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增加宝宝的抵抗力?每个父母,都希望宝宝身体棒棒的,少生病,不生病,但有些宝宝,总是三天两头的生病,让父母操碎了心,怎么办?其实,把关键的几点做对了,宝宝就能少生病,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怎样才能增加宝宝的抵抗力?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怎样才能增加宝宝的抵抗力
每个父母,都希望宝宝身体棒棒的,少生病,不生病,但有些宝宝,总是三天两头的生病,让父母操碎了心,怎么办?其实,把关键的几点做对了,宝宝就能少生病。
这3个时期宝宝最爱生病
6个月大以后
宝宝到了6个月时,之前从母体带来的抗体逐渐减少,儿童自身抵抗能力还没有完全建立。这时候的宝宝容易出现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换季时
在夏秋之交、冬春之交,气温变化大,而宝宝的身体对温度的变化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如果稍有着凉,就会引发呼吸道感染。
传染病流行时
很多病毒,宝宝对其没有抵抗力,当某些疾病,如流感、手足口病、轮状病毒性腹泻、麻疹流行时,宝宝很容易被传染上。
10个行动打造宝宝抵抗力
母乳喂养好处多
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个月龄以内婴儿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母乳是6个月龄之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所含的营养物质齐全,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合理,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非常适合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婴儿。不少人担心母乳喂养会影响体形,实际上,母乳喂养不仅能增进母子感情,还可以促进母体的复原。母乳喂养既经济、安全又方便,不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应首选用纯母乳喂养婴儿。
及时添加辅食
从6个月龄开始就需要给宝宝添加辅食了,早产儿是纠正月龄到6个月,添加辅食最晚不要晚于8个月。注意,添加辅食并不意味着停止母乳喂养。应继续母乳喂养,最好能喂到2岁。辅食添加的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辅食种类,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固体食物。从6个月龄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蛋黄泥、鱼泥等);8-9月龄时,可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碎菜、全蛋、肉末);10-12月龄时,大多数婴儿可逐渐转为以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补充维生素D
研究表明,维生素D有助增强免疫力,我国儿科协会建议出生后2周,给予宝宝每天400单位维生素D,直到2岁。美国儿科协会专家也建议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按时预防接种
宝宝一出生,就会接种疫苗。疫苗分为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为宝宝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性疾病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如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等。父母们一定要按时为宝宝接种疫苗。一些计划外疫苗都属于自费疫苗,家中要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尽可能也为宝宝接种,为宝宝多一重保障。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皮肤是保护人体的一个屏障。小宝宝喜欢到处摸,手上自然沾满了细菌。因此,要经常为宝宝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洗手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防止病从口入。
不要挖鼻孔、揉眼:黏膜是人体的另一保护屏障。如果总是抠鼻子、揉眼睛,很容易损伤黏膜,使其容易受到口腔及鼻子周围皮肤传染性病毒的感染。
勤剪指甲:指甲是病菌较为隐蔽的场所,如果不常剪指甲,病菌藏在里面,宝宝在无意中吃手、抓皮肤,很容易使皮肤、口腔受到病菌伤害。
充足的睡眠
父母足够耐心地对待宝宝,帮他们找到自己的生活规律。成长中的宝宝每天需要充足的睡眠,如果你的宝宝晚上睡得不够,可以让他白天小睡片刻。
均衡饮食
现代宝宝容易偏食,营养不均衡会造成抵抗力下降。肉、蛋、奶、新鲜蔬菜水果品种尽可能多样,每天都要保证有,少吃各种油炸、熏烤、过甜的食品。
多喝白开水
6个月后,宝宝开始添加辅食,这时就可以给宝宝多喝水了。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湿润,成为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带宝宝外出时要背着水瓶,让宝宝渴了随时喝。注意,要喝白开水,而不是各种含糖饮料。
良好家庭氛围
免疫力与人的情绪关系密切,紧张、焦虑、失落等消极情绪会导致宝宝的免疫力下降,而快乐、愉悦、放松的情绪可以让免疫力保持最佳状态。
宝宝感知家人情绪变化的能力可能超过父母的想象,家庭和睦、被爱包围的宝宝情绪会很稳定,健康状况往往很好;如果家人之间关系紧张,宝宝也会常常焦虑不安,容易生病。
所以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让宝宝开心、快乐是最重要的,不要给他太多的压力。良好的情绪可激发免疫系统的活力,从而起到充分地保护机体的作用。父母为宝宝创建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是宝宝抵抗力保持良好状态的前提。
宝妈提示
过分干净的环境对任何年龄人群的免疫力都是一种干扰,如果宝宝接触的微生物太少,自身正常菌群失调,反而会导致自身免疫力低下,因此父母平时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达到清洁的效果 ,不要天天使用消毒液,同时应该适当让宝宝接触自然环境。
可以在线向鲍奶奶提问啦!关注鲍奶奶的公众号:儿科医生鲍秀兰(id:xiehebaoxiulan),选择“问医生”即可在线向鲍秀兰教授和三甲医院专家们提问!
关注头条号:儿科医生鲍秀兰,每日看鲍奶奶育儿小贴士: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