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自闭症儿童晚上精神兴奋不肯入睡又带吵不知有什么办法。拜托急急…
根据实物经验,有部分自闭症孩子睡眠出现紊乱,晚上亢奋至夜深甚至彻夜不睡觉,伴随吵闹或者发出一些高调的声音等情况。尤其是春夏天气闷热,往往加重孩子的躁动。针对方法要因人而异,目前我了解到个一个原则是白天想方法不让孩子睡觉,比如放一些较劲爆的音乐,或者带他做户外运动适当耗耗他体能,晚上创造舒适的环境促进他睡觉。中医上也有一些按摩穴位方法有条件不妨试一试!
❷ 自闭症儿童几种问题行为的有效处理方法有哪些
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归咎起来,都是一种“自我刺激”。
自我刺激行为是自闭症儿童在没有特定环境诱因的情况下,一种重复性的、刻板性的行为,这些行为似乎并无目的,但其主要还是为自己提供感官刺激,例如长时间反复不断的旋转物体、摆手、拍打身体、玩弄生殖器、凝视、上下跳跃、转头、挥舞手臂、前后旋转等。通常这些行为和外界刺激原因没有关系,都是患儿内在刺激的反应。而这些有别于普通儿童的奇怪行为,虽然不一定对患儿产生伤害和危及他人安全,但是它却足以妨害患儿在日常生活中的适应,会干扰生活技能的获得,因而,它同样是极令人困扰的问题行为。
我们从自我刺激行为产生的原因、种类及矫正干预三方面来认识自我刺激行为与相应的干预。
1. 自我刺激行为产生的原因:
产生自我刺激的行为可能与病源有关,使患儿生理或心理功能缺陷所致。即患儿试图以各种机械性行为,引导身体不断地、反复不停的节律动作,以补充或替代心理或生理活动不足的一中功能性需求。
以自我刺激的方式来满足个人达到逃避任务的目的。
由于社交技能缺乏,于是大多用自我刺激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正常儿童,在缺乏父母或老师关怀的情况下,同样会做出一些令人难以理解或自我伤害的行为来引起父母或老师的注意。
纯属利用自我刺激来满足个人的感官刺激需要。
2. 自我刺激行为的种类 :
头部自我刺激:不断的摇头、点头、转头、抓头发等。
脸部自我刺激:盯视、痴笑、伸舌、玩口水、舔物、扭转嘴唇、牙齿发出声音、用手贴口部及耳部、玩弄舌头等。
手部自我刺激:扭转手指、部分手指不停晃动、将手指做成其它形状、摆动双手、双手手指对敲、用手敲身体某部位等。
身体自我刺激:身体向前或向后不断摇晃、左右摇动身躯、旋转身躯、激烈跳动、紧抱身体、扭转双手置于耳后、怪异的跳动(或跑动)等。
其它自我刺激:尖叫、闻自己或他人身体气味、呆望天空、强迫性写笔记、大量时间的计算等。
3. 自我刺激行为的矫正干预:
自我刺激行为虽然与外界环境刺激无关,但是它与患儿训练时间、活动内容等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活动程序。
当患儿没有事情可做而有太多的空闲时间或结构化的活动日程太少时,便会有太多的自我刺激。如:给孩子制订一个忙碌的结构化的活动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有时间和活动安排要顾及患儿身体状况和活动能力。如果活动太多或活动本身太困难,同样会导致自我刺激,患儿以自我刺激来做为逃避手段。如:适当给孩子安排休息时间和低起点小步子的活动。
不强调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但是要求儿童用另一行为覆盖自我刺激行为。如:对玩弄舌头的患儿,让他张开嘴巴进一步指导儿童做舌体操练习,配合发音训练;对摇晃手指的患儿,让他把手指张开放在桌上或膝盖上等。
在奖励患儿时,必须要告诉他为什么会得到奖励。最好是在良好行为出现的同时提供特定的奖励。奖励办法应更多的使用有形奖励,同时也可使用表扬、赞美等方式。(如果使用强化物,则需充分考虑强化的时间、形式和应强化的行为,切忌乱用。)
出现一种新的自我刺激行为时,在不知新行为产生的原因时,我们需要先观察,以免增加矫正的难度,这时就需要陪伴者适当妥协。
不予理睬。患儿是想以此引起他人的注意,对于这类行为,最好办法就是不予理睬,而让其自然消退。
呼应训练。呼应就是回应外界刺激、多叫其名字的单纯反应。当患儿出现自我刺激行为时,直呼其名,以停止其行为。经过反复训练可以使患儿顾及外界刺激而逐步改变其内在刺激反应。
在进行训练活动之前,对患儿给予特定的口头指示。即让患儿明白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好了该做的事或少做甚至不做不该做的事会得哪些奖励等等,而且指导者(家长或老师)在活动中要抓住机遇充分赞扬其良好行为,这样就可以预防自我刺激行为。
适当选择训练课题,训练内容需要多种多样。如:生活自理训练、认知功能训练、运动训练、语言训练等等。但是,训练中一定要针对患儿实际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训练课题,让患儿通过训练课题学习刺激—反应—强化三者的关系,从而起到由课题集中心理的作用。自我刺激行为也就随之减少。
学习适当的社会行为,这里的“社会”不仅是通常意义上的“社会”的含义。它泛指孤独症儿童自身之外的一切外界环境。即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让患儿学习与家庭成员相处原则和习惯、待人接物礼仪、饮食起居等;让患儿学习学校课堂常规、教育教学活动规范、集体行动规范等;让患儿学习社会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等。这些行为的学习,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好,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因此,在抗拒自我刺激行为的基础上学习适当的社会行为,是矫正患儿自我刺激的的根本的指导方法。
自闭症儿童行为较为固执。自我刺激行为也是一样,需要花大力气,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得到矫正。在矫正过程中,特别是在教育场合中,一定要细化观察孩子的行为,不要急于解决行为问题而解决,要以心理学为背景来分析儿童的具体行为。
自闭症儿童的自我刺激行为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