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狗病的防治
家养的狗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可用狂犬病弱毒细胞冻干苗。疫苗使用前,应以灭菌的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按瓶签规定的量稀释,摇匀后,不论大小,每狗一律皮下或肌内注射1毫升,可获1年的免疫期。注射疫苗的狗一般无不良反应,有时在注射局部出现肿胀,很快即可消失。对体弱、临产或产后的母狗及幼狗都不宜注射。注射后7天内的狗,应避免过度训练,并注意观察其健康状况。
要加强检疫,未注疫苗的狗入境或入场时,除隔离观察外,必须及时补注疚苗,否则禁止入境。对无人饲养的野狗及其他野生动物,尤其是本病疫区的野狗,应捕杀。
对已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狗及病畜应立即捕杀,不宜治疗。尸体应深埋,不准食用。对新咬伤的狗,要及时治疗。其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治疗的时间及对局部处理是否彻底。在咬伤的当时,先让局部出血,再用肥皂水充分冲洗创口,以排除局部组织内的病毒,后用0.1%升汞溶液或酒精、碘酒等处理。如有狂大病免疫血清,在创口周围分点注射(用量为1.5毫升/千克体重,最好在咬伤后72小时内注完)更好。如无血清,应及时用狂犬病弱毒细胞冻干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接种狂犬病疫苗于第一天、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三十天各注射1次,至第四十天及第五十天再加强注射1次,常可取得防治效果。
狂犬病的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
本病通常以散发的形式流行,即发生单个病例为多;大多数有被疯病动物咬伤的病史;一般春、夏季发病较多。这与狗的性活动有关。
2.临床症状
病狗表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病初主要表现精神沉郁,举动反常,如不听呼唤,喜藏暗处,出现异嗜。好食碎石、木块、泥土等物,病狗经常以舌舔咬伤处。不久,即狂躁不安,攻击狗、畜,流涎增多,吞咽困难。后期,病狗出现麻痹症状,行走困难,最终因全身衰竭和呼吸麻痹而死。
具有上述典型症状的病例,结合有被咬伤的病史,可作出初步诊断。但是咬狗的不一定都是狂犬病狗,也确实存在着相当数量的无临床症状的带毒狗及呈现临床症状前就向外排毒的狗。所以,对咬过狗、畜的可疑病狗,不应立即打死,应将其捕获,至少隔离观察2周,如2周内不呈现病狗症状,可认为不是狂犬病,继续隔离。如出现临床症状,待其自然死亡后,进行剖检,如见胃内空虚或充满异物,胃勒膜发炎明显,而其他脏器无特异性变化,则应采取大脑,送化验室作特异性检查,如神经细胞内的内基氏小体检查、荧光杭体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查明脑组织中是否存在狂大病病毒。也可将脑组织悬浮液接种给家兔或小白鼠,作出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