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liushuitv,轻松关注呆萌的文化艺术公众号
缂丝,又名“刻丝”,与刺绣不同。
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
有雕琢缕刻的效果,
富双面立体感,
是中国汉族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
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缂(kè,同:刻)丝,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缂丝工艺是一种经彩纬显现花纹,形成花纹边界,具有犹如雕琢缕刻的效果,且富双面立体感的丝织工艺品。缂丝的编织方法不同于刺绣和织锦,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而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即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
缂丝工具
中国是缂丝工艺的发源地,80年代,日本缂丝工艺没落,日本人来中国找人做缂丝和服腰带,马慧娟在这种机缘下由做刺绣转为学缂丝。
制作缂丝图
“一寸缂丝一寸金”
织就一幅作品,
往往需要换数以万计的梭子,
其花时之长,
功夫之深,
织造之精,
皆在星星点点间衍生。
老子青牛图
宋代《老子青牛图》中老子的胡须线条无法用缂丝织就,只能以毛笔代之。现在马慧娟在现代彩线丰富的基础上,加强完善缂丝工艺,古代无法用缂丝表达的部分全部用飞梭织成,纤毫毕现,灵动传神,这是一次在技法方面的再创作。
马慧娟认为通过传统工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她把缂丝工艺和传统文学意象相结合,以营造意境作为自己研究的一个方向,开创了缂丝以泼墨写意画为题材的先河。
新月双飞
《新月·双飞》通过勾缂弦月、白鹤、乌云、残枝等寂寥的深秋意象营造”断肠人在天涯”的孤苦意境,一轮弦月、乌云密布、残枝败叶寓意内心愁云惨淡、希望渺茫,云鹤东飞寄寓仍不放弃对清高人格的追求。整幅画没有一个人,无我之境,但心绪在画间徜徉。
《白石·群虾图》、《寒月孤雁》、《苏州·桥》,这些缂丝画在技巧方面比传统的宫廷缂丝进步很多,背景不再单一,层次多变,浓淡相宜。同时,也是马慧娟多年对中国古代“意境”学研究的成果,执着于小桥流水、枯藤孤雁类的文人笔下的意象,这是一种精神的还乡。
寒月孤雁
马慧娟希望通过缂丝这门传统工艺与中国文学意象相结合,守住传统文化的本心,更自如的表达自己。
作品赏析
作品一
作品二
作品三
作品四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