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用户概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升级,加上运营商对于4G的大力投入,WiFi热点覆盖的不断提升、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的不断完善,给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网民规模与手机网民规模逐年扩大,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分析专题报告》,2016年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超过8亿,而且用户的活跃度和粘性均有所提升,同比2015年上半年,人均月打开次数与使用时长均提升了将近20%。但用户规模的逐年扩大的同时其的增长速度也在逐渐放缓,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用户规模增长的同时,用户特征也在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改变,当前主要呈现以下趋势:男女比例日趋平衡;用户年龄层日趋年轻化;用户群体向低级别地区下沉,进一步覆盖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层级中的中等学历用户日渐增多;社会群体中学生用户也在逐渐增加;经济方面的中高收入用户也在提升。
二、我国在线教育发展现状
1. 市场概况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国家对教育行业的大量投入,以及资本市场上腾讯、百度、网易等互联网巨头的涉足,互联网教育资本市场发展十分迅速。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超过1700亿元,预计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2260亿元,而到2018年更是将达到3510亿元。
而资本市场的不断融入、网络移动化的不断完善和移动教育产品的日渐成熟,移动教育市场的用户群体也日渐庞大。2014年中国移动教育市场用户规模达到1.71亿人,2015年中国移动教育市场用户规模达到了2.49亿人,增长率为45.6%,其中以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主要增长区。
2. 产品介绍
2013年的爆发性增长后,市场增速减缓,开始进入细分领域竞争的局面,各细分领域将开始商业模式的探索,在持续深化的同时也将面临剧烈震荡调整,有效的商业模型将成为当前部分已相对成熟企业最重要的目标。目前的产业链主要是:传统教育机构向移动端方向发展,如新东方;教育机构/学校等以进驻或提供内容的方式进行平台化或催生工具应用类产品。
目前产品类别和比重为:学前教育(7.3%)、高等教育(3.9%)、教育平台(2.5%)、职业技能培训(16.7%)、辅助学习工具(18.2%)、语言学习(29.1%)和K12(22.3%)七大类。其中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受制于受众群体相对较少和年龄的原因导致产品数量较少,而教育平台类对运营和资源内容的要求则相对较高,使得产品较少,基本就是网易公开课、腾讯课堂以及百度传课为大众所知。
语言学习、辅助工具以及职业培训类更多的是因为现在社会发现现状要求人们在职业发展中尽可能的快速掌握多项技能本领,因此产品众多,竞争激烈。
K12在于受众群体庞大,且是目前来说教育矛盾的聚焦关键点,更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点,因此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产品数量更多。其中以猿题库、小猿搜题最为典型突出。2016 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将上演行业大整合,而K12或将成为在线教育的爆发点。
三、K12教育
1.概况
K12教育在我国指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期间所接受的基础教育,基本上就等同于国家逐渐在扩大的地域范围和涵盖时间的义务教育。这段时间接受的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和社会的聚焦点之一。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其模式逐渐无法适应社会需要,矛盾日渐严峻,迫切需要进行改革以调节社会矛盾,跟上时代发展。
我认为当前的聚焦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应试教育模式逐渐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社会发展要求教育开展更多强调独立性、创新性、动手能力等注重过程的能力培养和个人兴趣特长的发展。
(2)教育资源不协调
虽然我国基本实现全国九年的义务教育。但是师资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的严重的失衡,教育队伍严重不足和素质的参差不齐导致难以协调老师资源,这迫切要求对师资队伍的扩大和提升,并提供更加灵活的方式去协调资源的分布。
(3)教育负担太重
对于教育中的老师、学生、家长都存在着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为了提高学校和学生水平,老师被迫要求学生完成更多任务,学生迫于升学、成绩等不断完成更多任务,家长为了照顾学生配合学校教育被迫耗费更多时间精力陪伴孩子。
(4)对学生心理和精神的教育缺失
当前社会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学生账面成绩和能力培养上,缺乏教育和社会之间的衔接口,导致学生“为了学而学”,无法理解教育的本质意义,心理素质和精神力都存在极大隐患,容易出现厌烦、脆弱、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且难以调节恢复。
(5)教育参与方信息不协调,难以换位思考开展教育
教育中缺乏一条线和一套方法将老师、学生、家长串联起来,无法理解各自的位置和心理精神特征进行交流沟通。比如老师家长在辅导学生时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辅导,而学生难以理解,教育效果严重弱化。
2.产品分析
目前K12教育产品解决的对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主要的产品类型是工具类和平台类。其中平台类主要是以网校为平台,建立一个连接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互动平台。这类平台目前尚难以起到沟通三方的互动的作用,达到三方信息彼此互通,促进互相了解的程度,更多是建立在监督作业完成、成绩情况、消息通知等的基础上去构建的。而工具类的多是题库模式和在线答疑,如小猿搜题、作业帮等。这类产品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没有减轻学生本身的学习负担,甚至会因为注意的分散反而产生副作用。
就目前阶段而言,这些产品受困于当前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的社会现状,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对付应试教育的工具存在,就类似于从以前教室都是黑板写字教学变成多媒体教室,试图提高各方的效率,以便缓解应试教育的中各方的矛盾。但我认为很难说真的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的工作负担有多大帮助,甚至某种程度对当前学生的学习和家长老师的辅导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3.我眼中的K12产品
(1)现阶段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但应该强调引导性和方法论,弱化结果论。
因为当前是教育模式转型的初始阶段,应该存在一个过渡,为适合中国的教育模式逐步去改变。我认为现在的产品很多其实就是把原本书上的答案搬到网络上,最大的好处不过是方便了,但是更多的使用手机电脑也增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过程打断的隐忧。
因此我们的教育产品应该运用互联网尽可能屏蔽其带来的干扰,提供解答相关的信息,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信息去解答,如何验证保证掌握了方法,能够举一反三。
(2)线下教育成果转化线上,但不能成为加重学生负担的产物。
现在最大的一个呼声是“为学生减负”,在线教育应该是帮助各方将线下教育转化到线上,提升教育质量,减轻教育负担,节省教育资源。但是因为资本市场的过热和在线教育的迫切性,导致目前大多产品实际上让学生线下任务完成后还要完成线上任务,这无疑导致各方负担加重。
因此我们应该思考根据现状拆解教育任务,将符合现阶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用户习惯等的产品真正转化到线上。比如作业的布置完成和批复可以在线上完成,运用技术控制学生离开界面次数、完成时间、老师批复内容和时间等。来提高作业这个环节的效率,缓解它的负担。
(3)提供一个互相了解的渠道,增加学生、老师和家长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育各方职责位置、年龄层、社会背景的差异导致想法差距很大,对教育的角度也不一致,难以理解各自的思维行为,容易产生矛盾。但是目前的产品没有让各自了解彼此想法,促进各方之间的平等沟通。
比如通过在线教育,我们能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质量、解法、成绩的变化情况等等,再辅以提供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心智变化等信息。能让老师和家长更了解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提供更好的教育。而学生也能根据老师家长的一些意见方法进行交流改进。同时,应该建立学生之间、家长之间和老师之间对于教育方面的交流分享渠道,让各方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甚至达到快乐教育、快乐学习的程度。
(4)个性化教育,监控质量灵活调整。
在线教育难免对学生身体上造成一定的伤害,并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对手机和电脑的依赖已经达到必需品的程度,这也意味着对视力、脊椎等身体机能产生难以避免的影响,这要求在线教育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时长、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等负责。
比如当学生太长时间的停留就必须通过督促或强制等方式要求学生离开进行活动,当发现任务过多时,提供合理分解的方式或下次任务进行调整以便学生不至于负担太重,而是在一定压力下合理成长,并且学习过程尽可能保证学生不受其他因素干扰。
实际上,我认为在线教育和移动医疗很相似。均是国之根本,受政策影响很大,其发展受制于政策的方向;前期资本市场浮躁火爆,各类产品层出不穷,噱头和形式化严重,产品同质化严重,实际上也难以起到本质作用,均是传统模式积聚大量的社会矛盾,迫切需要转型,但是模式尚不能说十分清晰。
但是目前教育行业的受众群体对于互联网的敏感度和接收度都要高于医疗行业,对于在线教育的接受程度和适应性要更好些,再者教育行业积聚的矛盾和行业特殊性不至于医疗那么严峻,给探索者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去做产品、完善产品。相信经过市场浮躁期后,市场很快能够出现成功的教育产品。
本文由 @产品鱼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