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脆皮糊怎么调
答:
1.选料很关键。(1)淀粉:应选择质量好、色白的绿豆淀粉或鹰粟粉,可使成品细腻色白。(2)面粉:应选用低筋粉,使面糊劲力较小,容易膨胀,且外皮薄。如果面粉筋力过大或面粉用量过多,会使成品外皮太厚,影响菜肴的质量。(3)油:应选择无色干净的色拉油,否则也会影响菜肴质量。(4)疏松剂:应选择有效期内、未拆封的(成品料也可自调,详见46页)。(5)鸡蛋:选用新鲜的。
2.制糊原料有配比。制糊的原料常用淀粉、面粉、鸡蛋清、色拉油、疏松剂、水,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具体来说:(1)面粉与淀粉的比例为l∶9。此比例可使调好的糊中有一定的拉力(面筋质的拉力),膨胀时既不易破裂,又饱满,外皮较薄;如果面粉用量增加,则拉力越大,外皮糊层增厚。(2)粉料与油的比例为5∶l。试验表明,在其他条件全部相同的情况下,将糊分成三份,一份油量较少,一份正常比例调制,一份加入过量的油,结果手羡胡成形后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油少糊层胀发不饱满,光度较差,外皮不透明;油多则原料与糊料分离,菜肴难以成形。同时,放油时应分几次放入,每加一次油要搅拌均毕拦匀后再放。(3)粉料与鸡蛋清的比例为500克粉料加2—3只蛋清。蛋清过多,不仅增加糊派握料的拉力,也会使糊过稀,影响质量。(4)疏松剂边试边加。疏松剂的用量,因市场产品质量的不同,放入时可以由少而多,边试边加,防止挥发,适量即可。
3.糊的浓稠度要恰当。过稠过浓,使原料挂糊太厚;过稀过薄,糊挂不上原料。检验糊的浓稠度,一般采用将原料从糊中拖过,拉出原料时有三五滴糊掉下又能马上收住,可视为浓稠度恰到好处。对于表面有一定油脂的原料,需要加以适当的处理,应该在原料表面先拍上些干淀粉,然后再挂糊即可。
4.搅拌均匀,现做现炸。制糊时配比固然重要,但搅拌均匀也是重要的环节。搅拌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可使面粉、淀粉调开,糊中无粉粒;二是可使面粉中的面筋质充分调开,均匀分布在糊中;三是可使糊料中的油分子与淀粉分子形成交融状态,成为一体;四是可使疏松剂分布均匀,成品不易起大泡。
Ⅱ 为什么我炸的酥肉,一下就黄了
顶着大热天的终于把小酥肉给炸出来了,以为一口下去可以嘎嘣脆的,结果它是个软的,这小酥肉炸不脆是因为什么?难道炸完酥肉之后还有其它的什么步骤吗?
小酥肉炸的不酥什么原因
①糊没调对
糊是这道美食的关键所在,如果糊调的不对,任你怎么炸也是绵软或易回软,那么该调什么糊呢?要知道糊分好多种,有蛋清糊、蛋黄糊、脆皮糊、水粉糊、拖蛋拍粉糊等,每种糊又有各种的优缺点,比如蛋清糊炸出来东西口感软嫩,全蛋糊炸出来口感焦脆但易回软,脆皮糊以蓬松为主,酥而不脆易回软,水粉糊做出来口感焦硬坚韧等等,炸酥肉就要用蛋黄糊,为什么呢?因为蛋黄糊的特点就是外焦里嫩,没有蛋清不易回软,而且蛋黄还能使颜色更加焦黄漂亮,做法就是取适量面粉、生粉,加入蛋黄搅拌均匀,再加入适量的水调成拉丝状。(这里有个关键,就是生粉要比面粉多,一定要搅拌至糊里没有细粉坨,这样糊才细腻,容易挂均匀)
②没有加小苏打
一般的做法中,都是没有加入小苏打的,这也是炸酥肉口感更酥脆的小技巧。小苏打也称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一般用作食品起到蓬松的效果,但是蓬松的效果不如泡打粉、发酵粉那么强,刚好缓解生粉用量大而较硬的口感,不会造成蓬松过度而回软,因此炸酥肉时候加入适量小苏打,有利于口感更酥更脆。
在调制蛋黄糊时,直接加入即可,一般500g糊加入1g即可,否则很容易吃出碱味,影响味道。
③油温没控制好
炸东西油温永远是第一位,根据不同的食材,不同的要求,就要选择不同的油温,而炸酥肉对油温的控制更加重要,油温太高容易炸糊,里面还没熟透,油温太低,那食材是炸不酥脆的,那么怎样控制油温呢?
油温4层热(120℃左右),下入腌制挂糊的肉,要一个一个下,这样不易粘连,就不会再分开时破坏外层,下完以后油温升高5层热(150℃左右)炸定型,并且炸透炸熟,因此在不同阶段需要控制不同的温度。
④没有复炸
什么是复炸呢?从字面理解就是二次回锅炸。复炸是油炸食品酥脆的关键所在,没有复炸的食品,酥脆持续时间很短,很容易回软,炸食品时,第一遍往往是炸成型,炸熟,而复炸才是使食品酥脆的小窍门,也是巩固第一次的初生的酥脆口感,因此复炸有使食品酥脆的作用,并且不易回软。
复炸对油温也是有要求的,一般要求高油温,快进快出,以免炸糊吸油,复炸时油温烧到6层(180℃左右),放入经过第一次炸好的酥肉,炸30秒后马上捞出。(复炸油温过低食品容易吸油,吃起来很腻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