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 » 正文

胃炎嗳气为什么不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6-06 07:30:30
导读

‘壹’ 慢性胃炎总嗳气是怎么回事嗳气伴肠胃不好的情况其实是胆囊炎引起的。排入肠道胆汁少会导致脂肪代谢分解慢,下面肠道的食物下不去,上面胃里的食物就下不来,只要胃里有食物,就会不停的分泌胃酸‘贰’ 为什么嗳气一直不好,这么难治吗嗳气的原因有很多,要确诊是哪种疾病,对症下药才能快速痊愈。像消化不良、胃食

‘壹’ 慢性胃炎总嗳气是怎么回事

嗳气伴肠胃不好的情况其实是胆囊炎引起的。排入肠道胆汁少会导致脂肪代谢分解慢,下面肠道的食物下不去,上面胃里的食物就下不来,只要胃里有食物,就会不停的分泌胃酸

‘贰’ 为什么嗳气一直不好,这么难治吗

嗳气的原因有很多,要确诊是哪种疾病,对症下药才能快速痊愈。像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都会引起嗳气。

功能性消化不良:多见上腹部和胸骨后胀闷、疼痛、嗳气、腹胀、肠鸣,进食后往往可使胀闷或疼痛加重,厌食、恶心、排便不畅、焦虑、抑郁等。

胃食管反流病:反流症状为主:反酸、反胃、反食、嗳气等,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的症状:烧心、胸痛、吞咽困难等,食管以外的刺激症状:咳嗽、哮喘、咽喉炎。

出现嗳气的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莫沙比利等促进胃动力类的药物。

‘叁’ 经常嗳气、打嗝、胃部不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嗳气是指胃失和降,胃中浊气上逆,经食道由口排出的一种病证。《内经》无嗳气之名,称其为“噫”,《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气为病,心为噫”。《说文解字》释噫为“饱食息也”,即饱食之气。嗳气之病名首见于《丹溪心法》,并提出本证乃“胃中有火有痰所致”。嗳气一证有轻重之别,可单独出现,亦可与痞满、胃痛等症并见。若一时气逆而作,无明显兼证,病证轻微者,可不药而愈;若持续或反复发作,兼证明显者,则应用药治疗。嗳气为慢性胃炎的主症之一,其病位在胃,与肝、脾、心、肺诸脏有关。外感六淫、饮食不节、痰火内扰、七情内伤等因素均可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嗳气乃作。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其疗法有:和降胃气、调达肝气、宣发肺气、清心降火,结合分时选药,现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1.和降胃气慎用开破

嗳气一证,总由胃气上逆而成,故和降胃气为其基本治法。胃为水谷之海,嗳气之发生与饮食关系最为密切,多于进食后加重。胃为阳腑,与脾互为表里,主受纳和腐熟水谷,以通为用,以通为补,通降为其生理特点,降则和,不降则滞,滞则嗳气作。《景岳全书》指出:“嗳气多由滞逆,滞逆多由气不行”。《古今医统·脾胃不和有痰有火》曰:“嗳气多是胃气不和,窒塞不通”。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嗳气的主病机。慢性胃炎患者出现嗳气时,多伴胃脘胀满或疼痛、早饱、纳呆等,舌质淡红或暗红,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或滑。治疗应以和胃降逆为主。临证之时常用清半夏、瓜蒌、厚朴、枳实、橘皮、蒲公英、砂仁等和胃降逆、通腑化浊而不伤正之品;同时可加鸡内金、茯苓、炒谷麦芽、炒山药等顾护胃气之属。清半夏辛、温,主“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名医别录》),且能“大和胃气……进饮食”(《医学启源》)。蒲公英入肝、胃经,味苦泄降,甘寒解毒,有“解食毒,散滞气”之功(《本草衍义补遗》)。砂仁辛、温,归脾、胃经,“治宿食不消……下气”(《开宝本草》)。此时应慎用三棱、莪术等开破之剂,以防耗伤气血;且对于龙骨、磁石、代赭石等金石重剂,不宜妄用,恐重镇之品损伤胃气。

2.调达肝气忌用辛燥

嗳气虽病位在胃,但与肝亦密切相关,“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肝主疏泄,助中焦运化,即“土得木而达”(《素问·宝命全角论》);若肝失疏泄,横逆犯胃,则易致胃气上逆而发嗳气;故疏肝理气为其常用治法。临床多见,嗳气、咽堵、胃脘不适、胸胁胀满、每因情绪变化而诱发或加重,大便不爽,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滑。此证与《伤寒论》中四逆散证病机同理,治以疏肝和胃、调达气机为主,即“治厥阴以舒其用,和阳明以利其腑”(《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三·木乘土》)。药选白梅花、八月札、香附、柴胡、青皮、荔枝核等。阳明胃腑易从热化,热则伤阴,故常配以败酱草、茵陈、沙参、麦冬、白芍等清热养阴之品。其中白梅花酸、涩,质轻气香而性平,入肝、肺二经,功在“疏肝和胃,止脘痛……进饮食”(《饮片新参》)。八月札微苦,性平,归肝、胃经,有“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下气”之功(《本草拾遗》)。香附辛、平,入肝、脾、三焦经,能“利三焦,解六郁”,“乃气病之总司”(《本草纲目》)。此时若因胃脘发凉或怕冷而臆断为“寒”,径投干姜、附子、肉桂等辛燥之品,则易耗气伤阴。

3.轻开上窍宣发肺气

肺为娇脏,易受邪侵,慢性胃炎患者常因感受外邪而致肺气郁闭,使胃气上逆,嗳气发作或加重。《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肺者,气之本”,肺主一身之气,主宣发肃降。肺失宣降可影响中焦气机升降,为胃失和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肺气得宣亦是胃气得以和降的保证。《伤寒论·平脉法第二》云:“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若肺气失宣,浊气内留,胃气上逆,则发嗳气。临床可伴胸膈满闷、后背不适、咽喉不利、容易外感、自汗等症,舌淡红、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或浮滑。治疗宜宣肺和胃,遵叶天士《温热论》之旨:“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肺居上焦,用药宜轻,即“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可选桑叶、苏叶、藿香、薄荷、荆芥、芦根等轻灵之品,以轻剂宣发郁闭之肺气;临证常配炒杏仁、枳壳、木香、百合、乌药等以理气和胃降逆。桑叶甘寒、质轻,横纹最多,走肺络而宣肺气,有“清肺泻胃,凉血燥湿,去风明目”之功(《本草求真》)。荆芥辛温、气香,归肺、肝经,轻扬透散,能“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本草纲目》)。“杏仁疏利开通,破壅降逆”(《长沙药解》),本品苦、温,主入肺经,其味能降,兼疏利开通之性,降肺气中兼有宣肺之功。

4.火土之郁清心降火

常法不治虑其变,《内经》云:“五气为病,心为噫”,临床上有些慢性胃炎患者发生嗳气是由于“火土之郁”所致。心为火脏,乃君主之官,胃属中土,为五藏之本,心与胃经络相通,胃的病变可以影响到心,而心的病变也可以影响到胃。“心下为阳明之部分,乃心火宣布其化之地……火降血行,气上水布,则此地廓然。设若火不降,则血不下,而滞于此矣。设若气不布,则水不散,而结于此矣”(《血证论》)。故心火不降、心气不行,而滞结于阳明中土,导致气机升降失常,则发嗳气。正如张琦所言:“噫为脾病而出于心,子传母也,火土之郁,气不得伸,则噫出之”。此种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脘腹疼痛、心胸满闷、心悸、失眠、多梦、口咽干燥,舌尖红、舌质暗、舌苔薄黄,脉细或弦细。临床上药用石菖蒲、郁金、连翘、黄连、栀子等物,并配以合欢皮、合欢花、酸枣仁、夜交藤、玫瑰花等养心安神之品。尤其是石菖蒲,辛苦而温,入心、胃经,“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本经》),不但能芳香化浊,开窍通闭,且能和中开胃。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泻心火,“消心下痞满之状”(《药性赋》)。连翘味苦、微寒,归心、肺、小肠经,其用有三:“泄心经客热,一也;去上焦诸热,二也;为疮家圣药,三也”(《珍珠囊》)。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胃炎嗳气为什么不好链接:http://www.esxun.cn/news/19594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