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因 5G 信号屏蔽漏洞及安检、监考疏漏,武汉市黄陂去一考生在考试期间将考题上传至网络进行拍照搜题。黄陂区教育局通报,已暂停监考人员高考资格,相关人员失职,由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规则的考生将被取消本次考试资格,其所有科目的、成绩无效。
自 1977 年高考恢复至今,我国的高考等考试改革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与完善过程中。随着时代变迁,考试作弊行为也从小抄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即使相关监管政策越来越严格,依旧有考生选择铤而走险。
高考恢复初期,地区学校盲目追求升学率
2000 年以前,我国高考录取率不超过 50%,第一年录取率不足 5%。在此压力之下,部分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大范围舞弊案时有发生,该行为甚至被校长或老师默许。
1977 年恢复高考后第一起舞弊案:河北省故城县高考舞弊案
1977 年,高考恢复第一年,监考培训匆忙,考生年龄跨度大,相关制度暂未完善,集体舞弊案就此发生。故城县郑口中学考点一片混乱,甚至出现了考试期间翻墙头,考场的墙被掏洞等等乱象。其中,河北省故城县县委书记马连宝和妻子通过人脉关系和金钱疏通,帮助四女儿获得高考参考资格、更改考好及座位,并买通考点负责人和“助考”考生在考试期间作弊,随后还授意地区招生办公室要求录取时给予照顾。
事件被曝光后,马连宝被撤销职务、开除党籍,作弊女儿永不录用。1978 年 1 月底,郑口中学考点重新进行高考。人们开始意识到高考不是小打小闹,恢复高考就是在恢复公平。
1997 年广西陆川县大面积高考舞弊案
1997 年 7 月,因一味追求高考升学率,广西陆川县发生大面积舞弊案件,近 1/3 的考生卷面雷同。传言称,甚至有校长在考前动员会上直白地说:“不能怪学生,高考差一分二分就可能让你上天堂下地狱,能抄为什么不抄?”
经查证,66 名有关责任人员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00 多名被判定雷同答卷的考生被取消考试成绩,情节严重的学生,取消第二年高考资格。广西高校招生委员会还取消了陆川县 1998 年承办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资格。
2000 年湖南嘉禾县大规模高考舞弊案
因升学率压力、学校设立的重奖和部分老师对干部子女考生关照,湖南嘉禾一中爆发大面积的高考舞弊事件,该考点考场秩序混乱,答卷大面积雷同,舞弊学生达 203 人。考前一匿名举报电话称,郴州市嘉禾县往年高考舞弊现象就已经十分严重。
经省教育厅牵头调查,9 名涉案人员,包括主管教育的副县长莫仲齐、主管招生考试工作的县教育局副局长和监考人员,实行了“两规”(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说清楚);县教育局局长雷柏成、县一中校长雷建文停职反省。鉴于嘉禾县的严重舞弊行为,湖南省决定取消嘉禾县各类教育全国统一考试考点资格,取消已经查实有舞弊行为的 203 名学生的高考资格。
2002 年,嘉禾一中的高考考点被恢复,实行电子监考,监考员全部由郴州市下派。2003 年起重获高考组考权。
“高科技”作弊时代来临
从 BP 机到手机、到各类新型器械,科技时代的快速发展也为想要投机取巧的人提供了作案工具。为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每年高考都在安检环节格外严格,甚至今年有因戴牙套进不去考场的谣言出现。在考场内均会安装摄像头和信号屏蔽仪,防止考生出现作弊、漏题行为。但在利益驱使下,还会有电子企业不断研制作弊工具、组织策划人员联系“下家”考生。
2000 年广东电白县高考 BP 机舞弊案
2000 年,电白县发生高考考场监考人员、教师、学生合伙利用 BP 机传送答案、集体舞弊的重大案件,监考老师形同虚设。直接涉案人员中有 6 人被判刑,直接涉案的考生有 33 名,各科成绩全被取消,而且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高考。
时任电白县教育局局长陈建明被电白县法院以玩忽职守、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三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 8 年,但因“患有传染性乙型肝炎严重性疾病,不宜长期关押,暂予监外执行”,陈建明未进监狱一步。直到 2009 年 5 月,陈建明才被抓获。
2004 年河南省镇平县高考舞弊事件
2004 年 6 月 7 日下午、8 日上午进行的全国高考外语、数学两门考试中,镇平县第一高中、第一初中、雪枫中学三个考点内,均发现了学生携带手机进场、利用手机短信传递试卷答案的现象。同时,一些群众也于 8 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反映有社会人员利用电脑网络、手机短信等形式传递高考答案的情况。
当地公安机关迅速组织调查,根据涉案人员邵将等人的交待,将一名涉案的在西北民族大学上学的镇平籍学生贾树川抓获。据了解,该案由贾树川涉嫌策划,高二学生邵将负责寻找“买家”和“枪手”,“枪手”绝大多数枪手为高二学生,且不清楚所答题目为高考题。共有 37 人涉案。2005 年,有媒体报道称贾树川已返回高校,正在准备期末考试。
2008 吉林大范围高考舞弊案
高考期间,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有家长、老师和学生反映,一些考场,监考秩序不严,有用耳机等电子设备作弊现象发生。甚至有考卷被抢走抄袭的现象。还有考生反映,今年监考已经严很多了,往年更严重。当地公安立案侦查后,在犯罪嫌疑人家中查获高考作弊用的“橡皮”接收装置、耳机、对讲机充电器、“橡皮”充电器,以及发射装置、接收装置、打印机等,并收缴赃款 19.2 万元。
除此之外,2011 年四平市梨树县也出现一高考作弊犯罪团伙,主要成员为一在读研究生。据知情人士透露,作弊接收器每套售价 1000 元,在高考过程中,他们将通过作弊器给考生传递答案,如果考生成绩过本科线,将收费 2.5 万元,考入重点高校则收费 12 万元。
替考成风
高考替考事件层出不穷,已经演变为有组织、有纪律的作案团伙。2015 年 1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将代替考试行为入刑,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后新增加一条,规定代替他人或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艺考同样包括在内。
2006 年陕西洋县替考事件
高考的前一天,洋县群众举报,设在洋县中学的高考考点将会有部分高二年级学生替高三年级学生参加高考。在 6 月 7 日进行的高考中,考务人员分别在洋县城关中学及洋县中学考点查出了 4 名替考考生,并立即取消其考试资格。
经调查,在当地高考替考并不是“个别现象”。老师会给高三差生和高二优秀生“牵线搭桥”,并收取一定费用,而替他人参加高考的学生能得到 2000 元至 4000 元不等的“报酬”。
2007 年安徽砀山大面积缺考事件
2007 年,安徽省砀山县发生了一起性质严重的集体替考事件。多名来自省城合肥三所名牌大学生卷入枪手行列,而当地的中学老师和社会闲杂人员充当“中介”,分别在枪手的证件办理和“考务”方面提供一条龙“组织服务”,直到让枪手们顺利地进入考场。接到举报后,第一场语文考试替考人员被当场抓获,其余替考人员和相关考生不敢再出现,此后两天的考场上,该考点出现了大面积的缺考现象,最终高考四科累计缺考 2703 人。
经查证,砀山县教育局招生办原正副主任徐云峰、赵桂连在高考报名期间擅自放宽高考报名条件,为存在问题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后因滥用职权罪、受贿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六个月、二年;徐云峰的哥哥徐云山、妻子汪巧玲、妻弟汪长岭因窝藏罪均被判处管制一年。
同年,河南郸城也发生一起替考未遂案件,10 余名相关人员受到处分。
2008 年甘肃天水集体冒名替考事件
高考第一天,有群众举报天水九中考点发现有人替考。据替考生交代,替考生一行共 16 人,都是山东省一所中学的高二学生,由两名老师带队。甘肃省天水市公安部门于 6 月 7 日下午依法抓获了替考带队人员魏成甲,并以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对魏成甲进行了刑事拘留。阳谷县党政部门给予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处分。参与替考的高二学生恢复正常上课。
妄想“超前点播”高考试卷
2002 年广东高考舞弊案
2002 年 5 月,广东省东莞市民张应典,为了儿子张某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多次打电话给承印高考试卷的东莞市某印务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汉泉,要求他提供高考试题信息。于是蔡汉泉在封闭印刷 2002 年高考试题期间,利用工作之便,多次接触并记忆了语文、数学等科目的部分高考试题,并将试题内容口述给张应典,由其带来的朋友周永成记录在纸上,带回汕头市交给张应典的儿子。考生张某又将获得的高考试题交给同学马某等人帮忙解答,因此造成这些高考题目被进一步扩散。
案件发生后,蔡汉泉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2 年。张应典、周永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 2 年缓刑 2 年和拘役 4 个月。
2003 年南充高考试卷被盗案
2003 年,由于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考生杨博选择铤而走险盗取试卷。经过多次踩点之后,杨博于高考两天前在县教育局保密室成功盗取语数外和文科试卷。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安部、四川省委省政府都对这建国以来首例高考试卷被盗案高度关注。为了防止试题进一步外泄,6 月 5 日和 6 日,有关方面对南部县的通讯进行了限制,座机、小灵通手机只能拨打本县座机、小灵通,手机通话也在警方的监控之中。外地拨打南部县的座机和小灵通则是空号。
8 月 25 日,县人民法院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 7 年。南部县招办主任王成林等 4 人涉嫌玩忽职守被撤职、开除党籍,并分别判处有期徒刑 2 年、缓刑 3 年和有期徒刑 3 年、缓刑 4 年。
高考前的计谋
高考作弊是为了增加卷面分数,但部分人群的高考分数并不简单由卷面分组成,如何凭借体育、竞赛等成绩加分成为部分家长“努力”的另一方向。另外,通过“高考移民”可以为考生增加许多胜算,享受地区高考红利,灰色地带依旧有很大操作空间。
2004 年西安“批量制造”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
2004 年,《南方周末》报道称,当年全市 616 名申请二级运动员加分的考生中,只有 196 人是名副其实的国家二级运动员。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阶段如果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可获加 20 分的奖励。所有家长和老师都守口如瓶,无法查明证书造假。2010 年,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上,替跑、选手一人携带多枚计时芯片的情况频出,多数为求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经查证, 31 名参与作弊的高中生成绩被取消。
2013 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表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体育部门审核考生的证明材料,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统一测试须全程录像,测试成绩定点公示等要求,为此,这次各地制定的体育特长生加分方案,均严格划定了测试范围,明确测试标准,并保证测试过程透明,以有效保障教育公平的推进。此后,各地加分政策不断收紧、“瘦身”,对加分细则做出明确规定。
2009 年贵州“高考移民”第一案
2009 年 11 月,清镇市远洋中学教师徐某联系村主任王某,为河南籍学生郭某办理了移民高考,并索要了 5 万元。郭某冒名顶替已经死亡的李某报名参加高考,在高考中被公安机关查获,由此牵出了贵州买卖国家证件第一案。清镇市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了此案并当庭宣判,9 名被告非法买卖户籍,构成买卖国家证件罪,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权益,其中 7 人被判处四年以下有期徒刑。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各省市之间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巨大差异,以及高考户籍制度的限制等多重原因,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就开始出现“高考移民”现象,90 年代之后这一现象开始愈演愈烈。2015 年内蒙古共清退 1465 名“高考移民”部分为党员干部子女。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相继出台有关“高考移民”的政策通知,但只疏不导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考移民”甚至已经下沉至“中考移民”。
结语
2008 年,全国高考考试期间违规人数共 2645 人,占考生总人数的 2.6%,高考违规率近十年来首次降低到万分之三以下。今年根据已经公布的高考作弊人数显示,山东 52 人、新疆 14 人、已知湖北 1 人。相对而言,高考已经是国内最为严格的考试之一,除了高考之外的考场上,或许还有更多有侥幸心理的考生隐匿在人群中。考场能舞弊,人生又岂能舞弊。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