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正文

为什么中国式家长的焦虑毫无意义?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22 15:28:54
导读

学习成绩、才艺比拼,再加上朋友圈内盛行的聊娃晒娃……家长们恨不得卷起袖子替娃把所有的事情操办完。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焦虑呢?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谬误,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太累。试试看,能不能把你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

学习成绩、才艺比拼,再加上朋友圈内盛行的聊娃晒娃……

家长们恨不得卷起袖子替娃把所有的事情操办完。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焦虑呢?

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谬误,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太累。

试试看,能不能把你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

我们的孩子,都是一只薛定谔的狗。

虽然做父母的总是忍不住想象孩子的未来,但在无限多的可能性中,孩子到底会有怎样的人生,是你无法决定的。

无论你怎样焦虑,都不可能消除生命成长的不确定性。


01

01 你眼中的老虎,也许只是野猫


很多父母都处于过度焦虑的状态。

孩子只不过是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好,就头皮发麻:

“完了,看来他没有数学天分,以后小升初、中考、高考可怎么办呢?


数学是高考必考的科目,看来他上不了好大学了。


上不了好大学,一辈子不就完了吗?”

然后半夜披衣起床。

上网搜索提高孩子数学成绩的方法,第二天一早,又到处打听哪里有好的数学培训班,晚上就带着孩子去交钱报名了。

还有些父母,好像如果没有事情可以焦虑就活不下去似的。

先是焦虑孩子说话晚,孩子会说话了,又焦虑孩子没礼貌、乱打人;

孩子不打人了,又开始焦虑孩子学不会拼写;

孩子会拼写了,又焦虑孩子在班上不主动发言……

总之,前面的焦虑刚消失,后面的焦虑便接踵而至。

焦虑有益还是有害,关键在于度——焦虑程度要与事情的危险程度相匹配。

老虎会吃了你,非常危险;

狐狸会吃你家的鸡,使你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野猫会偷你家的鱼,当然也是一种财产损失,但你辛苦一点儿,多打点儿鱼回来就弥补了。

面对这三种危险,你的焦虑水平应该和它们对你造成的威胁相匹配:

对老虎产生的焦虑最多,狐狸次之,野猫最少。

我刚到美国时,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有位女生给在国内的父母写信说:

“爸爸妈妈,我在美国一切都好,最近还交了男朋友。


他虽然只是初中毕业,没有工作,但是没关系,我向同学借钱给他用,因为真爱是无价的。


他比我大19岁,对我就像对女儿一样疼爱,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他有时候不开心了会打我,但我不会怪他的,因为总是我先惹他生气的。


他有很多爱好,比如滑雪。我们上周一起去滑雪,他把我拉上了黑道,我把两条腿都摔断了。


所以,我现在是躺在医院里给你们写这封信......


好了,其实前面说的都没有发生,我在美国一切都好,没有交男朋友,身体也很好,只是这学期有一门功课没有及格。”

显然,这位女生是怕父母对她有门功课不及格大发雷霆或者过于担心,虚构了前面那些更糟糕的场景,先吓父母一下,等到父母担心到了极点才说出她遇到的真正的问题。

这时她的父母肯定已经发现,功课不及格这个以前他们非常担心的问题(野猫级别),与女儿生命有危险、摔断了两条腿、被老男人骗相比(老虎级别),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属于老虎级别,比如,那些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乃至威胁孩子生命的重大疾病和意外事故;

有的属于狐狸级别,虽然不致命,但可能显著影响孩子的未来,比如道德品质、社交障碍、学习障碍等。

而大多数问题,只属于野猫级别,从长远看并不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

比如一次考试没考好,对你安排的兴趣班没有兴趣,和其他孩子在操场上打了一架。

遇到老虎级别的问题,你就应该整夜睡不着觉、心急如焚,想尽一切办法全力解决。

遇到狐狸级别的问题,你就应该高度重视、仔细研究,一步一步认真解决。

遇到那些野猫级别的问题,你当然也要应对,但完全没必要彻夜不眠、大动干戈。

如果你对一些影响不大、可以逆转或者大幅减轻后果的问题焦虑不已,好像生死攸关、前途命运在此一举。

这些过度焦虑,就是自找的。

02


02 焦虑太多,当心变蠢


过度焦虑让你使用过多的资源去解决一个次要问题,从长远看得不偿失。

我下面举三个例子,都是人在过度焦虑的状态下犯的简单错误。

1. 低估选择的机会成本

我儿子今年6岁,家长们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给孩子报什么辅导班。

“6岁之前是学外语的第一敏感期,必须要早点儿开始啊。听说× ×培训机  构的外教不错,一起报吧。”


“现在小学都有要求,人学时必须认识100个字,会做10以内的加减法。幼小衔接必须要做啊,一起拼个班吧。”


“奥数要从娃娃抓起,将来小升初的时候可以加分。孩子如果能在奥数比赛中获奖,所有牛校(顶尖的重点学校)都抢着要。去报一个吧。”

这时,我一般都是使大家扫兴的那个,这个也不报,那个也不学。

于是,就有家长来劝我:

“孩子反正有时间,闲着也是闲着,多学点东西,艺多不压身,又不损失什么,对不对?”

还真不对!孩子损失了其他选择的机会,付出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要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一般来说,成年人哪怕不知道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在做选择时也会本能地考虑机会成本。

比如,有人追求你,你会想一想其他潜在的追求者,把他们细细比较一番;

你去找工作,收到一家公司的offer,还要再等等,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公司想聘用你;

更不用说如果你投资,无论是买股票还是买房子,你都知道,这笔钱买了这个股票或者这套房子,就不能买那个股票或者那套房子,所以必须谨慎选择。

可是一到育儿这件事上,父母就没那么理性了。

英语、识字、数学,哪个不重要?

还有手工(锻炼动手能力)、钢琴(接受音乐熏陶,还顺便提升数学能力)、少儿编程(那可是未来最重要的技能)……不都应该学吗?

可你想过没有,对孩子成长有益的东西很多,但孩子的时间有限。

在有限的时间里,什么是最重要的?

父母的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那些能量化的知识上,比如英语单词量、识字量、数学题,而忽视了那些无法量化的能力的培养,比如自主性、社交能力、创造力等。

但是从长远看,决定孩子一生成就的到底是什么?

自主性、社交能力、创造力的作用,至少不比书本知识和考试能力的作用小,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时间和机会。

孩子本来可以用上辅导班的时间自由玩耍,家长眼中的“瞎玩”,其实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除了可以培养孩子的探索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能锻炼孩子自主选择的能力,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做决定。

如果一个孩子整天被家长安排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又要听老师指挥,怎么可能发展出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呢?

如果孩子用这些时间在操场上、公园里和小伙伴一起瞎玩,那就更好了,既可以锻炼社交能力,又可以提高身体素质。

哪怕就是发呆,也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在静修创造力,因为人发呆时大脑并不是关机休息了,而是启动了“默认模式网络”,这个“网络”正是创造力的来源。

对孩子未来的过度焦虑,使家长对各种机会的实际成本和真实收益无法做出理性判断。

为什么家长在投资、求职的时候都能考虑机会成本,一到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就对各种“能力提升机会”丧失了抵抗力,忽略了机会成本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对孩子未来的过度焦虑,使他们对各种机会的实际成本和真实收益无法做出理性判断。

2. 容易以偏概全,乱下结论

我儿子上幼儿同时,一位同班小朋友的家长对我说:

“我也想按照你讲的方法育儿,可是不行啊。我家孩子太差了,没有一点儿竞争力,不给他补课怎么行呢?”

这个小朋友我也认识——非常活泼可爱,我很奇怪她的家长为何会说她太差:

“她怎么太差了?我觉得不比别人差啊。”

这位家长掏出手机,一边说一边划拉着手机屏幕给我看。

“你看看,这是她们班一个孩子画的画,多生动!我们家孩子现在只会画圈圈!


这是她们班一个孩子写的日记,人家孩子都会写这么多字了,可我家孩子现在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还有这个视频,你听听,和她一起学钢琴的孩子弹的,才5岁巳经弹得这么好了。


我家孩子呢?一叫她上钢琴课就像要杀了她似的!”


“你说的好像不是同一个孩子吧?


你让自己的孩子和画画最好的孩子比画画,写字最好的孩子比写字,弹钢琴最好的孩子比弹钢琴,当然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行啦。”


“不这么比还怎么比?!难道和不会画画的比画画、不会写字的比写字、不会弹钢琴的比弹钢琴吗?那不成了阿Q了吗?”


“当然不能那么比,你得和大部分人比啊。”

这位家长就是犯了取样偏差的错误,也就是以偏概全。

她在找老公时,不会拿自己的老公和首富比财富、和演员比相貌、和爱因斯坦比智商、和C罗比身材,因为理智的人都知道,那不代表平均水平。

但有了微信之后就不同了。

在班级群里发孩子画的,肯定是那些画画特别好的孩子的家长。

如果一个班40个学生,有4个家长发了,那也才占班级人数的10%,但是你一天看到4个孩子画的很漂亮的画,还能沉得住气吗?

要知道,这不是艺术学校那些遥远的天才们画的画,都是孩子的同班同学啊。

这时候,你早忘了那只是班上画得最好的10%的尖子,而错把它当成是全班的平均水平了。

更糟糕的是,父母还特别容易把不同孩子的优点集合到一起,成为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是一个和梦中情人、白马王子一样,虚构出来的人物。

你在买车时不会要求既要有德国车的安全,又要有日本车的省油,还要有美国车的宽敞,最后还得是国产车的价格。

但到一说到孩子,却理直气壮地今天拿他的成绩和班级第一比,明天拿他的身体和运动尖子比,后天拿他的情绪和“乖”孩子们比。

要知道,这世界上除了“我的孩子”,就全是“别人家的孩子”,这相当于要让孩子一个人打赢全世界。

这公平吗?孩子受得了吗?

这也是取样偏差的错误,把虚构出来的人物当成了真正的样本。

这些错误,你在找老公或者买车的时候不会犯,为什么在孩子身上就会犯呢?

因为你太焦虑了,过于担心那些“素质”、指标对孩子的影响。

当你对孩子的未来过度焦虑时,会反复检查孩子的各项指标,宁可往上比过了头,也不能往下比松了劲。

但这些指标并不会决定孩子的生死,大部分指标甚至都不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重大影响。

这样不客观、不准确的比较,只会让你过多地注意那些其实根本没那么重要的事情,给孩子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对孩子的成长毫无裨益。

3. 焦虑接着焦虑,没完没了

在我儿子的小学家长会上,校方请家长谈谈最关心的问题。

一年级学生的家长说

“我们孩子刚入学,特别担心幼小衔接问题。

孩子以前散漫惯了,能不能适应小学的节奏?

我看到孩子每天那么早就要起床,中午还没有午睡,很担心他的小身板扛不住啊。”

二年级学生的家长说

“哎呀,这些问题你不用担心,孩子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作息习惯调整一下就好了。

你倒是要注意孩子跟其他小朋友的相处,我觉得这才是小学阶段最大的挑战。

大家在一起六年,要是班级气氛不友好,有排挤、欺凌的现象,那可怎么办?”

三四年级学生的家长说

“你们这些都是小问题啦,一二年级有什么好担心的?

好好玩就行了。到了三四年级,学业开始加重,你才知道家长不好当啊。

孩子的成绩在班里不理想,我们都得检讨自己哪儿做得不对,怎么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

五六年级学生的家长说

“你们这些都是浮云,小升初才是关键啊。孩子上不了好初中,那好高中也没有希望,更不用说好大学了,以后一辈子就都毁了。

为了孩子上初中这事,我们都好几个晚上睡不着了。”

我听了一点儿都不奇怪,因为从孩子生下来那天起,我就习惯于周围家长这样的谈话模式了。

两岁宝宝的家长会指导1岁宝宝的家长说:

“别担心他走路的问题,我以前也担心,我们家孩子到15个月才会走路,但现在跑得跟其他孩子一样快!

你要注意的是语言,不要以为他听不懂,要多和他说话,不然到了两岁他的语言能力就滞后了。”

4岁宝宝的家长则会对3岁宝宝的家长说:

“害羞?不敢和其他孩子玩?

这都不算问题!到了4岁,孩子自然就敢了。

我就是孩子3岁的时候太担心了,催得太紧了,逼着孩子和其他孩子玩,你看他现在,被别人欺负了都不知道生气,还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哎呀愁死我了!”

最有意思的是,这有时是同一个家长。

她在孩子1岁时担心走路走不好,2岁时担心说话说得晚,3岁时担心害羞、没朋友,4岁时担心懦弱、被欺负,小学一二年级担心不适应,三四年级担心成绩跟不上,五六年级担心上不了好初中……

前面的问题顺利解决了,她不是反思自己为何如此焦虑:

“这个问题看起来没有那么可怕,为什么我当初那么担心呢?”

而是立刻扑向下一个问题继续焦虑。

这是过度焦虑者的一个典型特点,焦虑不随着问题的消失而消失。

有老虎的时候焦虑老虎,没有老虎的时候把野猫想象成老虎继续焦虑。

如果你在工作中一再判断出错,却从来不査找原因,继续原来的判断模式,老板恐怕早就找你谈话了,但在育儿过程中你却理所当然地一贯判断失误。

为什么会这样呢?

也许就是过度的焦虑,让你迅速忘记了这些错误,而是把注意力又迅速转向地平线上浮现的下一个危险。



03 你的孩子,都是“薛定谔的狗”


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也许成为销售狗、程序狗、护士狗,也许成为科研狗、培训狗、创业狗。

他们逐步经历过高中狗、大学狗、考研狗,有些是生物狗、化学狗,有些是历史狗、漫画狗,都要做一段时间的单身狗,大部分会变成养家狗。

如果幸运的话,都是房贷狗……

但是,你的孩子会到底成为哪款狗,你也不知道,就像薛定谔的猫。

当孩子呱呱落地时,一无所知,一无所能,怎么就慢慢长成了那个淘气鬼?

怎么就在脑子里装进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

怎么就变成了一个稳重、负责、努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我经常觉得,如果有谁声称明白了育儿,那他一定不明白。

薛定谔的狗,就是育儿中最神奇的一点——

你的孩子有无限的可能性,成为各种狗。

也就是说,你有孩子现在是各种狗态的叠加。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他身上那无限多种狗态,每天都会坍缩无限多倍。

最终,他只会成为一种狗(当然,他也可能成为一条斜杠狗)。

以上翻译成人话就是:

你的孩子有无限多种可能的人生,但这各种可能性每天都在降维、合并,最后在现实中,他只会走一条人生之路。

童年期的孩子,就像微观粒子一样,在本质上就是不确定的。

这个不确定性,当然会引起你的焦虑,这无可厚非。

可是请不要忘了,你要面对的问题,只是一个薛定谔的狗,而不是薛定谔的猫。

薛定谔的猫要面对的,是生死问题。

孩子得了重病,或者吸毒、加入黑社会,这时候不确定的是他能不能正常地活下去,你应该焦虑得日夜睡不着觉。

薛定谔的狗要面对的,只是方向问题。

他究竟是学文科还是学理科?

一个男孩子,不喜欢金融、计算机,却喜欢画画、读书怎么办?

这些问题都不影响他人生的本质。

文科狗和理科狗,也许一类狗比另一类狗的前途更远大,可哪类狗都可以活出精彩人生;

金融狗、IT狗和美术狗、编辑狗,统计数字能显示哪一类狗能吃到更多的肉骨头,可每一种职业都可以带来乐趣和成就感。

哪一种更好?真的很难讲。

也许在你的眼中,猎犬就是比哈巴狗好,黑狗就是比白狗好,可是你的狗宝宝也许不这么想。

也许到最后你会发现,无论哪一种人生,都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欢乐。

这些选择,远没有你想象得那么沉重。

更何况,不管你怎样焦虑,你都不可能消除生命成长的不确定性。

人类的观测并不能决定粒子在哪里,你的教养也不能完全决定孩子的未来。

那么,为什么不拥抱这个不确定性呢?

以前那些不可能存在的机会,正在源源不断地涌现。

孩子做的事情,只要有一千个人喜欢,每个人每年愿意付五百元购买他的服务,他就能过上很好的日子,而在互联网时代,找到一千个人一点儿也不困难。

所以,请放手让孩子去做一只薛定谔的狗。

让他去体验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惊奇,让他去感受在不断地试错与校正中完善自我的骄傲。

每一次体验,都是无限多种可能性的一次探索。

既然无法预设孩子的未来,那就用开放的心态拥抱这个不确定的未来吧。

你失去的是担心孩子偏离你设计的人生之路的焦虑,得到的将是孩子自己开创未来的惊喜。

当我们能够放下焦虑,心态平和,也许,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最有益的帮助。

父母的成长,是孩子与世界之间的桥梁。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什么中国式家长的焦虑毫无意义?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链接:http://www.esxun.cn/news/13139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