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的“红与黑”被坑害的市场口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26 19:26:36
导读

高考面前无小事,全社会都在努力保障考生们的考试环境,让他们考出好成绩,进入理想的学校。家长们更是不遗余力,凭“一己之力”推动了高考消费市场的繁荣,他们不仅出手大方,还奇招百出......

高考面前无小事,家长为此奇招百出


每当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虽然参加考试的是考生,但几乎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大家都在密切关注高考动态,网络上“今年高考作文题”、“谁出考场状态”、“考生因戴金属牙套不能进考场”等话题频频冲上热搜,各地方在高考前还会出台各类限制规定,如禁噪音、娱乐场所禁营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等。

 

高考面前无小事,全社会都在努力保障考生们的考试环境,让他们考出好成绩,进入理想的学校。家长们更是不遗余力,凭“一己之力”推动了高考消费市场的繁荣,他们不仅出手大方,还奇招百出。

 

90a4a63a8bb196df0ed347d6a8681ffc.jpg


有粉丝提到,自己高考时,原本无宗教信仰的父母,看学习上已经帮不上什么忙了,便专门去寺庙里祈福许愿,不仅如此,成绩出来那天,父母还拽着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青年的他去寺庙“还愿”,“当被摁着磕了响头后再看向满脸虔诚的父母,倒也有些理解父母这非常规行为背后的希冀。”

 

而此类现象并非个例,据媒体报道,有家长花了一万多块千里迢迢赶去五台山为孩子祈福;还有家长花五千多块营造仪式感,购买高考专用T恤、状元帽等各类高考衍生品;更有家长花钱找机构帮儿子报志愿,最后自己成了报考专家……我们或许很难简单评判家长们这些消费行为的意义,但家长在高考填报志愿上的消费行为,值得我们探讨。

 

高考志愿填报,考生家长的“新刚需”


“三分成绩,七分志愿”,有这样一句话形容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客观地说,这话显然夸张了,毕竟高考分数才是硬道理,才是努力多年后的“临门一脚”,志愿填报只能被称为“锦上添花”。

 

上一代人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大多处理粗糙,很多人仅凭个人喜好和直觉来填报。

 

“我听人说华师不错,感觉我分数应该够得上,所以就报了”,一位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的老师说道。

 

“我高考分数不上不下的,很尴尬,我就第一志愿全填的名校,第二志愿保守一点,按喜好依次填了几个把握很大的学校”,一名毕业五年的老师说道,“其实还挺后悔的,当时有个同学分数比我还低几分,结果他居然进了比我更好的学校,当时也没有人引导,父母也不懂。”

 

近些年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大大提升,教育进入精细化时代,每个环节都备受学生家长关注,而高考志愿填报工作也因为大环境而变得复杂。

 

首先是重点高校的入学竞争依然十分激烈。虽然我国高考录取率在逐年增加,从19774.7%的录取比例,到2018年的81.13%;但是,重点高校的录取名额依然十分有限。有研报显示,2020年全国211大学共计 112所,招生人数在56万左右,录取率为 5.2%985高校共计39所,招生人数在 20万名左右,录取率为 1.9%

 

其次是近几年,多地高考改革新政落地,志愿填报变得更加复杂。每年都会有高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不合理,导致录取不理想,不得不高分低就。

 

并且在很多人看来,高考是人生的分叉路,不同的方向决定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考生家长愿意为填报志愿掏钱,去专门的机构寻求专业咨询服务。

 

考生和家长们对志愿填报的重视值得肯定,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考生每一分的努力都不应该被辜负。但在激增的需求面前,市场却表现得“后知后觉”。

 

市场极力追赶需求,跑姿却“一言难尽”


据企查查数据统计,目前我国在业、存续的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企业共计1529家。从成立时间看,78%的企业成立于近三年,55.4%的企业于去年成立。甚至在高考前一个月,就有301家新企业应运而生,同比增长90.5%

 

从这一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志愿填报咨询这一细分赛道表现积极。但“欲速则不达”,在极力追赶激增的需求时,成熟度不够、机构及规划师良莠不齐等问题,被很多人所诟病。

 

一所面向全国的高考志愿填报辅导机构创始人坦诚,他们在给考生做咨询服务时,“不同的区域(城市)定价不同,不同家庭定价也不同”。

 

1592494022555318.jpeg



不仅如此,随着志愿填报节点临近,咨询价格还会一涨再涨。“高考分数出来后,每两到三天会涨一次价,一直到填报完成都有涨价空间,去年从4600元涨到6000元。一名从业人员说道。

 

定价不透明且无统一标准,对家长而言这或许还算一时之痛,但规划师的错误指导,影响的是孩子的一生。

 

“儿子当年报志愿浪费了20多分,去了一所很不理想的学校,提起这件事,这名家长很是自责,当时觉得填志愿太复杂,自己又不懂,就花了三千多块找机构帮忙填的,结果没想到……”

 

“当时指导老师说‘保上,没录取退款’,我琢磨那应该比较靠谱,后来才知道,他们所说的保上其实是保守填志愿,我儿子过一分线十几分,他们居然建议我们去二本院校。”

 

“我女儿高出一本线二十几分,结果规划师一直劝我们报‘二本院校热门专业’,我们明确想报一本院校,规划师还嫌我们不懂行,说白了就是怕退款,这种为了钱不负责任的行为败坏好感。”

 

与家长的质疑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各大机构在营销时极力塑造的“专业”形象,但记者探究后却发现,很多机构的专业形象难以立足。

 

各大志愿填报咨询机构,在宣传时打出省区市招办、各高校招办的招牌,称其服务团队曾任职于各大招办,对高考志愿填报有深入研究。

 

但有业内人士透露:“招办的牌子都被用滥了,很多‘专家’在招办做后勤或行政工作,也说自己是招办的,并为考生提供咨询。‘数年来潜心研究’‘熟知填报规则’等修饰语言的包装下,其实是一些对志愿填报比较了解的家长。”

 

尽管业内不乏真正有经验的专家,但不少从业人员却是经过简单培训即上岗。资质不足的从业者很难为考生提出有益建议,有时甚至会造成误导,这不仅会败坏这一市场的口碑,更是影响了众多考生的志愿选择。

 

填志愿用英语该怎么说? - Chinadaily.com.cn


疯狂试探的毁誉者,被坑害的市场口碑


为什么这一细分领域会出现这些乱象,目前来看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目前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行业很大程度上处于监管真空地带。不同于教育培训机构需获得教育部门开具的《办学许可证》,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只需要办理《经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即可。从业者也感到迷茫:“到底是教育部门还是市场监管部门来管,目前还不知道。”入行门槛大大降低,吸引了很多不想重投入的入局者。

 

二是目前对从业者的资格能力缺乏统一衡量评价标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示:“缺乏权威的、有信度的行业认证体系和评价体系的话,并没办法区分谁有资格谁没有资格。”一些有经验和能力的从业者很难证明自己的资质,而一些“七天培训上岗”的从业者们,在大力营销包装下骗取家长信任,大赚快钱。

 

第三个原因也是前两个原因催化出来的——部分从业者淡薄的责任感和教育初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被很多人认定为“教育的擦边球”,企业租用地也无需过大,租金成本较低,不需要投入教学教研,时间成本也较低,再加上监管空白和专业度无衡量标准,很多人抱着赚快钱的心入行,对岗位缺乏敬畏之心,对学生缺乏责任感。这些行为坑害的是这个赛道,坑害的是真正将这一工作当事业的人。

 

有从业者表示:“事实上,我们希望被监管,希望行业能够健康发展。”

 

每年高考结束,各大媒体都会“旧事新题”,报道志愿填报咨询中的各类乱象,也不断有官媒、专家等站出来,呼吁将志愿填报咨询工作从市场中收回来。

 

客观来看,将志愿填报工作全部收归学校和全部放置市场,都不是最佳方案。这和大家谈到K12教育一样,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性。高考志愿填报其实涉及的是学生的个人职业规划,这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人能力、爱好、自我期待等多维度的个性化特点,更适合市场。

 

任何一个领域,都不乏心怀初心、有责任感、追求质量者。高考志愿填报作为一个细分赛道,拥有着数量庞大的考生用户,是大有可为的,赛道目前处于发展起步期,希望大家能怀敬畏之心,秉持着高度责任感,实事求是地为广大考生提供志愿填报咨询和规划服务,每一个前来咨询的考生,都是一个未来满怀期待的年轻生命,其背后更是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和一家人的殷切盼望。

 

一个健康的赛道才能被社会广泛认可并予以存在,一家健康的机构才能走得更稳、更远,为学生群体做服务的行业,都不可忘却初心。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高考志愿填报市场的“红与黑”被坑害的市场口碑链接:http://www.esxun.cn/news/13451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