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作为帝制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他们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杀大权,因此每个在皇帝面前当差的人都会噤若寒蝉,说不上哪句话不对就丢了脑袋,如果想要活得久就必须要掌握察言观色这第一绝技。
自古皇帝都有多疑的毛病,自己的权威不能得到丝毫的挑衅,有时候没事还得找点事出来除去自己的肉中刺,朱元璋称帝之后就是如此,想方设法屠戮功臣,甚至连商人沈万三也不放过。有一次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叫什么名?沈万三用3个字保住性命,那么沈万三是怎么回答的呢?
沈万三原名叫沈富,不得不说他的父亲给他取了一个好名字,成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竟然也能够发家致富,一是承认他的运气不错,二就是他有着一个聪明的头脑。最初沈家只能算是家境殷实,算不得大富大贵,但是一场大水之后父子几人逃到周庄后在那里靠种地发了家。
周庄水源充足、土质肥沃,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沈万三知道全国各地都在起义反元,而打仗最需要的就是粮食,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食的重要之处。沈万三抓住这个机会在周庄大面积开垦土地,最后“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而这还只是他淘到的第一桶金。
躬耕起家之后,沈万三又得到了江南富商陆德源的信任,这个陆德源也是个看得开之人,认为战乱时期太有钱反而会成为催命符,于是把自己的钱财全部赠送给沈万三,自己远离尘世入山为道。本就有钱的沈万三又得到了贵人相助,他的财富如虎添翼,成为了“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富豪。
沈万三似乎天生就是个生意人,当他的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已经不满足于农耕发展,开始做起了国际贸易,他把丝绸、瓷器、粮食和手工艺品等特产运往海外,又把海外的珠宝、象牙、香料等带回中国,从中谋取巨额的利润,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名人。
那时全国还处于元末红巾军起义的浪潮之中,沈万三审时度势,他知道只有与义军的首领搞好关系,日后才不会影响自己生意的发展。因此,在数次的交往之后,沈万三与义军领袖张士诚拉上了关系,并且在张士诚建立大周政权时出了不少力,而得到张士诚的赏识。
据说张士诚还为沈万三立过功绩碑,当政权与财富挂上勾后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沈万三的确很聪明,即使富甲一方也不忘记站队示好,及时表明自己的立场,伸手不打笑脸人就是这样的道理,因此沈万三的钱财也越滚越厚,厚到连皇帝也嫉妒的地步。
当朱元璋称帝之后,沈万三这个曾经站队张士诚的富商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这时的沈万三已经达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尤其在朱元璋攻打苏州时张士诚坚守八月之久,这里面离不开沈万三的“功劳”,自然被朱元璋这个多疑皇帝有所忌惮。
而沈万三这时候只能用各种讨好的方式来保自己的平安,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他花了巨资支持朱元璋重建首都南京城,据说“助筑都城三分之一”都是他所资助,当朱元璋看到重建的城墙表示满意后,沈万三顺势请朱元璋到家中作客以示亲近之意。
碍于沈万三斥巨资,朱元璋给了他三分薄面来到沈万三的家宴上,但看到沈万三比他还有钱难免不悦,于是看到桌上的一道猪蹄便问这菜叫什么名?沈万三自然知道朱元璋的意思,如果直接说是猪蹄,那就犯了皇帝姓氏的讳忌而面临灭门之灾,于是他灵机一动回答:“万三蹄”,名字即避开了讳忌,同时又有自贬示好之意,这才保住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按理说在皇帝的心机下能够逃生应该见好就收,可沈万三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以为自己花了大价钱就能得到朱元璋的信任,却不知朱元璋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借口处理他罢了。因此沈万三请朱元璋吃过饭后就开始飘了,说出了大不敬之话。
《明史》记载:“洪武时,苏州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分之一,请稿军,帝忍曰: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后谏曰:不祥之民,天将诛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戌云南。”
原来沈万三打算自掏腰包拿出百万两黄金,代替朱元璋犒赏三军,这无疑是揭了朱元璋的龙鳞,本来朱元璋看沈万三钱多得让人眼红,自己炫富不说,竟然还要代替他犒赏三军,皇帝的威严一旦受到挑战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于是朱元璋动了杀念,好在马皇后宅心仁厚,劝朱元璋为这样的人不值得动杀念,老天自然会收了他去。朱元璋听后感觉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于是查抄了他的家产,全家发配到了云南,自此富可敌国的一代商人沈万三在云南边陲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岁月。
至于沈万三的结局也有不同的传说,有人说他惨淡老死在云南,也有人说他在云南利用茶马古道又重操旧业再获新生,甚至还有人说他得道成仙了,等等言词众说纷纭。但不管怎样沈万三的后半生还是在低调当中度过的,当年的辉煌已不再。
从商人的角度来讲,沈万三是史上少见的出色商人之一,前有邓通、后有胡雪岩,这些商人都曾经富可敌国,只是在帝王时代中,他们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时,有再多钱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宿命,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的悲剧人物。
沈万三与朱元璋之间的较力也是商贾与政权之间的比拼,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面对皇帝的权威时,皇帝的喜好才是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走向,其他人只不过是皇帝手中的棋子罢了。
参考资料:《诗经·小雅·北山》《明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