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升学名校成为焦点,各地之间名校录取率的差距,让不少人心中意难平。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指向缩小名校省际录取率差距,建议按照各地高考生人数分配名校名额。
理想状态下的名校资源,应该由各地考生公平分享。那么,比如人数过百万的河南考生,能够更多实现名校梦吗?
建议
高等教育领域,向来是全国两会上备受关注的教育议题。由于很多高校书记、校长、教授身为全国代表、委员,也就不乏高教领域热门的建议。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提出建议,教育部直属高校应按各省区市高考人数分配招生指标。
一方面,河南是人口大省、高考生源大省,但仅有河南大学、郑州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难以很好地承载百万学子的“名校梦”。
另一方面,省外“双一流”高校,尤其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在河南投放招生计划较少,与优秀河南考生上好大学的迫切需求存在较大矛盾。
如果光从大学录取率和本科录取率来看,各省市的差别没那么大,不过名校尤其是985、211高校的录取率,省际差距最高可达5倍。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招生计划的制定工作总体考虑“五个确保”,其中之一就是“确保省际录取率差距进一步缩小”。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缩小高考录取率省际差距,保证高考录取率的省际公平,同时也要促进诸如“双一流”、985、211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省际公平。
各地考生考入名校的机会存在差异,已经是一个长期争议话题,按照各地人口、考生人数分配名校名额,成为建议之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教授钟茂初建议,凡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高校及学科,该高校及学科相关专业在各省市区的招生名额,应与各省市区当年的应届考生比例大体相当。
鉴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自主确定建设学科的特殊地位,这两所高校所有专业在各省市区的招生名额,应与各省市区当年的应届考生比例大体相当。
代表、委员接连提出相似的热议建议,引发公众再度关注缩小名校省际录取率差距的可能性。
公平
当前的高校录取率,不完全以各地人口和考生数量为标准,差异的形成也有其历史原因。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高校录取率的差异来自计划招生体制,从1952年实行统一招生以后,就伴生一个名词叫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是每个年度政府分派给各个地方的,由于当时各个地方的教育发展状况、报名人数、考生水平不一样,所以分配的时候就存在差距。随着时间推移,如今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普及化,跟原来的计划体制存在着差异,而这个变化没有在计划当中体现出来,就导致现在的争议。
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最大的历史原因是由各省市本地所拥有的名校数量多少决定的,在参加高考人数一定的条件下,本省市所拥有的名校越多,对本地生源招生计划越多,名校录取率自然就越高。
随着国家的发展,全国重点大学规模也在逐渐壮大。1954年有6所全国性重点大学,1959年有16所,1960年有64所,1963年有68所,1978年有88所,1981年有99所,直至1998年39所“985工程”高校和112所“211工程”高校,2022年147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不过,名校数量在增加,各省市拥有名校数量是不均衡的。比如2020年拥有3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北京,高考生才4.92万人,而河南115.6万的高考生只拥有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
于是,按高考人数来配置重点院校各省录取指标,不少公众认为合乎情理。
以河南、广东两省为例。河南省一直是人口大省,户籍与常住人口数稳居全国前列。广东经济发达,是人口流入大省。不过,名校在河南、广东两省的录取率并不突出。
储朝晖认为,来自河南、广东的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议,有从区域本位考虑的立场,无法成为一个系统性的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同区域、学校、家长对教育资源的诉求,本身具有排他性,显然不能够仅仅按照某个地方性的意见来解决全局性的问题。
还有公众认为,全国统一出卷,统一考试,统一划分数线,这样才是最公平的。
储朝晖指出,一张考卷一个分数线,看起来公平,但这只是形式的公平,不是实质的公平。因为不同区域的教育发展水平不一样,所考的分数并不等值。这要依靠高校的专业团队,根据对考生的实际情况判定,衡量他是在什么背景下考的分数,这才是更加公平合理的。
梁挺福认为,表面上看,全国一张卷一条分数线录取,按高考人数来配置重点院校各省录取指标,在推行时并不难。但是这么做,又会引起新的高考录取不公平。
高考无论怎么改革,都很难做到绝对公平。在2001年之前,全国高考一张卷,同样的大学不一样的录取线,同样引起全国家长的争议。
因为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某个大省考生人数众多教育水平相对低下,而某些省市考生人数相对少教育水平相对雄厚,采用这样的录取方式后,考生人数大省被录取的考生数量反而减少。
办法
要缩小名校省际录取率差距,推进高教资源均衡配置,扩大高校自主权,或是较为稳妥的方式。
不久前,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出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一大变化,是要逐步淡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身份色彩,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建设自主权,探索分类特色发展模式。
而随着高招录取逐渐实现不分批次,一二本合并已是大势所趋,还存在三本招生的省市也所剩无几。大学之间的差别,将不再有一二三本之分。
梁挺福认为,不论在新高考改革中逐渐淡化了一批次、二批次院校的录取方式,还是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淡化了建设高校和学科的身份,客观上或多或少能够减少大众对院校身份的关注,也正面引导高校根据自身资源和办学理念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优势核心专业,这样的模式应该是未来高校改革和大学招生录取的发展趋势。
当然,在实际的用人招聘中,依然看重应聘者的毕业院校层次,甚至看第一学历院校。改变光看能力而淡化名校效应的观念,仍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再看办学自主权,其是指高校享有的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学科研等活动的资格和能力,有利于推进高校的办学活力。
储朝晖指出,首先要减少计划招生体制的影响,减少行政部门对高校招生的限制。再者,尽可能让各大高校和考生之间有更多的相互选择的空间,让高校招生团队能够对学生进行专业评价。
一个较为典型的比喻,这就类似牛跟草之间的关系,牛是高校,草是生源。现在的状况是我们把牛关在围栏里,牛只能吃这个围栏里的草,不能够吃其他围栏里的草。然后就出现了有的地方牛在啃地皮,找不到好生源,有些地方牛吃不完很多草,导致不均衡的状况。
基于此,要尽可能地撤除一些限制,让高校和学生相互了解,相互选择。学校的特色与学生的优势潜能相互搭配,更符合高校长久可持续的发展,也更符合学生的切身利益。
当然,实行这样的一些政策会带来新的问题。储朝晖认为,我们不要追求一下子就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也难有这种可能,改革是一个相互调整、互相优化的过程。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作者俞杨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