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推出的《在这里,看见中国城市的韧性》一文在网上爆红,让民营经济先发城市温州再度成为“明星城市”。
韧性,是温州“十三五”发展展现的地方特质。从金融风波低谷走出,温州在“十三五”跻身全国GDP前30强。解读温州的“韧劲密码”,离不开一个关键词:“温州擂台·六比竞赛”。
陈辉 航拍
比学督考环环相扣
实绩论英雄实干促发展
“十三五”时期,一个时代课题摆在温州面前:“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温州如何挑起历史的重担,再当先行者?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2018年,温州市委提出要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优势都发挥好,形成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
如何让“政企联手”同向发力?温州创新推出 “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活动,聚焦重大产业项目、主要经济指标、重要民生实事和突出短板问题,督促和激励各地各单位“比质量、比位次、比创新、比项目、比环境、比担当”,在全市上下掀起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热潮。
温州开展的“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活动,“县区比拼现场”“局长问政考场”“镇街亮绩赛场”三大平台环环相扣,以每季一轮、每轮三个层面的节奏。与此同时,温州聚焦民生“关键小事”,全年组织“对话局长”媒体问政活动,借助媒体问政督促解决,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两年多来,每个季度,温州的县(市、区)委书记、市直部门“一把手”、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都要参加一次“考试”。“考题”是:发展中的亮点项目、短板问题和下步举措。“考官”则是温州市四套班子领导、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代表。
今年10月29日,踏上考场的各县(市、区)一把手,对照10张高分报表的任务要求,以“短板问题”开场,谈下步攻重点、争先进的措施,以整改时限、目标成效等硬指标立下“军令状”:龙湾区紧盯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实行全员招商,力争全年落地“152”项目3个以上;瓯海区加快建设全市首个“未来教育”创新区,再增托育机构20家,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90%以上……擂台赛上比拼激烈,参与打分的社会各界代表纷纷表示,即赛即评的公开考试方式向基层传递了责任和压力,倒逼各地直击短板,形成百舸争流的新局面。
搭设竞赛擂台传导压力、倒逼工作,各地各部门由“慢跑”加速“奔跑”。按照县区有目标、乡镇有亮点、部门要补短的要求,温州突出“实绩、问题、效果”三个导向,完善各级责任压力传导机制,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形成科学可行的目标链、责任链,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
瞄准不足处、找准发力点,随着“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深入开展,一场场以精准施策的行动在温州展开,或发力改革、或下沉服务、或创新办法、或专班攻坚,各地各部门全力补齐发展短板。
消费刺激政策效果不够明显怎么办?温州市商务局成立促消费工作专班,持续深化系列促消费活动,积极动员汽车、家装、家电等行业开展促销活动;“凤凰行动”如何步伐再加快?市金融办落实专班化推进,帮扶重点拟上市企业做好疫后复工复产,全力冲刺业绩,力争如期报会上市……
“摆擂”争上游、 “赛绩”勇争先,温州在比学赶超的竞技舞台上答好新时代考卷。统计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温州经济发展显示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今年前三季度,温州实现GDP486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8%,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升2.0个百分点,提升幅度高于浙江全省平均0.2个百分点,全省排位逐季提升,实现了增速和排位的“双回升、三季进”。
项目为王落地为上——
大比拼撬动高质量发展
洞头的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投资近百亿元,中石化旗下分公司是出资方之一;泰顺的竹材生态产业项目,投资10亿元,是瑞典宜家的代工厂;浙南产业集聚区的丰树汽车零配件先进制造项目,投资2亿美元,由全球最大主权基金新加坡淡马锡旗下企业建设……在今年5月召开的今年第一次县(市、区)、产业集聚区比看现场会上,当屏幕播报出这一个个项目时,不少与会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大体量投资正在我市落地,越来越多的世界名企正参与温州建设。与会现场一位市民监督团代表印象深刻:“甚至有一个项目,厂区外面还在施工,里面已经投产。”
温州北斗信息产业基地
这也成了今年比看活动的亮点和当下温州发展的缩影:为应对后疫情时代外部环境变化,温州各地将以船大能抵风浪和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发展思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重大项目投资,常态防控提升消费,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重大产业项目是比拼的重中之重。温州在县(市、区)比看活动中,坚持“项目为王”,有效形成重大产业项目导向,持续推动各地谋项目、抓项目、上项目。同时健全完善项目遴选、展示、销号等机制,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论能力,推动各地各部门“跳一跳”摘到更高更好成绩。
环大罗山科创走廊
中国眼谷就是在“温州擂台·六比竞赛”的擂台上“压出来”的大项目。作为全球眼健康领域唯一全产业链科创园区,中国眼谷致力于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眼视光研发中心和眼视光产业孵化器,国际水平的眼视光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区和眼视光学术交流中心,及世界水平的国际眼视光高端医疗中心。今年7月,温州市委市政府组成“温州擂台·六比竞赛”观摩团一行察看中国眼谷项目,了解高能级创新产业平台建设情况。不少县(市、区)委书记表示,通过全域比质量、争贡献,比位次、争前列,比创新、争高地,比项目、争能级,比环境、争一流,比担当、争风采,进一步擂响战鼓、吹响号角。
中国眼谷项目
看新不看旧、看大不看小、看实体不看宣传。鹿城区大都市女鞋智造基地,一期、二期全部竣工投用;永嘉县迦南智能医药装备制造项目,两幢厂房开始承台施工;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的中国温州安全(应急)产业园项目,部分建筑完成承台浇筑……项目的背后,是各地火热的发展势头。
据统计,2018年以来,温州全市比看项目223个、总投资2819亿元。其中“省152项目”比看数量,从第一次活动的1个提高至2020年第三次活动的13个,带动全市亿元产业项目招引实现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2018至2020年分别招引亿元产业项目183个、227个、210个,其中亿元制造业项目占比分别为42.6%、56.8%、62.8%。总投资120亿元的正威电子近期将落户平阳,这是温州首个投资超百亿的制造业项目。
滨江商务区 赵用 航拍
激扬干事创业热情——
拼出温州发展新态势
只争朝夕加油干,奋战奋进见真章。“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激发出一波波干事创业热情。
以市直部门督政会为例,通过持续滚动的督政问政,温州全市各级部门紧盯民生、产业、交通等短板,补短板、扬优势,打出了一系列补短攻坚组合拳,“木桶效应”不断显现。2019年,全市有22个市直部门条线综合考核居全省前三,9个省专项工作考核进入全省前三。
国际经贸代表团来温州考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温州擂台·六比竞赛”,温州民营经济发展涌现出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的良好态势。温州围绕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两大命题,积极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为市场主体创造最适宜的发展环境。如今,146项责任清单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有122项、占83.6%,其中形成一定影响力或复制推广的42项、占28.8%。全国首推的“最多评一次”改革、“两个健康”温州标准得到肯定和推广,迭代升级惠企政策“直通车”、深化探索个人破产制度、小微企业“首贷易”等成为浙江经验。截至9月底,温州全市在册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14.8万家,同比增长11.6%。今年11月,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温州位居全国第6。
杨冰杰 摄
在市民监督团成员张纯来看来,今年温州各地各部门的发展各有所长,多个指标取得新突破,城市环境更优美了,营商环境更好了,特别是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都叫得响的标志性成果,“希望今后能让美好蓝图转化为更多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瓯越“闯”先锋扬起风帆再出发!奔跑在新征程,温州各地各部门新一轮的比拼正蓄势待发……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