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有着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经过精心雕琢、抛光、拼图后,内含的各色荧光便能显现出来,形成精美的画卷。世界技能博物馆征集到的展品——由贝壳雕琢拼装而成的《夏荷》,将刷新大家对它们的认识。
贝壳是餐桌上常见的鲜美食物,对你来说,吃完的贝壳是垃圾还是宝?你是否也曾被闪着荧光色泽、拥有美丽纹理的贝壳所吸引?
远在五万年前的我国山顶洞人时期,贝壳就被穿成串链作为装饰。
世界技能博物馆征集到的贝雕画,则是另一种将贝壳“变废为宝”的绝佳方式。这幅由贝壳雕琢拼装而成的《夏荷》,是否更新了你对贝壳的认识?
《夏荷》
贝雕画是巧用贝壳的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经过精心雕琢、抛光、拼图,将贝壳内含的各色荧光显现出来形成画卷的工艺品。
“贝雕画所用的许多贝壳,像鲍鱼、扇贝、青口螺等都是常见的贝壳类海鲜,以贝壳制作贝雕画,实现了变废为宝,非常环保!”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南海工匠刘飞雄说。
当然,要将贝壳“变废为宝”成贝雕画,需要相当的技能值。用这位海南省贝雕工艺大师的话来说,既要眼力,也要手力。
刘飞雄
刘飞雄也是海南技师学院手工艺术系的一名老师,该院开办了全国首个贝雕画专业。《夏荷》这幅作品即出自贝雕画专业第一届学生王豹之手。
据介绍,贝雕画纯属手工制作,工艺极其复杂、精细,愿意学习这门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眼见着这门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拥有得天独厚贝壳资源的海洋大省——海南省,决定做点什么。2011年,海南省技师学院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筹建全国首个贝雕画专业。
我们采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学生入学第二年就会进学院的贝雕实训与生产基地实习,优秀学生毕业后可选择留在基地工作,进一步磨练技艺。
——刘飞雄
《夏荷》的创作者——王豹就在2015年毕业后,进入了学院的贝雕实训与生产基地工作,从刘飞雄的学生变成了刘飞雄的徒弟。
贝雕画带徒传艺作品
据刘飞雄介绍,《夏荷》这幅作品是王豹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完成的。
因为贝雕制作工艺复杂、精细,学生学业结束后,通常还要在工作中历练几个月,才能独立完成一幅小型的贝雕作品。
——刘飞雄
王豹的这幅“出师”作品——《夏荷》,不仅展现了一名优秀学生经过3年多的院校专业学习后可以达到的技能高度,也成了海南技师学院“实验”成功的一个见证:通过开办贝雕画专业培养这个领域的人才,行得通!
刘飞雄与徒弟王豹
在刘飞雄看来,对于一名学习贝雕画3年多的学生来说,这幅作品“完成度”已经非常高。
“王豹悟性高,吃苦耐劳,做事有耐心,做工也精细。在3年多勤学苦练后,他完成的这幅作品堪称优秀。”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刘老师对这幅贝雕画作品的“点评”与介绍。
“整幅作品中,这两朵荷花的雕制最显功力。贝雕不像玉雕石雕那样,是由整玉整石雕刻而成的,而是由雕琢好的一个个贝壳拼起来的。像这里的荷花,花瓣是一片一片黏贴组装在一起的。这两朵荷花层次、立体感都很好,有灵动感,说明无论雕刻、琢磨还是黏贴组装,都到位了,否则做出来的效果会不协调,显笨重,甚至死气沉沉。”
“两片大荷叶卷起来的地方,也是用另外的贝壳黏贴拼装上去的,要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是很考验手上功夫的。这里,王豹做到了‘因材施技’,荷叶的波浪形花边巧用了珍珠贝的天然纹理来造型。”
《夏荷》细节
再来看颜色。
“这幅作品用到了珍珠贝、红娇凤凰螺、日月贝和犁头螺,画上所有颜色都是贝壳天然颜色。像红色的荷花,用的是红娇凤凰螺,也就是常说的红口螺;黄色的蜻蜓翅膀用的是日月贝。贝壳的颜色外浅里深,把外皮磨掉后,闪着荧光的较深色泽才能显出来。同一种类的贝壳,颜色有深浅差别,甚至在同一个贝壳上,不同部位也会呈现不同颜色,像最常用的珍珠贝,有些地方磨出来是白色的,有些是铜色的,所以磨哪里,用哪里很关键,事先得非常了解原材料的特点。”
“这两片大荷叶,有些地方磨得深,有些地方磨得浅,荧光并非满满一整片,这种色泽的差异,也非常巧妙得当。”
颜色各异的贝壳材料
据刘飞雄介绍,他们教授学生制作的贝雕画全部采用贝壳的天然颜色,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人为添加色彩,这得益于学院两位老师——曹世莲与吴鉴峰两位工艺大师的革新成果。
贝雕画带徒传艺作品
据介绍,筹建全国首个贝雕画专业之初,海南省技师学院便特聘了3名大师级贝雕人才,一位是亚太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金阿山,另两位就是曹世莲和吴鉴峰。
曹世莲是“北海贝雕技艺”第四代传人,其作品曾多次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银奖;吴鉴峰是曹世莲的徒弟,也是“北海贝雕技艺”第五代传人,其作品曾多次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杯”奖金银奖。
曹世莲(左) 吴鉴峰(右)
2005年,曹世莲与吴鉴峰这两位贝雕画大师出炉的一项革新成果引起了全国工艺美术界的关注:他们抛弃以往国内贝雕画或多或少都要人为添上颜色弥补贝壳色彩不足的做法,全部使用贝壳天然色彩,使画面上的纯天然色彩荧光闪烁,而且永不褪色,极大提高了贝雕画的观赏和收藏价值,给贝雕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贝雕画带徒传艺作品
刘飞雄则师从吴鉴峰、曹世莲和金阿山三位大师,这位1980年出生、土生土长的海南人,如今也已成为海南省贝雕画工艺大师,获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南海工匠、海南省首批“双百人才”“拔尖人才”等荣誉,并多次参加国家级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获得金、银、铜奖。
吴鉴峰和刘飞雄联手创作的贝雕画作品《丹凤朝阳》《金枝玉叶》《梅》,曾被选为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选国礼,两位大师之作也均被海南省博物馆收藏。
《丹凤朝阳》《金枝玉叶》
这些贝雕画大师在海南技师学院倾力传授自己的技艺,还共同编写了《贝雕工艺学》和《贝雕技能实训》校本教材,建立了贝雕中级工考试题库,填补了国内空白一页。
《梅兰竹菊》,其中《梅》(左一)为国礼
10余年来,学院贝雕画专业培养的学生茁壮成长,多位学生获国家级“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二等奖,像王豹这样的优秀毕业生,如今已能独当一面,制作出像《夏荷》这样高水准的贝雕画。
贝雕画——这个曾面临青黄不接的的冷门技艺,如今在海南技师学院贝雕画专业的助力下,传承之路越走越宽广。
编辑:子桦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