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孩子过分追求物质生活与父母有直接关系
上次我们讲到了很多热衷跟爸妈要钱买这买那的孩子,他们的内在动机是渴求归属感。慎乎那么,也有些孩子,他们倒不是为了跟其他人打成一片,他们可能人缘已经很好,也可能根本都不在乎社交,而是对别的都不怎么感兴趣,就是喜欢买买买,一提起购物就兴奋,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反溺爱》一书把这种孩子叫做“物质主义的孩子”。 这个帽子可有点大。物质主义跟享乐主义关系密切,都是片面夸大了物质或物质的利益功能。从社会伦理学上讲,物质主义忽视甚至全盘否定精神文化和道德伦理的价值,认为相对于物质或物质利益宽没悉而言,精神文化和伦理道德完全是多余的、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
不可否认,我们的孩子并没有这么极端的思想,但是这个倾向,坦白说,在今天的社会现状之下,还是普遍存在的。物质主义本身并不是十恶不赦的,但是对于孩子的性格成长来讲,的确不值得提倡。原因很简单,我们常说要追求身心健康。其中心智的健康,恰恰就是强调一个人的精神追求。毕竟,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物质只能提供帮助,而不是提供保障。所以,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是那么的“物质”。可是为什么偏偏就有这么多具有物质主义倾向的孩子呢?
一、什么样的父母会导致孩子过分追求物质享乐?
这次,我先给出结论。从财商教育的角度来看,过分追求物质享乐的孩子,通常都跟他们的爸爸妈妈有直接关系。其中,有两种父母,是最主要的物质主义孩子的培养者。我们也不止一次讲过,财商教育的重要思路就是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家长得先用正确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所以,今天讲的,其实更多的是帮助爸爸妈妈做出改变的。咱们自己听了,加以改正察野,就可以正面影响孩子了。
1、随大流的父母
我们先说第一种父母,叫做“随大流”的父母。“随大流”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容易被广告洗脑的父母,一个是没有主见,盲从他人的父母。
1)被广告洗脑的父母
先说说广告。《反溺爱》当中提到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研究。有两群小朋友,都是4-5岁。其中一群,被安排看一则玩具战士的广告,而另一群小朋友没有看这则广告。没看广告的孩子,有 70% 的人想和朋友一起在沙池里玩耍,而看了广告的孩子,有 36% 的人选择和玩具战士玩耍,而不选朋友。
接下来的情形是:要从两个男孩中选择一个当朋友,其中一个小男孩性格很好,但没有玩具战士;另一个小男孩性格倒是没那么好,但有玩具战士。看了广告片的孩子,只有 35% 的人选择找性格好但没玩具的小男孩一起玩。研究人员第二天问了同样的问题,选性格好的小男孩的比例提高了,但也只上升到 49%。
广告片似乎会让孩子比较看重玩具,而不是玩伴的美德。而没看广告片的孩子,就有高达 70% 的人选择和性格比较好的孩子一起玩。
结果,研究者得出结论,商业广告对孩子的性格和社交能力的影响是确实存在的。
可是,同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部分的广告,其实是给父母看的。广告对父母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尤其是今天的广告,比起二三十年前的广告,其诱惑力真的高了不知多少倍。而明星代言、网红带货的吸引力,更是难以阻挡。
再加上,我们又的的确确生活在一个被广告充斥的世界。除了传统的电视广告,我们眼前出现更频繁的,可能是电梯广告、公交地铁广告、马路边上的海报,以及大量的网络广告、手机广告、朋友圈广告,它们已经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周围了。
还记得2019年底的一天,我进到自己家小区的电梯里,突然发现,挂在墙上的海报,是“饿了么”的标语:“好而不贵,有滋有味”。旁边是电视广告,宝沃的标语又反复强调着:“好就是贵”“贵就是好”“好·贵”,真的是让人不知所措。
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家长,本身就容易受广告的影响。什么最新最流行,哪个最炫最拉风,一看广告,就被所谓地“种草”了。说实话,容易被“种草”,本身就是一种低财商的表现。
聪明人不是常在河边走,还能不湿鞋,聪明人是尽量少去河边走的人。
因此,容易被广告打动的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提高自身的警觉性,对于很多可以设置自动跳过的广告,要坚决跳过;而对于周边无法回避的广告,也要尽量保持一颗理性冷静的心。
2)盲从他人的父母
另外一种“随大流”的父母,就是盲从他人的父母。上次我们说了孩子渴望被集体接受,其实父母何尝不是。可是,有些事,我们就是不能盲从。
很多“随大流”的父母,看到别人家的父母给孩子报什么兴趣班,他就给自己的孩子也报上,听说别人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到晚上11点,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要撑到晚上11点再睡。
如果家长没有主见,就容易让孩子也习惯“随大流”。我们说股市割韭菜,什么是韭菜,就是跟大家一起追涨杀跌的人;我们说收智商税,什么是智商税,就是看别人抢购什么自己也觉得应该买的人所交的钱。显然,父母既不希望自己也不希望孩子,成为这种“随大流”的人。
那么,对于这两种“随大流”的父母,应该怎么改变自己呢?
其实很简单:做预算,并且培养自己的消费观才是根本。
为什么你的心思那么活,什么都想买呢?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及需要购买的东西它们的优先级是什么。
所谓做预算,就是对自己未来一个月或者到一年的整体消费做个计划,新手完全可以只做每个月的预算。这个时候,你就不得不想清楚什么是家里真正需要的,什么只是自己想要的。当自己心理有本账的时候,花钱才不会盲目。因为你总要先确定预算能够覆盖需要的东西,才能放心大胆地买那些更容易让人心动的商品。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从心理层面建立过滤网,当你再看到一些广告的时候,就不那么容易给自己“种草”了。换句话说,有些东西好是好,可是我用不着,或者至少,我现在不需要。而且,明天总有更好的东西,并且正因为我现在用不着,所以,我更可以先买更急需的其他物品,等我真正需要这个东西的时候,它的2.0、3.0甚至4.0版本都出来了,再买反而更好。
那么这个策略,就是做预算的策略大家一旦实行起来,孩子就可以耳濡目染,他们就会知道,广告上说某某东西值得拥有,就未必是真的值得拥有了。
2、对“好父母”有误解的父母
我们再来看第二类父母,叫做对“好父母”有误解的父母。
有一个说法,我每次听到都觉得又刺耳又真实,那就是“中国式父母”。这个叫法,真是充满了爱与痛。中国式父母,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大家的共识是:奉献。中国式的父母最爱为孩子奉献自己。但是,客观来说,奉献这个词非常不准确,有相当大的误导性。
举个例子,新冠肺炎肆虐中国,湖北缺蔬菜,于是山东省慷慨解囊,向湖北捐赠成千上万吨的蔬菜,这叫奉献,因为对方有需求。
如果没有需求那就不叫奉献,叫一厢情愿。咱们国家有些家长每天为孩子买这买那,甚至忽略了自己的生活,他们认为这是自己应该为孩子做的奉献,但其实,他们大部分的努力,也只是一厢情愿,因为孩子并不需要。这话虽然很不好听,可是,这就是中国家长最常犯的错误。
那么回到咱们的财商教育上来,错把一厢情愿当成“奉献”的家长,首先会一厢情愿地对“好父母”做个定义,那就是,我认为什么对孩子好,我就给他什么。这样,我就尽了父母的义务。再加上有些家长的从众心理,别的家长给孩子买什么,他们也会买,但这会让观念没有完善的孩子养成攀比的习惯。一旦他们想要什么,他们就会说,“别人有,我没有,你们是不是不爱我?”我相信,父母并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
二、财商教育如何减少对孩子无条件的物质滋养?
这个状况怎么通过财商教育来解决呢?
也很简单,父母可以用钱来规范自己对爱的认识。请注意这个词,“规范”。爱,其实是一个技能,它的确发自感性,但是它往往需要忠于理性。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能完全靠天性,溺爱孩子,不就是因为我们做父母做得太天然了吗?
那怎么规范呢?我们要自己先认识到,真正的好父母是能够帮助孩子在有限的资源下无限发挥自己的乐观精神和奋斗能力的人。也就是,即便生活不如自己期盼的那么富足,可是仍然拥抱生活,仍然乐观向上。
因为人的一生,总有挫折,无论我们多么一厢情愿希望孩子顺风顺水,孩子100%都还是要经历艰难困苦的,甚至不经历风雨,还真就见不了彩虹。苦不尽,甘还就真的不来。
所以,正确的做法,第一个是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研究怎么能不通过爸妈直接给孩子钱的方式获得愉悦。也就是通过我们之前讲的零用钱策略,让孩子逐渐形成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的习惯。
第二个,则是让孩子接触各种不同层次的人的生活,而且是尽量亲身去感受。当孩子意识到世界原来有这么多种生活状态的时候,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和对幸福的定义,就会变得更成熟。而这一点,其实是今天中国孩子普遍缺失的。
有个概念叫做信息茧房效应,指的是人们在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所以,孩子虽然在理论上可以通过网络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但是,由于信息茧房效应的存在,他们反而有可能会变得比以前更加狭隘。孩子们每天会有大量的精力关注他们喜欢的明星、喜欢的商品,而不会真的拿出时间去体察他们所不熟悉的、真实的生活。
所以,拥有正确财商认识的父母,会愿意减少对孩子无条件的物质滋养,而花更多精力去破除孩子的茧室,从而让他们能有更宽广的胸怀拥抱生活。
今天我们谈到物质主义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主要来自于两类父母,一类是容易随大流的父母,他们应该学习做预算、建立自己的消费体系。另一类是想用物质保障等手段来满足孩子的中国式父母,他们需要通过前面我们学到的关于零用钱的内容帮助孩子学会延迟满足,以及从自身努力,为孩子剥除茧室,让孩子以更广阔的胸怀拥抱世界。
那这些就是今天的内容,咱们下次再见!
❷ 孩子过度追求物质,是什么原因
读书100天打卡第41天
拿肾换电脑拿,初夜换手机,拿性换奢侈品,以及为此对父母暴力相向。这些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心理医生沈东郁玉在微博上解释说:iPhone iPad都是过渡客体,在他们眼中是爱的象征,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得不到就意味着丧失爱小,就要摧毁,剥夺了他们被爱感觉的那个客体。
这些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是非常低的,苹果产缓慧数品在他们心中等同于幼儿睡觉时离不开的泰迪熊,只不过生理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力量远大于幼儿。
一些孩子,常见的幼儿,少年也有,他们会钟爱一个小枕头或小毯子,不让家人洗,脏了臭了都不让。如果家人偷偷洗了,他们会大哭,有时甚至会哭晕。
如果细想想,这些小枕头或者小毯子,妈妈曾与孩子一起用过,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在说,他们有妈妈的味道,由此可见,孩子迷恋这些小东西,其实是想抓住母爱的味道。
假若母爱的累积效应不够,孩子没有领悟到,母爱是无形无质的,母爱稀少,就会导致一个结果,孩子对有形有质的母爱载体非常执着。
最初爱的载体都有照顾与陪伴功能,经典如泰迪熊,这是美国孩子最常见的公仔,毛茸茸的,可以让孩子抱着,也可以充当孩子假想的玩伴,与聆听者。
健康成长的孩子,可能会对泰迪熊很有感情,但他们不容易痴迷,而痴迷于泰迪熊的孩子,都可能是儿时获得的母爱太少。
既然母爱表达爱的方式是给孩子买东西,而不是陪伴与细腻的关爱,那么孩子就没办法发展到灵魂层面来,而是会执着这些东西,先是很小的需求,一颗糖碧袜,一串糖葫芦,一个小玩具,最后的发展成手机,笔记本电脑乃至其他。
体悟到无形无无形无质的爱,便会知道,爱是有灵魂的,扰首但是体悟不到这一点,灵魂层面的爱,就会沦落为需求被满足的层面。
满足需求,这种是要交易的,拿我所有的,换我所渴求的。
看不到灵魂的存在,就不知道自己的尊贵。就会用自己的身体去交换物质的需求。
❸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做家务,喜欢物质奖励
一、 长期使用物质奖励只会为孩子带来隐患
1. 改变了孩子的学习目的,破坏了孩子实事求是的精神
对于孩子而言,学习的根本动力是来源于对知识的渴望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当物质奖励作为自己孩子学习的诱饵时,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就开始逐渐发生改变,学习成为一件充满功利性的任务,孩子开始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把学习当作是完成任务的手段。父母长期使用物质奖励的方式,只会使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愈加功利,甚至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2. 使得家长开始被孩子利用失去主动权
长期利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完成任务或是努力学习,只会让父母在物质奖励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主动权。父母利用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努力学习、认真听话,最终却有可能变成孩子利用父母的愿望来要挟父母,以奖励的方式完成任务。最终父母会在孩子的要挟之下逐渐失去主动权,甚至被孩子利用。
3. 物质奖励只会使孩子愈加功利,甚至是更加贪婪
年幼的孩子总会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全新的电子产品,甚至是从未拥有过的游戏装备,都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当父母利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来要求孩子完成某些任务时,孩子可能会形成错误的金钱观念,认为一切东西都可以通过金钱来得以实现。而孩子的欲望也会在父母的奖励之下逐渐膨胀,甚至误入歧途。
学习与做家务作为孩子的本职任务,原本无需任何奖励。但大多数的父母为了督促孩子尽可能完成缺乏兴趣的任务,选择用物质的方式来激励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会将原本属于自身的任务看作是完成物质奖励的要求。事实上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当慎重地使用物质奖励的方式。
二、 父母应当如何激励孩子
1. 父母应当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作用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当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榜样。此外在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时,父母应当尽可能减少娱乐活动,父母应当尽可能避免接触电子产品,甚至是打游戏。否则孩子会对父母产生质疑,进而减少学习的动力。因此父母应当尽可能地陪伴在孩子左右,与尺仿升孩子共同学习读书,帮助孩大闹子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
2. 与孩子增加互动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能增加同孩子的互动,父母可以通过固定的活动时间同孩子共同分享一天中的喜怒哀乐。通过家庭互动,父母可以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了解孩子的闪光点与孩子的问题,帮助孩子归置自身行为。
3. 尽可能给予孩子精神奖励,减少不必要的物质奖励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真正激励孩子不断前行的是孩子,内在的驱动力也就是父母的鼓励与支持。当孩子取得进步时,父母不妨尽可能多地给予孩子精神奖励,不断地赞美孩子,让孩子建立对自我的认可。真正能够帮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的,是源于父母长辈的精神鼓励,而非物质奖励。
孩子是父母的人生成果,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不断的学习改变自身,帮助孩子认识自我,而非简单地通过物质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教育孩子任重而道远,父母应当保持本心。
三、 物质奖励应当恰到好处,而非盲目过度
1. 父母应当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物质奖励
在选陵老择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时,父母应当避免过度奖励。父母可以在过节时给予孩子平常渴望的物质奖励。这样的方式既可以避免盲目物质奖励对孩子带来的危害,又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从而达到激励的效果。
2. 变换奖励规则,不定期给予孩子奖励
父母使用物质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孩子,应当变换奖励规则,而非定期定量地给予孩子物质奖励。真正吸引孩子通过奖励的方式完成目的应当是不定期的物质奖励,在奖励孩子前,父母应当让孩子完成任务,当孩子尽可能地完成任务后,父母可以通过惊喜的方式给予孩子奖励。
适当的物质奖励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内在激励,但源于父母的盲目物质奖励却会使得孩子逐渐产生错误的金钱观念,甚至开始利用父母完成自身目的。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避免使用物质奖励的方式。
适当的物质奖励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刺激孩子,努力学习,甚至是懂事听话。但盲目使用物质奖励只会让物质奖励成为满足孩子内心欲望的工具,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当尽可能地避免使用物质奖励。
❹ 通过物质世界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当孩子跟父母要东西的时候,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方式呢?其实相比于物质的满足,孩子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毁仔打个比方,如果孩子要一个玩具,有五十元的,有一百的,我们可以跟孩子说:“爸妈更愿意给你买贵一点的玩具,因为爸妈是爱你的,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爱,爸妈愿意给你买更好的礼物,来表达我们对你的爱,不过,我们还是尊重你的意见,玩具的选择权在你手里,你可以挑选一个”。
这样,不仅物质世界里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样也得到了满纤姿汪足。当孩子的精神世界是丰盈的,他就不会有过多的物质需求,册胡所以做父母的不用担心,孩子会养成奢侈浪费的习惯。通过物质世界的给予,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这是我们做父母需要具备的能力。
❺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物质满足和精神教育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你好,我多年以来致力于孩子心理 健康 和亲子关系的研究教育,2擅长婴幼儿和青少年的发展咨询心理辅导。以我的经验给出以下建议: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爱,体验到爱。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有父母的陪伴,有尊重和欣赏,能够做自己,有安全感,这样孩子的心理就是健全的,长大后也能是一个 健康 积极向上的快乐的孩子,这比任何东西都宝贵的多。
特别是在孩子1-3岁的时候,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开始爆发,动作开始去协调,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行为上的刺激,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参与 游戏 ,多运动。最重要的是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家长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育儿 先育己,这是最重要的。
希望能够帮到您
欢迎大家再评论区留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物质满足和精神教育,在这两者中谈不上谁是最好的。从教育层面上去讲,物质满足和精神教育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两方面的教败铅育,二者缺一不可。
随着 社会 经济的发展,虽说人都离不开物质满足。但在物质满足的同时,又不可忽略精神的教育。无论 社会 怎样去发展,人在满足物质需要时必须要有精神方面的教育。如果只单单满足人的物质需求,那么这个 社会 将会发展成一个无次序、无规矩、不道德的 社会 。如果人们在一个无次序、无规矩、无道德的 社会 中生存,将会失去生存的安全感,失去对生活的精神追求。这里所说的精神是指人们在满足衣食住行的同时,还必须要具有道德观念和精神层面的高层次的教育。因为察汪好 社会 的发展和进步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在满足陵启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必须要使人们树立一个崇高的道德标准和精神教育。有了道德标准和精神教育,人们才能在法律和道德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享有自己的权利,但在享有自己权利的同时必须向这个你赖以生存的 社会 付出自己的义务。因为在 社会 生活中,你无论生存在 社会 的各个层次,你都必须明白这个道理:权利是你必须享受的,但义务也是你必须付出的。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平等的 社会 和平等的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超越这一基本原则。人们在 社会 生活中,所思所想的基本上都是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又如何付出自己的义务。没有一个人能超越这一特权,只享受权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却忽略了应该为这个 社会 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义务。
综上我们所说,人在这个 社会 上要想生活得完美无缺,就必须掌握这一尺度:在享受物质满足的情况下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精神享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感谢阅读。
当然是精神
从孩子脱离母体的那刻开始,婴儿时期的他们就开始寻找信任感和安全感。这个阶段对他们的爱心、拥抱、抚摸,是以后成长岁月多少物质都替代不了的!
心理学专家韦志中说: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有一块田地,叫心田!心田上的粮食是一种精神粮食,精神粮食要到哪儿去找?我家里有孩子要吃粮食我不可能到别人家去弄啊!也要靠自己种。精神粮食也叫心理营养!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身心 健康 都十分重要的。给予自己孩子充足的精神食粮,让孩子学会爱,拥有 健康 的心理,于ta今后面对成人世界的现实和残酷时,ta才有足够的力量抗衡!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心理营养缺失会让一个人在心理发育方面出现问题,成年之后,会失去对待自己的客观评价能力!着名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他的亲生父母把他送给了机械师家庭,这种被抛弃的感觉从此伴随着他的人生。不同寻常的脾气,近乎自虐的‘工作狂’。。。然而乔布斯的养父母给予了他强大的精神食粮,他们对孩子真诚不隐瞒,他们告诉乔布斯:‘是我们大家一起选择了你,而不是你没有人要我们才要你’。当他在学校表现出独特一面的时候,父亲开始用特殊的教育方式对待他,并且要求学校老师也这样做。。。因为养父母用心给予的爱和精神食粮,乔布斯将亲生父母的抛弃伤害转化为工作中想完全掌控自己制造的每一样东西的那种强烈欲望感。成就了一个标志性的伟大人物!
我们能做到给孩子物质和精神同时都满足当然更好!然而,在需要选择主次的时候,显然,精神肯定是首要的!精神上的富足使孩子在任何环境下都会生存的游刃有余,而这绝对不是物质所能替代的!做父母的在为孩子创造物质条件的同时,其实也恰恰在向孩子传递精神食粮,这种言传身教的努力奋斗,对于孩子来说也必不可少! 社会 环境竞争残酷,或许我们不能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但是精神上的满足,相信只要父母愿意,都可以做到!能做到的父母其实在为孩子创造物质条件是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凡事相辅相成,选择顺序而已,目的却相同!
爱,是每一对父母拥有的 育儿 超凡能力!
感谢邀请。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物质和精神教育哪个重要。我认为这个时代里, 精神教育远远比物质满足重要。
1
不得不说,人活着首先是靠物质在维持的,我们要给孩子能吃饱穿暖的条件,吃的有营养,穿的干净点,这是做父母该给孩子的最基本的物质。
马斯洛五大需求理论,早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温饱,估计没有人会有爱,全身心的会扑在寻找温饱上了。
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看见什么都想要,有些家长经济条件好,一味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曾经看过美国在孩子幼儿园的时候,就会 教给孩子什么是想要,什么是需要 。区分这两个概念,在现实中不断地让孩子做练习,直到孩子掌握这两个概念。
我想过很久,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其实不就是为了让孩子在满足基本地物质需求之后,追求一些精神方面地满足吗。
确实很多成年人都很难分清这两个概念,之前有个朋友跟我说,自己报了一个4万的英语课程,当时他没有工作,每月还有信用卡要还。他仅仅是因为自己想要提高英语水平,就报了课程。实际上,他报这个课程是因为想要,并不是需要。
让孩子学习这两个概念之后,并不是说剥夺孩子的买玩具的权利,只是让孩子在有限的条件里,先选择必要的,再选择想要的。
2
现在 社会 很少穿不暖吃不饱的家庭了,所以这个时期,就要关注到孩子的精神满足。
哈佛有个非常有名的快乐课程,把快乐分成三个层次:感官快乐,目标达成的快乐,意义快乐。
感官快乐 :就是一件好看的衣服,漂亮的鞋子,有趣的用品等等,但这种快乐往往不能持久。
目标达成的快乐 :其实就是延迟满足之后,你达成了目标,你感觉自己战胜了自己,那种超越自我的感觉。
意义的快乐 :主动的帮助别人,去老人院帮忙等等这样的公益活动,其实能够让人跳出狭小的自我,这种快乐更加持久。
精神教育其实不止是教孩子如何快乐,还要教孩子如何有同情心,如何有责任感,如何爱别人,如何和这个世界好好相处。
需要父母付出很多的耐心和爱心,还要随着孩子年龄地增长,不断地补充知识,辅助孩子成长,成为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独立的人。
做父母是不能辞职的工作,一辈子都要承担的责任。为了能够把孩子养育成更有用的身心 健康 的人,我们需要付出很多,但过程中会感受到不一样的快乐。
做父母也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001物质满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比如买书,比如 旅游 等。至于吃穿,合适就好。
极丰富的物质往往会造成精神上的极度贫瘠。
002精神上,陪伴才是孩子最大的满足。肯定、赞美、鼓励,绝对是每个孩子精神上的必需。
陪伴,不是你玩手机,TA看电视,而是亲子间的良性互动。参与其中,精神才会愉悦。
早早的满足物质欲望,将来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了!小时候还是要多陪伴孩子,精神满足,物质生活上不太差就可以了
对孩子来说,物质满足和精神教育,肯定是精神教育相对重要,但是物质满足是精神教育的基础。
1、物质满足是基础。这里的物质,除了基本生存所需,还指环境、工具、道具等等。比如给孩子一个好的居住环境,比如给孩子开阔眼界接触世界的机会等等。没有物质满足,很难做到精神教育的完善。当然物质满足不仅仅是钱。比如即使家贫,也保持整洁,这也是满足。
2、除了可见物质之外,榜样也是重要的精神教育的虚拟物质。和孩子接触的人的行为和语言,会对孩子产生很好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所以很有钱但是给孩子找保姆,和虽然没钱但是陪着孩子成长,后者对孩子来讲,更是物质满足。
3、至于精神教育,重要的是品质、性格,不是考什么大学,学什么技能。而是孩子融入人群的能力,被人喜欢、被人尊重的能力。这才是孩子未来独立的最重要资本。
4、除了物质满足和精神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享受快乐的心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对于孩子来讲,能让他一辈子快乐,才是父母最应该给予的,高官巨富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乐。
物质、精神和懂的享受快乐,对孩子,都重要。
精神教育。
这个问题翻译一下,就是钱和陪伴哪个重要?
当然是陪伴。
1.物质满足却不快乐的孩子比比皆是
很多孩子有钱,但是老人或者保姆陪伴,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
再好的保姆和老师都没有办法代替父母的位置。
和父母的相处中,孩子才能自然的学到价值观,人生观,礼貌和得到最重要的安全感。
其实孩子是最不看重物质的,所有的攀比都是在一个小 社会 群态中。
只有身边的孩子都攀比,你的孩子才学会攀比。
对孩子自己而言,吃什么,穿什么都差不多,一块钱和一百块钱的玩具没有差别,只要有人陪着玩就开心。
只有长大了,才开始在乎钱。
2.精神富足
精神富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孩子,我们没有钱,可是这没有什么可耻的。
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双手赚钱,不偷,不抢。
没钱买玩具,可以去户外看看花草虫鱼。
没钱买新衣服,妈妈可以帮忙做。
没钱吃饭店,妈妈做的菜比所有大厨都好吃。
没钱去 旅游 ,可以去走亲戚,看看表弟表哥。
但是有妈妈照顾一日三餐,爸爸周末陪着户外活动,这才是一个孩子成长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精神教育带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物质满足能让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成长的基础条件。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是父母养育孩子必须要努力的方向:精神的富足、物质供给的稳定。
言传身教,父母用自己的努力来给与孩子最好的精神教育和物质满足,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觉得身为家长,都是想最基本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也想身体力行得给予孩子最好的精神教育,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距离的,想要努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往往会各种奔跑于职场,顾此失彼,无意之中忽略了对孩子的培养,和精神世界的丰满!
很多女性为了最大程度上的教育孩子而选择了全职,男人辛苦养家,女人照顾家庭抚养孩子,这其实是最美好的一种状态,但是现实生活往往变了质,家庭教育变成了一种最大的负担,很多女性不得不为了自己的独立自主选择出来打拼,家人体谅固然好,如果遇到那种不体谅的发生各种争吵的,反而对孩子的教育不好,其实孩子有时候也并不在乎物质条件多好,孩子内心肯定更希望家庭的呵护,如果物质条件和精神陪伴相比,相信很多孩子会选择精神世界的教育,当时两全更好,但是鱼与熊掌岂可兼得! 最好的教育在于陪伴!我始终这般认为!
❻ 为什么孩子想要什么就一定要满足她们呢
为了利于孩子身心的发展,为了带孩子多亲近自然,多见见外面的世界,有些宝妈经常带孩子外出,可走到哪里,就要买到哪里,孩子见什么想要什么,不买就嚎嚎大哭,看得于心不忍,怪可怜的。东西倒也不贵,但也不能什么都买?有多少宝妈有过这样的纠结?宝宝轻易得到会不会不珍惜?多少宝妈有这样的苦恼?当孩子想要买买买的时候,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好呢?这3件事,千万不能做粗暴拒绝买什么买,买了你也不玩有些家长在孩子要东西的时候,果断拒绝,还会开启祥林嫂模式,数落孩子的各种劣迹,买了又不玩,家里一大堆之类的话,有些甚至还会直接拖着哭闹的孩子直接离场。你这样做,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还伤了孩子的心。过度限制孩子的物质欲,会在孩子种下不安的种子,反而让孩子对某种物质存有过度的执念。哄骗离开一种味道 一份思念很多宝妈都会采用这个方法哄孩子,但一次有效了,两次三次呢?有些孩子的记忆力超级好,昨天晚上说的话,睡一觉你都忘记了,可娃还洞燃记得。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在这样的反复中,产生自我怀疑,甚至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你为什么要骗人?”无条件满足又不是买不起,娃喜欢我就买很多父母认为,爱孩子就是无条件山耐的满足她的需求,这种情况在隔代亲的老人身上体现特别明显。无条件的满足,会让孩子对物品的“价值感”认知匮乏。有些孩子会觉得“反正丢了坏了也无所谓,还可以给我买”,自然也不会懂得珍惜。用获得感满足孩子的物质欲不用买买买其实,生活中,大逗颤春多数孩子想要某个玩具,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需求,而非物质。我们要理解孩子的同时,提供更好的获得感,来满足孩子。例如:1、宝宝想要的玩具家里有了当出门在外时,宝宝又想要一个玩具,而这个玩具正好家里有了,宝妈可以这样说:宝宝你看,家里已经有了两个小猪佩奇,你再买一个回去,就照顾不过来了,家里的小猪佩奇还等着你回去陪它们玩呢!要不这样,我们回家把它们拿出来,一起游戏,好不?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充满感情,大多数孩子不会执拗,期盼回家和妈妈一起玩玩具。2、想要的东西,别人有,但自己没有在小区里,这种情况经常看到,一个新奇的玩具,都会引来小朋友的围观,有些小朋友就会缠着父母要,有些甚至还会去抢别人的玩具。遇到这种情况,宝妈可以这样说:宝宝,妈妈不是不给你买,是妈妈正在攒钱去海边渡假,你可以在沙滩上堆沙子,你可以在海里游泳,是不是更有趣?这样是不是让宝宝更好奇和更期待,而且平时也会想着帮妈妈攒钱。3、用很低的价钱,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当我们外出时,如果能用很低的价钱,满足宝宝的心里需求,但我们一定要规定好次数。一次、二次、三次……情况得视家族而定。宝宝,今天只能买一样玩具,买了就不能再买别的玩具了,这个是你今天最想要的吗?买了就不能再买其他的玩具了,要不我们再看看别的玩具?不同的孩子会在这种情况下作出不同的判断,等孩子自己作出决策后,我们只需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就可以了。这样做可以让宝宝明白,妈妈可以满足你、尊重你的想法,但不是无条件的满足,很多宝妈反馈非常管用哦。2、鼓励孩子通过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生活中,有些家务活其实宝宝是可以独立完成的。扫地、洗碗、擦桌子、叠被子等,做完一周,就奖励宝宝。孩子如果能坚持完成,在获得这个玩具的时候,就能够明白,用劳动获得一样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不容易;在收获玩具的那一刻,也会更有成就感,更加珍惜。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