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寒有三九,热有三伏。”进入七月,当人们谈论起天气,似乎只剩下了一个关键词——“热”。节气小暑过后,天气一日热过一日,到了“三伏天”,更是开启了“上蒸下煮”的模式。
一说到闷热潮湿又漫长的“三伏天”,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脸色一变,想起那灼热逼人的暑气。就在7月16日,三伏天中的“初伏”就伴随着高温来临了。接下来,是长达40天的“三伏”。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天一般出现在节气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要知道,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
按照传统的推算方法,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之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之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之始。且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中伏的时间则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而在2022年,中伏的时间就长达20天,整个“三伏”有40天之长。
三伏天是全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在不少古代文豪所留下的诗篇中,都能看到对于三伏炎热的描述。譬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就写过“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同时,在白居易笔下,也写过“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可见此时的高温酷暑,让诗人们经受不住。
《采莲消夏图》
“夏至三庚数头伏” 吃点好的熬过去
苦夏难熬,人们容易感到身体乏力、疲倦,更会出现胃口下降不思饮食的情况。正因如此,在漫长的苦夏开始时,自然要吃点好的才能熬过炎热的酷暑。“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从流传的民谚之中,能够看到夏日之时,人们喜爱吃面食。
据悉,自古民间小暑节气有“吃饺子”“吃炒面”等习俗,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古籍《魏氏春秋》有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也写道:“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在古人看来,出汗可以驱病,即为“辟恶”。
同时,古代民间有“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节气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此外,民间还有在夏日吃藕的食俗,该食材清热生津,非常适合炎热的夏季来食用。宋朝文学家陶弼就在《咏藕》一诗中写道:“与君消酷暑,瓜李莫相猜。”
即使天气炎热,但在古代,人们还讲究“以热制热”,讲究食用一些温热性的食材,来弥补大量出汗后虚弱的身体。于是,晒伏姜、喝伏茶、吃伏羊……“以热制热”的饮食更为古人所青睐,进食如羊肉、姜等温热性的食材成为度过“三伏天”的选择。民间有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人们认为吃姜有助于散发体表的热气。而“吃伏羊”的习俗,则在江苏徐州传承了上千年,安徽萧县也有“伏羊宴”这一风俗。
入伏吃伏羊(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已过,但在这之后,是更热的大暑节气,炎炎盛夏已经来临。虽说时日还长,但只要捱过这看似无边暑热的“三伏天”,凉爽的秋日就近在眼前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