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整状态才能高效进行第三轮复习?
当进入高考第三轮复习阶段时,意味着进入到高考应试竞技状态的阶段。同时也宣告以刷题为主的消耗战阶段结束。那么该怎样调整状态迎接第三轮复习呢?
1、学习效率最大化
学习不能是消耗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果是衡量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讲求效率不仅是将时间的分配和安排更趋于合理,还要明确取舍,将复习的效果最大化。根据自己的复习状况和排名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题进行实战模拟。放弃自己力所不及的题目,狠抓基础,减少为难题而浪费的时间。
2、科学管理学习时间
自主复习阶段,将零散的知识整合,提升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学科综合能力。同学们为了使自己保持紧张的学习状态,都制订周密的复习计划,为了达到抢时间争速度的目的,不顾可操作性地将每天安排得满满的,在执行中一旦无法按时完成,则会产生焦虑情绪,精力无法集中,影响复习效果。
计划制订宜粗不宜细,要有弹性。将一天划分为三个阶段:上午8:00—11:30,下午2:00—5:30,晚上7:30—11:00,每个时段复习一个学科。中间的空余时间则可以完成在标准时段没有完成的任务。
3、以“积极休息”为自己储备高考能量
优先保证休息睡眠时间,避免疲劳作战。许多学生在备考阶段作息时间出现了混乱,有的考生担心这样不规范的作息会影响考试,有的家长则要求孩子强行改变作息。无论现行作息是怎样的,只有一个考查标准,在高考时段你的精力是不是充沛。如果上午9:00—11:30,下午3:00—5:00精神很好,就无须改变。但如果考生在这两个时段昏昏沉沉则一定要改,因为无论你复习得多么充分,如果临场不能很好发挥,一切就都没有了意义。
4、梳理知识和做题热身相结合
此时梳理知识和做题热身同样重要。一味做题,忽略回归教材整合知识,对知识没有整体的把握,容易造成就题论题,对自己的实力没有明确的全面的估计,一旦遇到困难,则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容易造成考试焦虑,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此时一味看教材而不做题,则缺乏临场感,做题效率不高,俗称“手生”。所以此时的复习要梳理知识和做题热身相结合。
高考前一周,如果能够保证每天做一套质量有保证的试题对保持应试状态是大有好处的。完全脱离备考状态是“消极休息”,导致考生高考时没有了题感,不成功是在预料之中的。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