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业已经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16-24岁劳动调查失业率为20.4%,24岁以下青年失业率首破20%。下面大家就和易商讯小编一起了解一下24岁以下青年失业率首破20%。
24岁以下青年失业率首破20%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上还是要靠发展。”5月17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5月份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媒体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提问,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要夯实稳就业的经济基础,提升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的能力。
此前一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显示,今年4月,16-24岁劳动调查失业率为20.4%,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创2018年有该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在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的背景下,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稳定和扩大就业仍需持续加力。
为了稳住毕业生就业,近期有关部门多措并举,打出政策“组合拳”。其中具体措施包括:对企业招用毕业年度或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鼓励引导基层就业,落实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支持。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规模,合理确定招考招录时间,等等。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大量毕业生还是要去企业工作,尤其是要到民营企业去。据统计,在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占比超过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90%。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中,无论是不少年轻人向往的“大厂”,还是吸纳大量就业的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都是民营经济的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就业大局的基本盘。
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其经营状况更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这也意味着,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更容易产生波动。近期,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一些以往吸纳大量毕业生的“大厂”缩减了校园招聘的规模,有的项目受到整体裁撤。从毕业生求职感受看,“手拿多个offer”变得更加不容易,“尽快上岸”成为很多毕业生的理性选择。
缩减招聘用人规模,并不必然意味着企业“一蹶不振”。如果经济形势好转,或者某个产业领域发生重大突破、出现新的行业“风口”,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完全可能找到新的增长点,从而恢复用人规模。可是,企业发展有高峰、有低谷,毕业生就业却经不起过长的等待,在毕业之际尽快找到理想的工作,是每个毕业生及其背后家庭的心愿。
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看,有远见的经营者都不想随随便便裁员、减少新人进入。发展态势良好时过度增员,出现“冗员”局面;发展遇到困难时却被迫牺牲人才储备,让人员结构出现断层,并不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理想场景。对此,政策应当起到缓冲和平衡的作用,在企业遇到困难时多拉一把,推动企业尽快恢复增长。
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招工用工规模,可以在减少企业负担、提供补贴等方面出台具体措施。例如,对吸纳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企业,提供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为招用毕业生较多的用人单位提供融资等方面的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为企业吸纳毕业生提供扩岗补助,让企业从“真金白银”中切实感受到政策激励。
促进企业走上恢复和发展轨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尤其要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年轻人在民营企业自然更有收获感,从而增强干事创新的动力。通过留住优秀人才,企业也能提振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和能力,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增强信心。
青年的就业偏好与选择,是时代发展与变迁的缩影。一个社会最有活力的年轻一代到哪个领域奉献青春,哪个领域就能获得强劲的发展动能。支持企业增强吸纳就业的能力,还需要创造良好舆论氛围,让青年认同市场理念和优秀的企业价值,也要创造机制让青年与企业经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从企业发展过程中感受到切切实实的收获与回报。
一职难求的毕业季
临近毕业季,年级群里催促学生就业的信息频繁跳出。“老师比学生着急。”南方某“双非”学校的专职辅导员赵权负责学生的就业问题。他所在的院系里,400余名应届毕业生目前只有30%的学生找到了毕业后的去处,还有一大部分人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困境,而疫情前同期的就业率至少能达到60%。
他告诉记者,去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学校的校招会被取消,居家上网课的2023届毕业生错过了第一轮企业选择的机会。往常下半年会有不少企业来校招聘,至少有20名学生能在沟通会上与企业签订三方合同,而去年沟通会多次改期、取消,最终只有4名学生签订了就业意向合同。
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人不得不提前规划。王硕是武汉一所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在读生,为了避免毕业后“无处可去”,明年毕业的她现在已经开始广投简历。她告诉记者,2020年本科毕业时,她就经历过“找不到工作”“毕了业就失业”的窘境,彼时就业市场上留给本科“双非”的她的选择不多,投出去的简历也大多“石沉大海”,剩下的销售岗位专业不对口,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也相去甚远。无奈之下,她只能考研。
但王硕发现,即便读完硕士研究生学业,就业市场上的情况也并未有太大改善,相反热门岗位的竞争压力在持续攀升。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会上,辅导员反复鼓励大家“先就业再择业”,但王硕还是想再看看专业对口的,不行就找个“钱多的”工作。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求稳和高薪水成了目前多数毕业生的择业偏好。今年毕业的李洋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开始,自己就一直在几份工作之间作选择,直到12月才最终敲定一家薪资待遇让自己满意的500强企业。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中也对此指出,经济恢复期,高校毕业生对经济形势的感知越发明显,求稳心态有增无减。“求稳受挫后,他们就会把目光转向那些当下开出高薪的公司。”赵权说。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毕业生在择业期要考虑多重因素,从个人长期发展来说,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要与自己的优势潜能匹配。
马亮也表示,毕业生关注薪资待遇无可厚非,但也不应过分看重第一份工作的薪资待遇,未来职业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是更应该考虑的因素。
高居不下的“铁饭碗”热
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开始将求职目光投向体制内工作,这也相应地催生了近年来的考公、考编、考教资热潮。
赵权发现,即便是快到毕业的时候,仍有一大部分学生对就业“概念不强”。他向记者坦言,近几年毕业生的择业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认为找不到工作那就去随大流考进体制内,家庭的条件也能为他提供经济支柱。”赵权认为,现阶段学生对于就业环境、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乃至自主定位的认知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职业道路上也缺乏系统性规划,求职受挫后,一部分学生就将考编当作就业路上的“避风港”,但往往没有提前做相应的备考准备。
“一次考不成功,就第二年再继续考,以此往复。”赵权对这种“慢就业”的状况感到担忧。
王硕也清晰地感受到,“大家这几年都在拼命地往体制内的单位挤。”她告诉记者,自己过半的同学都打算毕业之后考公。
尽管数据显示,国家公务员考试(以下简称“国考”)近年来面向应届生的招录人数已经由2019年的39.17%上升至2023年的67.4%,但报考人数的大量增加,国考也堪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不完全统计显示,自2010年开始,我国国考报名人数已经连续13年超过百万,2023年260万人报名过审,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达到70∶1。
储朝晖告诉记者,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加大,尤其是疫情三年,不少行业效益下降,缩招、裁员甚至是收入不稳定,体制内工作稳定可靠的优势对青年人的吸引力更为凸显,但从报考比来看,这并非整体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路径。
教育专家熊丙奇表示,高校应该引导毕业生理性定位,在评估自己的实力之后确定适合自己的择业目标,不能把择业的希望维系在考公这一条道上。另外,高校要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通过校领导走访企业,获得更多人才订单,以及创新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除考公、考编之外的其他就业选择。
着力推动校企合作
发布会上,付凌晖坦言,目前中国就业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青年人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4月份,16—24岁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20.4%,继续上升,稳定和扩大青年人就业仍需持续加力。
他表示,下阶段,随着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特别是服务业持续好转,加之稳就业政策显效,就业形势有望总体稳定。对于青年人就业难问题,相关部门目前正积极出台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相信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青年人就业形势也会逐步改善。
记者梳理发现,为缓解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难”,多地、多部门都在近期相继推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支持举措。
在今年3月2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就从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继续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等方面介绍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举措。与此同时,河南、黑龙江、云南等多地也都相继开展了鼓励企业进校园,扩大就业渠道和岗位供给的活动。
马亮告诉记者,对于今年的毕业生就业而言,较为有利的因素是随着疫情结束,经济陆续恢复,不少行业的用工需求增长。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就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能够为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此前严峻的“就业难”形势。
“但不意味着完全乐观。”采访中,储朝晖对于今年的就业形势表示谨慎的乐观。他向《中国报道》记者阐述道,近几年正值退休高峰,恢复高考后的毕业生陆续退休,会有一部分岗位空出来,但与现在千万毕业生的体量相比,空出的岗位也是供不应求。此外,他认为,尽管疫情已经告一段落,但是企业恢复常态化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反映到就业市场有一定的滞后性,对于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来说,由于没有工作经验,这种滞后性会更明显、更长。
一方面是用工需求增大招不到人的企业,而另一方面是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群体。在受访专家看来,这样的结构性矛盾亟待化解。储朝晖认为,大学生应抓住在校机会多到企业体验;同时,紧跟就业市场趋势,及时转变自己的就业观,提高技能。
马亮也认为,要减少这种结构性的不匹配,企业和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学生在校期间进企实习,在实践中提升工作胜任力。除此之外,学校要根据用人单位反馈,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的就业匹配力。他指出,用人单位往往希望招聘的人才到岗就用,而不希望花费时间精力重新培养。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增强用人单位聘用应届毕业生的积极性,为用人单位提供补贴和奖励等政策支持。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