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妈妈总是在问,宝宝为什么还没有出牙?宝宝为什么一吃块状的 或者有点硬的东西就往外吐?宝宝的牙齿为什么长得歪七扭八?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牙科医生怎么说。
为宝宝选择食物听起来真是个简单的问题,天天都吃饭,这还不知道?既好吃又有营养,最主要是宝宝爱吃,不就行了吗?实际上这里面也是大有文章的。
选择软硬度合适的食物对宝宝牙齿的发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
我们都知道宝宝从出生后的无牙状态到替换好恒牙要经过漫长的一段时期,在4个月到13岁左右,宝宝要经历婴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不同时期对于饮食的要求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怎么让我们的宝宝“牙好,身体好,吃嘛嘛香”。
根据小牙萌出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食物
4~6个月提供“泥状”食物。
宝宝一般4~6个月初见小牙,而且也要添加辅食了,就软硬来说,这个阶段可以尝试“泥状”食物,比如米粉糊、蛋黄泥、马铃薯泥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就要开始注意龋齿问题了,因为食糜长期滞留于牙面,也是有可能引起龋齿的哦!
第二个是喂养姿势应该注意,无论是奶瓶喂养还是母乳喂养,一定注意宝宝的小下巴不能总往前伸够着奶头吃奶,尤其是躺着自己喝,那样有可能会引起“地包天”。
4~18个月准备磨牙食品。
当宝宝慢慢长大,萌出门牙时,一般4个月到1岁半,可以逐渐尝试将糊状物过渡到稀饭、肉泥、菜泥、软面条等性状稀软的“有形食物”。
当然,宝宝在长牙时期会喜欢磨牙、咬人,我们可以为他(她)准备点小磨牙饼干、牙胶、黄瓜条、胡萝卜(要是太硬,可以蒸半熟)等这种硬度的食物帮助宝宝磨牙。
当宝宝萌出第一个小磨牙的时候,一般在1岁到2岁左右,可以逐渐加入菜叶、小肉粒、菜梗部、软饭、面条、小肉丸、饺子、小馄等。
过软的饮食会导致出牙过晚
饮食不必过于精细。
在幼儿时期,孩子的日常饮食不能太过于精细,因为我们目前的食品加工体系就已经过于繁琐精致,粗纤维涉及的很少,孩子的饮食不要教条不变,因为人体有很奇妙的机制,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要知道,孩子的饮食和他们的牙齿萌出数量、吞咽功能的健全与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一吃块状食物就往外吐的原因。
因为如果给宝宝的食物一直比较软,那么孩子从小就在进食软饭,牙齿缺少咀嚼锻炼,他们没习惯接受稍微大一点的块状物,一碰到大一点的块状食物就会往外吐。
久而久之,孩子牙齿的咀嚼功能自然不如那些接受硬食物的孩子。
良好的进食习惯同样重要。
有的孩子到吃饭时,不是坐在固定地方,而是跑来跑去或是看着电视,爸爸妈妈一看孩子的嘴就会发现,饭菜一直含在嘴里,就是不往下咽。
种种常见的现象,都会影响孩子初期的饮食、生活习惯的确立,爸爸妈妈一定要引起重视。
缺少硬食物,牙齿功能退化,牙齿会长歪在工作中,我经常要为换牙期的孩子拔牙,爸爸妈妈常常问:“医生,你说多奇怪,我记得小时候都是自己掉牙,哪像现在这样麻烦!”是呀,孩子在换牙期间的乳牙松动自行脱落,恒牙从牙窝萌出是多么自然的一个现象,但是由于从小没有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刀具、食品料理机的使用代替了牙齿应有的切断、研磨食物的功能,用进废退,牙齿的功能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
如果长期不接触硬食物,宝宝牙齿的功能不但会退化,宝宝牙齿还可能长歪。
把水果切成小块叉着吃、做的饮食很软很面,生怕牙齿用“坏了”,造成了很多孩子乳牙根部不吸收,牙齿不松动脱落,恒牙从旁边软的牙龈长出来;要不就是原来乳牙很整齐,生活中颌骨咀嚼功能没有很好的锻炼,牙齿和口腔内外的肌肉得不到应有的锻炼造成颌骨发育较慢,恒牙没有足够间隙排列,造成牙列拥挤。
让宝宝用小牙自己切断食物并咬碎食物
食物的选择一定要根据孩子牙齿发育情况、吞咽程度而定,因人而异,没有特定的一个量化指标,比如玉米、胡萝卜这样的食物,由于我们加工的不同,不管是粉末、颗粒等,每个孩子各个阶段都可以进食,比如小宝宝没有磨牙时,可以采取打成小粒状,蒸软等粗加工方式。
慢慢地随着磨牙的萌出,我们有了碾磨食物的“磨盘”,就可以慢慢把食物的形状变大一些、稍硬一些、加一些坚果粒,直到过渡到可以直接进食整粒坚果、啃胡萝卜。
我们鼓励孩子在无过敏、安全的情况下,自己用小牙尝试切断食物并咬碎食物,爸爸妈妈还可以考虑一下,把宝宝们爱吃的糖果、乳饮品替换成益处多多的粗纤维食品。
搜索微信号13027279630进全国爸妈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父母世界Parents】精选欧美顶级育儿杂志内容,每天育儿干货喂饱你。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