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是知易行难,也有人认为是知难行易。说到知和行,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陶行知先生的名字。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陶行知先生的名字,本来是陶知行,他或者先以为知易行难,注重在行,故取名先知后行,后又以为知难行易,注重在知,故改名先行后知,究竟他的意思,确是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他把知、二字颠之倒之,似乎表示他对于知行的看法,先后总有不同。”
你是怎样看待“知”和“行”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知难行易,难在索未知
2.知易行难,难在坚守
3.坐而议,何如起来行
4.耳闻目见,不如足践
5.学用相长,知行合一
6.以知促行,以行促知
7.提高精神追求,自觉行动实践
【精选范文】
知行合一,以至千里
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向来说法各异。陶行知先生改名之事,说明他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纠结。但是不是名字最后尘埃落定,就说明陶行知先生认为行难知易,也未可知。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知,可算作理论的范畴;行,自然是实践的方面了。王阳明曾经说过,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诚然,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简引材料,亮观点)
那些认为知易行难的,大概觉得理论毕竟是相对固定的,而实践过程中会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变故,以不变应万变,难以成事。就像赵括之徒,所知军事理论不可谓不多也,一旦到了战场上,却难以施展了,于是落了个惨败的下场。那些认为知难行易的,或许觉得摸索出某些技术、规律,就可以指导相应的行动,而不至于打盲目之仗吧,就像那在出故障的机器上划一道线就要万元报酬的工程师所言,画一道线1元,知道在哪划线值999元。(简析论材料)
无论哪种说法,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知和行都应是形影不离的。只有知,难付诸行,知便成为了一纸空谈 ;只有行,缺了知的指引,行不过是冒失莽撞。
老人们常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以自己固有的经验去指导年轻人。殊不知,经验是死的,形势是活的。而且你的经验不见得适用于别人。小马过河,小松鼠说河水太深;老黄牛说河水太浅。它们说的都是自己的人生经验,但是,对于小马而言,并不完全适用。小马自己走过后,才知道,水既不像小松鼠说的那样深,也不像老黄牛说的那样浅。
所以,知,某种程度上可以指导行,但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决定行;行,对知也是一种验证和促进。两者相依相存,彼此成就。
无论是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还是屠呦呦团队发现茼蒿素;无论是航天工业,还是高铁建设;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一国两制。不都是知和行携手共进,一起创造的辉煌吗?(用关联词,强逻辑)
如果不是割裂了知和行的关系,我们的几次反围剿怎能惨败;如果不是割裂了知和行的关系,刻舟求剑者怎能最终劳而无获;如果不是割裂了知和行的关系,河中石兽的打捞怎能费尽周折……(假设、排比)
缺了知,行难致远;缺了行,知难成真。让我们携手知和行,创造更多的辉煌吧。(照应开头)
02 时代青年,知行合一
千百年来,我们从未停止对“知”和“行”的追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儒家先哲的思考,“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是心学大家王阳明的回答。立于时代潮头,我则以为,青年当在求知中笃行,在践行中获知。
《中庸》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所谓“知”,便是对知识的追求,是不断叩问,不断思考,不断学习;所谓“行”,则是投身社会实践,敢于尝试,大胆探索。只有求知和实践的结合,才是新时代青年的应有之姿。
“知者行之始”,知识的获得,是行动的根基,从理论上指导行动的方向。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正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李大钊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国古老的医学知识,给了屠呦呦关键启发,由此找到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最终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素提取物。科学正确的理论知识,为行之有效的实践提供了前提条件。
“行者知之成”,脚踏实地,躬身实践,所学所知才能为我们所用,空中楼阁才能落地成楼。每天起床,袁隆平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田边“打卡”,正是因为一辈子躬耕田野,用自己的双手拨开每一株水稻,他才能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才能纠正水稻不能杂交的错误认知,最终获得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天宫”升天、“蛟龙”入海,“天眼”放眼太空、“嫦娥”探秘月背……一个个科技创造的实现,都离不开一代代科学家对理论的运用和实施,正是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在日以继夜的实验中,浩繁而枯燥的理论知识才能创造出一个个中国奇迹。行动才能验证知识的真伪,在实践中方能结出真知的果实。
当然,知与行并非是孰前孰后的关系,认识——实践——认识,本身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认识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实践提升认知,又受认识的影响。建设新中国的理论,来自马克思主义的源头活水;而摸着石头过河的建设实践,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形成了新时代建设的思想。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才是知和行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今,我们站立在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中国号”巨轮上,肩负着更加艰巨的民族任务和使命,这就更加需要我们思考如何才能真正践行知行合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立鸿鹄志、求真学问,这是我们对“知”的不断追寻。“明辨之,笃行之”,做奋斗者,练真本领,这是我们对“行”的孜孜以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让我们乘着时代的东风,博学之,笃行之,做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03 知于学,成于行
《中庸》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道理很浅显,喜欢学习就接近智慧,努力实践就接近仁。对于求学之人,第一要义便是去学去努力,然后到达知者的阶段。也许山重水复,也许坎坷荆棘,继续学下去,总有柳暗花明的春光。
所以我认为,对于新时代的新青年来说,知于学,成于行,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传习录》有云:“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道懂得只是做事的前提,实践才是目的,这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本就处在信息化数字时代,知识日新月异呈现井喷式发展,获取海量知识的途径愈加多元。每个人都有机会做一个饱学之士,但这不是生命的最终意义,而是行动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袁隆平只在实验室里胚胎育种,而不去行走在田间地头,那么“稻下乘凉,天下无饥”就永远只是美梦;如果张桂梅只是发文呼吁,口头号召,而不是去贫困地区挨家挨户劝说游说,切实免除一切费用,华高女中的奇迹将无法创造。尽己之知,勇于践行,终将有成。
《礼记》中从“博学”开始,以“笃行”终结,呈现的正是学而有知,行而有成的过程,也是把知识化为实践,理想走进现实的过程。北师大硕士黄文秀借力自身学识,把沙糖桔种植技术带入百坭村,将整村人拖出贫困的泥沼。耶鲁高材生秦玥飞,更是把“唐吉诃德式”的理想信念化为扎根农村的行动,“黑土麦田”公益计划更是让乡村扶贫实现手牵手共联。地上满是六便士,他抬头看到了月亮。这便是《中庸》所说的“力行近乎仁”了吧?
习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带领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征程,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壮举,哪一项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化为行动指南?哪一项不是从好学到力行的典范。每一个五年计划,乃至于百年计划,哪一个不是有条不紊完美收官。“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骨髓的道理。知然后行,行然后成,诚不我欺。
当下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两个百年的交汇点上,十四五规划的开官之年,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正在征程。大洋彼岸的“MAGA”从口号到运动,却没有看到行动;某东南亚大国动辄叫嚣成为亚洲第一,却屡屡成为世界笑柄。究其根本,就是无法将计划落实到行动,做不到知行合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大鹏尚且有知又有行,作为奋进时代的后浪,更要长风破浪,直挂云帆,在时代的大潮中奋楫前行,在蓝图上尽展宏图。
【思路解析】
这是一道思辨性作文。
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知”和“行”。所谓“行”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的过程,包括对“知”的运用,是在已知的道理或者经验的指导下进行的;所谓“知”是指对“行”的认识,解决做什么,为什么做和怎样做的问题,更多的是探索未知领域。“知”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结果,“行”就是一个过程。所谓“知难行易”,是在知识认知方面,侧重对各种知识、规律、方法、方向等要真正了解和认识不那么容易,想要创新有时候会格外困难,因为创造知识比运用知识更难,探索方法比运用方法更难。掌握了方法、规律、方向等,也就找到了努力的途径,所以行动起来就会容易。“知难行易”与“说容易做起来难”的言行观“风马牛不相及”,切不可混为一谈。所谓“知易行难”,是侧重在坚守道德或者针对已经探索到的方法、规律、方向之后,在真正实践时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坚持到底,这时就需要有勇气、毅力、胆量等作为支撑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其次,这则作文材料除了要搞清楚这两个观点的内涵,还要注意材料后的一句话“如果在‘不知’的基础上‘行’,必定会走很多弯路,容易犯错误,做无用功”,这句话又增强了作文的思辨性,增加了学生的思维含量。这里暗含着“不知”而“行”的不良后果。
再次,针对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就需要考生做出选择并进行合理论证,在论证时不要过于绝对,要体现比较后的理性选择。
2、【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行有所止,言有所界,边界是个体成长的保护墙,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也有人认为:“融而后通,破而后立,要敢于打破边界、多向融合,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本题为任务驱动类作文。情境设置聚焦对“边界”的讨论。题目从两个角度界定边界的含义:“行有所止,言有所界,边界是个体成长的保护墙,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这是从个人修养和个体成长——做人的角度来谈边界;“融而后通,破而后立,要敢于打破边界、多向融合,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是融合的问题。两个观点看似对立,其实并不矛盾。考生要针对此谈谈自己对“边界”与“融合”的思考。
2. 典型任务的限制。本题的任务比较简单,限制性条件不多,能给考生灵活操作的空间。引导语“对此,你怎么看?”“此”即是题目中的两种看法,考生不管赞同还是质疑,都不得更换情境中对“边界”的界定。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题目更强调考生对“边界”的理性思考,当然,最好从“边界”与“融合”的角度来写作,应该写成议论文。
3.价值判断的限制。第一种观点中“行有所止,言有所界”指的是“个体成长”和“个人修养”,“打破边界、多向融合”则是指向学习创新,两种观点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生不可置疑。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本题任务设置开放性强,立意上也有许多操作的空间。在立意时,考生可以从三个维度出发,其一是赞成边界感,如立意为:“行有所止,言有所界”“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守好边界,健康成长”;其二是赞成打破边界,如立意为:“莫让边界成为发展的束缚”“融通发展,创造价值”“融而后通,破而后立”;其三,综合立意,即结合观点一与观点二,辩证看待“边界”,如立意为“做人守住边界,做事要打破边界”。
2.联想是开放的。本题联想的层面非常多。就观点一,对于个人修养和个人成长而言,要有“边界意识”,即“规则意识”,在公共场合要规范言行、尊重他人;要保持人与人之间、人与法规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边界;就观点二,不管是个人学习还是国家发展,都要敢于打破边界(壁垒),融合发展。比如世界有了互联网,中国有“互联网+”。
解题:
本作文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思路类似于2021年全国高考上海卷、全国高考浙江卷。题目以“边界”为关键词,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同时也引导考生思考成长中的做人问题,也思考成长和发展中学习创新问题。总体上,本题思辨性极强,讨论话题新颖,既能帮助考生发展思维能力,也能帮助考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守好边界,健康成长。
2.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3.树立边界感,遵守规则。
4.行有所止,言有所界。
5. 多向融合,创造更大价值。
6.打破边界,融合发展。
7.融而后通,破而后立。
8.做人守住边界,做事要打破边界。
偏题立意:
1.莫让世俗成约束。(偷换关键词。)
2.边界感。(泛泛而谈,走向话题。)
范文展示:
01 打破边界,多向融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各国紧密联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必将携手,彼此“互容”,才可“互融”。
诚如海纳百川、川纳百湖一样,我们所追求的“包容型”社会,正是如今开放政策下的“互融型”社会。国家之间互融互通,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相互借鉴、吐故纳新,也为企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可见,彼此的“包容”“互融”必将助力其发展,行稳致远。
那么在这如今时代,我们该何为?这个几世纪前就被荷尔德林提出的诘问跨越漫漫长河,于时光的洪流中仍有警醒世人的力量。或许在不绝回响的历史长河中可以找到答案。
曾几何时,我们顶着“东亚病夫”的帽子,被列强践踏于马蹄之下,却仍洋洋自得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不肯走出国门,亦不肯纳谏从流,如此阻碍融合发展之路,岂不痛哉?唯愿后人哀之而又鉴之,勿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再看如今,博物馆的文物鲜活起来,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融后绽放出了更加绚丽的色彩。《上新了,故宫》刷屏,大胆地启用了与以往不同的形式,融合多元素,使故宫活跃于人们的口口相传之间,让人们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600多岁的故宫越活越年轻的气息。传统文物如此,传统诗歌亦如此。诗言志,歌咏言。《经典咏流传》采用了以歌和诗的方式,将歌与诗紧紧相融,在朗诵中,我们能感受到先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经典永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在这交融的文化形式之中,我们真切地领会到了文化的真正内涵。
所谓“独木难成林,一花难成春”,今天的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并深度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也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可谓发展离不开融合,融合将助推发展。
由国至家,由己及人,我们青年一代要学会融合,敢于创新,承担社会责任,相融更要相容。我们要抓住时代机遇,在各领域广泛融合的大势之下,努力争做前5%的时代领跑者。
千年来风雨同舟,万里内鹏程正举。一人行,是茂林修竹轻摇时的绰约;百人行,是惊涛骇浪过后的彩虹;万人行,是千万民族高歌下的灵动。你我互容,以数万人的壮举奏响时代的最强音,互融——势不可当!打破边界多向融合作文800字:敬畏边界,尽享自由
古往今来,“自由”一直是人人都向往的东西。“不自由,勿宁死”,“自由”可谓是人生的“刚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并没有真正弄清“自由”的涵义,在他们看来,自由就是放任自我的“予取予求”,就是无所顾及的“为所欲为”。
事实上,自由从来不是无边无界的,正如美国诗人金斯伯格所言,“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只有遵守规则、敬畏边界,自由之河才不会泛滥,人们才可以在其中尽情畅游。
说到敬畏边界,首先,我们必须敬畏大自然的边界。
02 守边界以至精神,融边界以得发展
人们常说:“安分守己”。只有认清自己的边界在自己专精领域中潜心研究才能有突破。但“学科交融、融会贯通”。我们又常被教诲需有敢于打破边界的精神。二者看似矛盾,但在我看来实则非也,只有守在边界的同时勇于打破边界,才能获得更大发展。
守边界才得以至精深。现代科学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每日都有着无数新学说的建立与旧学说的崩塌,一个人所有的精力是有限的,其所能拥有的知识也因此是有限的,若将精力分散过广,只会造成所学皆为浅薄;唯有将精力集中于一点,才可能突破粗浅的困境,达到精深的境界,好比掘地,一篓能装之土是有限而固定的,若分散而挖,只能使地下降一毫,而集中于方寸之间,则足以至深,学术亦是如此,故只有认清自己的边界,集中于自己的方寸,才能得以突破至精深。
融边界才可获发展。现代文明的发展使社会分工越发明细,学科之间相互分离,但我们需认识到“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只有联系好一位位各有所长之人,一个个各有所精的领域才可获更大发展,可经由精巧关联,却可形成壮丽的生物圈,一架飞机的起飞背后,是无数学科交叉的成果:飞机引擎的轰鸣,需经由燃料化学的研究;外壳的坚实,需得益于材料科学的相助;机翼的腾飞,需经由空气动力学的测算....粗看之下,断无联系的学科在此融合,一块小小芯片背后,亦是如此,晶体力学,材料科学,量子力学,缺一不可,因而现代科学技术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全然离不开学科间的交融。
因而文明与社会的发展,既不能有单一领域的粗浅,也不能有各个领域的武断分离,欲达二者的统一与和谐,于个人需要秉持钻研精神,认清此边界,努力在各自领域深耕;于集体,则需以包容态度,接纳不同个体的进展,搭好各领域间的桥梁,将彼此相融的边界融于宏观统一和谐的关联之中,集体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个体的发展又离不开集体包容的环境和氛围。
故边界的“守”与“融”并非矛盾,而相辅相成,现代唯美的发展既需要个体的守边界,亦需要集体的融边界,只有当二者相融合,微观宏观达统一之时,才能获得更大突破。
03 打破旧边界,拥抱新世界
现在网上有一个新说法——“走出舒适区”,意思是舒适安逸的生活会消磨人的意志,只有敢于突破边界、超越自我,才能拥抱更加广阔的世界。是啊,许多时候“边界”能给人以安全感、舒适感,就如同孙悟空给唐僧画的那个圈,乖乖地呆在里面,妖魔鬼怪都无法侵犯。但在同时,“边界”也限制了自由,让人失去了进取和发展的可能,循规蹈矩的另一面多半是停滞不前。
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只有打破旧边界,才能拥抱新世界,万事万物的新陈代谢都是如此。
在经济文化领域,只有打破既有边界,充分交流融合,才能长足发展,共创辉煌。
大唐盛世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高峰,与它“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治理理念密不可分。“忆昔开元全盛日……天下朋友皆胶漆”,是时华夷杂处、四方来贺,“三步抬头见胡人”是长安城的生活常态。突厥人哥舒翰官至宰执,日本人阿倍仲麻吕做了玄宗的秘书……所有地域边界、文化壁垒都被打破,多种文明的冲击、交流、融汇贯通,最终成就了繁华似锦的大唐盛世,璀灿夺目的中华文明。
到了晚清,统治者施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坐井观天、妄自尊大,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初兴大潮失之交臂,终于积贫积弱,丧权辱国。
在科学技术领域,只有敢于质疑权威,冲破思想束缚,才能超越前人,革故鼎新。
“水稻没有杂种优势”,这原本是写在教科书上的权威结论,无人敢于质疑。而袁隆平却灵感突发,反其道而行之,开始了他的杂交水稻研究。他的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中国人将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中。试想,如果袁隆平当年迷信权威,不敢突破前人划定的边界,哪会有今天的”杂交水稻之父“?
岂止是在经济、文化、科技领域,世间万物要想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交流融合、吐故纳新。蜷缩在既定边界之内固守一隅,最终必然走向退化、衰亡。“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突破边界、开拓创新才是成事之法、进取之道。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让我们努力打破那些固化的旧边界,拥抱开阔的新世界!
04 筑外之界限,破心之隔阂
自“天地方圆”的认识时期起,人们已意识到,世间万物,总伴随着相应的边界。四海为边,九州为界,纵使浩瀚无穷之宇宙,也会被盖以世“界”笼之。但无论于人于物,都没有绝对理想的无间,绝对清晰的边界。于外于内,惟有筑外之界限,破心之隔阂,才可充分领悟“界”的艺术。
身外之界,隔万千事务,守之,为秩序之道。小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意识,大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意识,大到国与国之间的自我拥有主权。客观存在的事务,总是以界去区分,去维护,以保护其有条不紊地运作。这种必然而必要的界,容不得钻空漏风,需要每一个人的维护。若是如20世纪以来美国的霸权对外之策,便是对边界之意义荒唐的忽视。从自挑战争,私闯国境至贸然驻兵,这些无视边界的行为不仅造成他国损伤混乱,也落得自家人心惶惶,意志不一。可见,外在客观之界,是守护秩序的一份度量,只有筑好了这种界,才谈共处与共进。
内心之界,立自我隔阂,破之,为进步之道。纵然,外之界是事物之边缘,但正是内心的隔界,阻挡了通往自我的光芒。天生失明的博伦.凯勒,看似世界已为她落下了永久的帷幕,这也令幼年的她暴怒无常,但她通过突破内心的屏障,敢于去了解,触之陌生,让外界的温暖,透过了黑障,直达她敞开的内心,成就了自我。有时,外界之障诚然可畏,但阻挡我们迈出脚步的,却是自我的界限。外物虽不能随心所破,但通过扩大自己内心的屏障,外物也会与之同步,便得豁然开朗,遥不可触与触手可及间,往往只有一道薄薄的自我。
破他不若破己之限,筑己不如筑他之界。成败的关键,往往就在于对自界与他界的处理上。一代领袖将军拿破仑,流放回乡再卷土重来,但复仇心切的他只注重了去破敌之阵,却未曾谋求自我战略的突破,终落得再败于己。作茧自缚的末年清朝,只知内争权利,各划区界,却不懂得同心御敌,筑外界之障,终落得国破家亡。无数的事实都在警示着我们,只有筑好了外在秩序之界,才可谈自我发展,也只有突破了自我隔阂之界,才可扩外界之广。绝对的破立边界,只会适得其反。
守好了外在之界,才得有“大庇天下”之安稳,破得了内心隔阂,才可有“天涯若比邻”的广阔。边界的智慧,在外物与自我中,以微妙的平衡,决定着人生的起伏历程。
05 筑修养之屏障,破能力之牢笼
“边界”是一个中性词。在人的成长和生命历程中,与他人相处时设立屏障的边界可以保护自己和善待他人。而在面临瓶颈阻碍、艰难险阻时,打破能力的牢笼边界,我们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在面临以上两种情况时,我们对于边界的处理显得至关重要。
筑修养之屏障。从古至今都有“距离产生美”的说法,所为“距离”,其实也可理解为有限的边界,站在有限的边界以内,才能感到所观事物之美。便如同国画中的山水拨墨图,远观时其雄伟开阔之势,气吞山河之姿,令人大为震撼,但是若越过边界,踌躇于微末的墨迹之中,原来的气势便荡然无存,只留下粗犷的线条印象。于人之交往也是如此,无论是给他人留下良好印象还是希望保留他人给自己留下的美感,都必须注意交往的边界即分寸感。尊重对方的隐私,说话留有余地,随时为他人着想......唯有筑起这样的屏障,我们才能提升自我之修养。
破能力之牢笼。“能力”不光指自身所具有的先天天赋,出身或后天获得的技能、学识,同样也包括我们身处之环境与我们的心境。“舜发于畎庙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曾遇到过瓶颈,抑或环境之艰苦;又抑或遭遇心境煎熬,如著名作家史铁生因前天双腿残疾一度抑郁尝试自杀,但是他克服了心境的桎梏,打破了能力牢笼,最终凭借他与地坛之间的灵魂故事打动了所有读者,激发生命的灿烂。鲁迅先生曾说:“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充满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唯有开辟出道路,打破能力之牢笼,破除心境的魔怔,我们才能达到更卓越的高度。
而屏障和牢笼亦可相互转化。当我们身处为自己设下的屏障原地待命、迷失自我时,“牢笼”亦可成为一道“屏障”,反倒令我们磨砺自身之意志,深耕其中,不必张望与彷徨。当我们过分循规蹈矩,不敢把握难得的际遇,或许“屏障”也会变成困扰我们的思维“牢笼”,只让我们变得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一步。唯有深谙其中之关系,灵活转换自身思想与心境,才可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人生的成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让我们筑修养之屏障,破能力之牢笼,挥舞出自己的精彩。
06 于边界之下打破边界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其中的规矩便是一种边界,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留存下来的对于“礼”的解释,我们从出生开始便生活在无穷的边界中,妥善处理好我们与边界的关系才能便于我们走得更远。而于边界之下寻找打破小边界的勇气方为可取之法。
边界,是我们与外界某一事物、领域或行为的分离。其说可大可小,说小可小;大到法律的限制、自由的范围,小到自身的进步突破与个人的创新思考。它分为有形与无形,人类自会思考对有形边界如栏杆、警戒线的处理。这里更需讨论的是我们与无形边界的关系。
无形的边界没有明确的限制条例,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大边界——“礼”之下。这时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是教人行事的人生准则,是一个不该被打破的边界,它是我们行事自由的最大限度,我们打破小边界的行为都在这个最大边界之下,从古代“发乎情,止乎礼”的行为到尊卑关系的严格划分;从早中晚“三省”请安的礼仪到《礼记》中对“礼”的详细记载。这都体现了“礼”这个大边界于古时的重要性。“礼”体现着一个人的修养,体现对他人的尊重,然则今之众人对礼的诠释造诣淡化,但我们仍应于日常生活中做到举止言行皆有礼有节,不冒犯他人,让这份边界感成为我们最好的修养。
在“礼”的大边界下有无数的小边界,一般情况下,这些小边界是我们的舒适圈,是我们不敢冲破的枷锁,唯有打破这些边界,才能寻见更耀眼的光亮。于过去哥白尼勇敢质疑地心说激起人类对浩渺宇宙的探索,物理界两朵乌云的扫除促进物理大厦的诞生;于现在,故宫博物院的精品文创让传统文化追赶上年轻人的热潮,河南卫视的“七夕奇妙游”使传统文化节日再焕生机。打破舒适圈,需要坚定的勇气与信念,需要创新思考的头脑。我们要学会在不同的时代中寻得合法、合适、合理的冲破小边界的方式,让人生更显意义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在小边界与大边界中于夹缝中生存,大边界是不可打破的行为规范,小边界是力求打破的突破创新。在恰当的分寸与限度下,勇敢去做未曾尝试、未曾突破之事,方为于边界之下打破边界的实质意义。处理好二者的有机联系,方可于现世寻得有价值意义的生存准则。
愿我们于坚定的勇气、创新的思考中伴有“礼”的修养,在边界之中打破边界。
07 边 界
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我们都应守住边界。
每个人需要有自我的边界意识,即使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有边界的。亲情不是占有,而是彼此尊重。父母要给孩子成长空间,让孩子学会成长与独立,不要打着爱与关心的名号干涉孩子的生活。尼采曾说:“要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父母的续集,不是子女的前传,更不是朋友的外传。”足见自我边界对框定自我的重要意义,如若没有自我的边界,没有自我认定的价值观和原则,那么便如孔子口中的“乡愿”一般,成为道德之贼,无思想无立场,与烂泥无异。(引用尼采的话谈自我“边界”意识。)
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我们都应守住边界。
人与人之间亦有边界。每个人拥有自我的边界之后,人与人之间也必定出现界线,而这样的边界往往是个人的底线,神圣不可侵犯,如国界一般。如果缺乏边界的意识,范文大全随意践踏自我与他人边界,哪怕你是皇帝,也要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否则,即使你金城干里,一样叫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粉丝载舟,亦能覆舟。否则,即使你金城干里,一样叫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粉丝追星原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若是分寸感和边界感的缺失,便会在追星的途中迷失自己,越活越逼斥。恰如胡适所言:“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引用胡适的话谈人与人之间应有“边界”意识。)
不光要守住人与人之间的边界,还要守住人与法规间的边界。
走路行车要遵守法规,比如不能闯红灯、酒驾、无证驾驶……只要你越了界,自然有法律来惩罚你,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乱扔垃圾,也会触犯了法律的边界,上海已经出台了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处理规定;公民要依法纳税,范冰冰不依法纳税被巨额罚款;公职人员不可以公车私用,更不可以权谋私,工作日不可中午饮酒;疫情时代,人与人之间有三米的距离,倘若带着病毒乱跑,监狱的大门就向你敞开。即使网络世界也不是法外之地,也是有分寸感和边界感的,网络自由应以守法为前提。(探讨人与法规之间的“边界”。)
人与自然之间也是有边界的。(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边界”。)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斧斤不可入山林。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才回报以干净的水、蔚蓝的天、清新的空气;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入党申请书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才可以永续发展。
行有所止,言有所界,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我们都应守住边界。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