余义军由上海城内冲出,大败清军。清军勾结英、法侵略者在上海城四周建筑围墙,围困义军。义军处于断粮困境,于咸丰五年正月初一(2月17日)从上海城西门突围。周秀英率部且战且撤,在虹桥附近牺牲。
周婉如(1824-1864)女,自号纫湘女史,吟秋山馆主人,清末贵州毕节县(今毕节市)人,著名女诗人、书画家,与大定女诗人、书画家陈枕云并称“贵州两絮才”。
婉如生于清道光四年四月十四日,卒于同治三年。其父周凤冈为道光年间翰林,曾任四川绵州知州。丈夫黄育德,字梅溪,贵州大定(今大方县)人,道光年间监生,曾任广东藩库厅丞、布政使司理问;黄父士观,嘉庆六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河南汤阴县知县。婉如聪敏好学,自幼即生活在文人世家,所受熏陶极深,又拜当时著名的教育家、文艺家陈庚(1795-1853,字西垣,号觉来,自号萃元堂主人,贵州毕节人,道光二十四年举人,松山书院山长,以古学受知于兵部尚书许乃普,著有《萃元堂课艺》、《觉来笑史》等书传世)为师,是以擅长诗文书画、通晓音律。随父寓居四川十余年,常与当地文人墨客相互唱酬,以才华出众而获“不栉进士”之称。
道光二十二(1842)年,婉如与黄育德结为伉俪,婚后夫唱妇随,常与大定御肆唯著名学者、文艺家章永康(1831-1864,婉如外侄,咸丰二年进士,官翰林、雹指侍读)、姨侄杨绂章、陈枕云(女,1829-1910)等人切磋诗词书画,又设帐授徒,检阅里中闺秀诗文,故其门镇培人中亦多工于词翰者。
婉如的诗词作品大都成于清咸丰至同治年间,当时其夫黄育德正出任广东藩库厅丞,因连年兵燹,夫妻间音信断断续续,婉如不得不自持家务,躬耕陇亩,间以代人拈针压线,辛劳无寸晷之闲,直至心血耗尽,家产典当一空而生计濒危。所著《吟秋山馆诗词钞》中“半亩春蔬带雨锄”(《春初杂兴》)、“频将十指寄生涯”(《拟闺怨》)、“嫁衣典尽贫难补,药饵为生病未除’(《病怀寄外》)等句正是其贫病交加境况之真实写照。
同治三(1864)年,婉如与其夫梅溪取得联系,多年离索,本应欢聚有日,无奈天公不作美,在她赴粤途中,又突遇兵乱壅塞,只好折回四川云阳,寄寓于妹夫云阳县令杨某官邸。不久,即闻梅溪噩耗,婉如悲愤填膺,招致宿疾而逝,享年四十岁。
婉如的诗词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多写少女时代的闺情及婚后的幸福生活,感情丰富,生活气息浓郁,语句轻松细腻,生动明快,有如春云浮空,舒卷自如;中后期由于时局动荡,夫妻分离,加上家道中落而遭遇诸多不幸,风格突变,作品中流露出忧时伤世之情,对清廷的腐败、国弱民贫、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充满了不满和忧虑,风格凝郁凄凉,情绪低沉,大多哀怨之作,当然也有一些苏、辛纵横激越的豪放之气和持冰霜厉节之志之作,以“融婉约与豪放流派于一炉”来一言蔽之应不为过。如《乔装吟》中“幻成明月前生影,尽洗铅华粉黛羞。我欲乘槎兼破浪,五云天畔任我游。”其设想乔装男儿,欲效九万里鹏程之举,慨然抒发胸中块垒。又如《丙辰夏五月吊娱闲主人》诗中“肯让娥眉称进士,敢夸香茗属多才。”流露出对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不满,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希望打破妇权的桎梏。再如《送夫入都》中“燕市交宜择,豪门刺莫投。”告诫夫婿交游宜慎,仕途适可而止,可谓入木三分。更如《黄泥坡晓发》中“旌旗拥道全遮日,马足沾泥半掩尸。四面云山稀鸟迹,遥村瓦砾断晨炊。”感情沉痛,笔端饱含血泪,描绘的画面凄怆,对劳苦大众充满了同情,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其心与杜工部、屈灵均一般无二。
婉如不但长于诗词楹联,而且精于书画。在其诗作之中,有大量的题画诗词,余在大方县六龙镇徐诗汇老师处所见《吟秋山馆诗词钞》作者墨迹本,其书法流畅娟秀,颇具书卷之气,观之令人爱不释手。今从其题画诗词中可以隐约看出她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面清新明丽,处处荡漾着蕙兰之香;虽然至今尚未发现其花鸟、人物和山水画遗墨,但可以想象,她的画作不但功力浑厚,而且意境深远,要不她所画秋海棠、落花蝴蝶、幽兰、梅花、杏花双燕、瓷藤、美人、消夏、红梅、白莲花、洛神诸图,怎会“为时所珍,求其墨宝者络绎不绝”。其诗词186题共315首(阕),应是沧海遗珠,弥足珍贵。
二、周秀英的人物简介
周秀英,亦作周秀成,江苏省青浦白鹤塘湾(今上海青浦)人,清末上海小刀会起义著名女首领,旦携善使大刀,起义失败后战死(一说兵败被擒,被清军凌迟处死)。
周秀英自幼练武,精于刀法;清咸丰二年(1852年),青浦在连年歉收的情况下,知县余龙光还限期追征已豁免袭迟慧的钱粮,激起民愤;在周秀英及其父周立春(地保)带领下,青浦农民群起武装抗粮;同年9月,连续击退清军的进攻;周秀英身先士卒,白鹤江一仗,打得清军落花流水;乡民歌颂周秀英:“女中英雄周秀英,大红裤子小紧身,手提大刀百廿斤,塘湾桥上杀四门。”
次年春,太平军攻下南京,周秀英父女与嘉定南翔农民秘密组织罗汉党联合,并得到上海小刀会刘丽川的帮助,举行嘉定起义,于八月初三(9月5日)占领嘉定。
农民起义军先后攻下嘉定、上海、南汇、川沙、宝山、青浦6座县城,并改用太平天国年号;清廷调动苏、松两地驻军进行反扑,连攻青浦,农历八月二十日(9月22日)城陷,周立春力竭被俘,英勇就义。
周秀英与罗汉党徐耀率部分义军撤至上海,继续同清军作战,被推为女将军;青浦、宝山等县城失守后,清军围攻上海,周秀英和小拍答刀会将士坚守上海县城18个月,屡立战功。
咸丰四年一次战斗中,周秀英率200余义军由上海城内冲出,大败清军,当时观战之人称其“辟易千人” ,外国记者在做报道时也称“她们真的和古希腊亚马孙女将一样地勇猛和果敢” ;清军勾结英、法侵略者在上海城四周建筑围墙,围困义军;义军处于断粮困境,于咸丰五年正月初一(2月17日)从上海城西门突围,周秀英率部且战且撤,在虹桥附近牺牲 (一说周秀英奋勇冲阵,在敌军追到时又“立马横刀,力战追兵,不幸马踬被执” ,周秀英被生擒活捉后在上海被凌迟处死,死时年仅19岁)。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