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贾玲回应口红色号的话题,稳稳地挂在了热搜榜的首位。
谁能想到,许久没上热搜的贾玲,这次竟然是以美妆博主的身份?因为在某节目中的唇色引起大家的热议,随后,贾玲大方地分享了自己的口红色号。
结果大家的关注点都跑偏了,原来绝美唇色的秘诀是:嘴唇得出点血。
而话题下面的相关热门,仍然是只要贾玲上热搜,就会重新被搬出来一次的和宋仲基的cp视频,应该没几个人没看过这个吧?
贾玲是出了名的万能cp,凭一己之力,养活了某视频网站诸多博主。
不过拉郎配不是啥新鲜事,为啥就贾玲独领风骚?
网友总结了两条原因:1、胖女孩儿对粉丝构成不了什么威胁。2、高情商带来的“好感滤镜”。
贾玲以前是班花,瘦且漂亮。但是和沈腾是军艺校草一样,大家知道的时候震惊之余,更多的是觉得喜感。
贾玲刚开始做相声演员的时候,是花瓶的角色。大多是在家庭生活中不如意的小媳妇,每天扮地特温柔贤淑,不能大声说话,也不能在舞台上做夸张的角色,偶尔捧两句哏,毫无存在感。那时她看不到希望,也曾想过是不是应该放弃。
几乎没有女孩儿说相声。一方面是行业的特殊性,涉及到家庭、伦理、自嘲等等。作家池莉曾经说过:“说相声经常需要插科打诨、嬉皮笑脸、装疯卖傻,男人们做做,开心、潇洒,是一种风度,女人来做,好了,完全是傻大姐一个。”
另一方面是固有观念,大家不太喜欢女孩儿出来说笑。就像贾玲自己说的那样:“你找男朋友,你会说我希望这个男孩子幽默、孝顺、善良什么的。你不会讲我想找这个女朋友,首先她要有幽默感。”
在这样大环境之下,贾玲知道自己得找一条出路,于是她提出了“酷口相声”。和传统的相声相比,“酷口”更注重表演,更活跃,更搞笑,丰富了舞台表演的空间。《大话捧逗》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而贾玲逐渐发胖的形体,也与“酷口相声”的形式相辅相成,为她的作品增加了更多的喜剧元素。
“花瓶”碎了,贾玲出来了。
但贾玲变胖,倒不完全是为艺术献身。她开玩笑说一直以为自己是偶像派,第一次发胖其实是为了减肥。
贾玲24岁生日的时候,想送自己一个礼物,最后决定送一个两位数字体重的自己。为此,她花了一个月减肥,从125斤减到98斤,结果因为免疫力太差的原因,不光体重反弹了,还浑身过敏。
从那以后,贾玲的身体留下了毛病,如果没有按时吃饭,她的脸上会起红斑。贾玲安慰自己说:“老天爷让我这样,那就吃吧。”
不过虽然嘴上这么说,她的心里还是琢磨过减肥的事儿。但又害怕减了肥,观众会不会不喜欢自己。一来二去,减肥就耽搁了下来。
贾玲自己心里的坎儿是过去了,姐姐贾丹却感到恨铁不成钢。贾玲27岁的时候,除了体重在增加之外,其他的地方仍没有太大起色。
有一天,贾玲在家里上厕所,姐姐在门口看着她,问她这样怎么对得起家里人,一脚把她踹在了地上,爸爸也不敢吱声,最后还是姐夫进来拦了一下。
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姐姐就一直扮演着母亲的角色,为她操着各种心。
贾玲小时候家境贫困,一家四口住在离市里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大山里,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姐姐贾丹带着妹妹学表演,倒不是为了她以后能大红大紫,只是希望妹妹能有个吃饭的手艺。
但是在表演这件事上面,贾玲显然比姐姐更有天赋。她从小就活泼大胆,是个孩子王。经常领着大家一起爬树、掏鸟窝……十二三岁,就和爸爸学开拖拉机,看得妈妈和姐姐心惊胆战。相反,姐姐贾丹性格温柔细腻,也没有贾玲的那股想红的劲儿。
2000年,高中毕业的贾玲来到北京,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经过一轮轮的比试,贾玲败下阵来。但是她没有回湖北老家,选择留在北京当服务员。
第二年,贾玲报考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表演专业,为了保底同时报了相声表演。虽然两个专业都考上了,但是妈妈阴差阳错地给她报错了专业,最终上了冯巩和中戏合作的“相声大专班”。
当时,24岁的姐姐也收到传媒大学的通知书。可惜家里无法同时负担两个孩子的学费,最终姐姐选择留在家里:“两个人都在北京太危险了,家里要有人。”
没想到的是,贾玲才刚入学一个月,妈妈就意外去世了。从此,贾玲的快乐永远都缺了最重要的那一角。
贾玲红了之后,参加了一个综艺节目,导演组想拍点她臭脸、耍大牌的素材。于是在采访环节中,编导拿贾玲的母亲做起了文章,第一句话就是问贾玲的母亲是不是去世了,又不依不饶地问她心里难不难受。
结果贾玲直接回怼:“你妈死了你难受吗?”于是节目效果有了,贾玲被骂了。
事后节目负责人一直在给贾玲道歉,表示可以帮她洗白,但贾玲拒绝了。
虽然姐姐经常开导贾玲,不要总是活在忧伤里,因为妈妈看得见。但彼此都知道,妈妈的去世,是姐妹俩心中永远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毕业后的几年时间里,贾玲的事业一蹶不振,经济上的窘迫更是雪上加霜。当时她租了一个大杂院,要自己倒尿盆儿的那种,贾玲倒是乐观,没事,王菲不也倒过嘛。
偶尔有朋友来找贾玲,看到家中况景,调侃说:“狗进去都只能上下摇尾巴”,因为左右根本施展不开。
但这还不是贾玲最落魄的时候,她后来因为没钱交房租,被房东赶了出来。走投无路之际,用身上唯一值钱的随身听,换了20块钱,吃了一个星期的面条咸菜。
当时姐姐每月八百块,给她邮五百,觉得绰绰有余了。但实际上,那点钱对于北京的生活来说,不过杯水车薪。后来姐姐一直后悔,没能在贾玲最困苦的日子,给她更多的钱,让她生活的宽裕一点。
为了活下去,贾玲四处接活儿,但依旧补不了生活的亏空。姐姐在家乡给贾玲找了一份交通局的行政工作,三天两头喊她回去上班。贾玲每次都说,再给我一年的时间,过了一年之后又说,再给我一年的时间。她曾对记者说:“别人二十多岁就能上春晚,再给我几年的时间我也能做到!”
北漂6年后,姐姐那边实在拖不下去了,于是贾玲给老师冯巩打了个求助电话。和老师没什么私交的贾玲,当时紧张坏了,张口就说:“哥,那什么……”冯巩老师可能心想,这孩儿脑子出啥毛病了。
冯巩知道情况之后,给贾玲姐姐打了个电话,话说得很硬气:“我呢,也不能跟你保证别的,但是她干这行,还是能够养活她自己,还是能够自食其力。万一你觉得她要是没饭吃了或者将来没饭吃了,以我的能力,保证她有饭吃还是没有问题的。”
在冯巩的帮助之下,贾玲总算是挣了点钱,租了间有暖气的房。但生活又给她来了场恶作剧,暖气竟然是坏的。
没办法,还是老老实实插电暖吧。但又怕浪费电,只能插一会儿,拔一会儿。有一次贾玲忘记关电暖出门,一进屋一股暖流,当时心想:“人生不就应该是这样的吗?”
但她“嚣张”不过一秒,就不得不面对现实,连忙跑去去看电费多少。没想到的是,“哇!电表坏了耶!”
2010年,贾玲和白凯南登上春晚舞台,二人合作了相声《大话捧逗》,从此一夜爆红。那年,贾玲29岁,算是守住了20多岁的尾巴。
春晚第一次出现男女相声搭档,挺稀罕的,于是当年央视也想捧贾玲,之后的元宵晚会也有向她发出邀请。
其实《大话捧逗》不是新节目了,2009年,贾玲和白凯南,就曾在中国广播艺术团的晚会上演出该节目。当时他们排在姜昆节目的前面,姜昆出于客套地问,“今天节目怎么样?”
贾玲说:“挺好。”
“适合上春晚吗?”
“挺适合的”,贾玲答。
由于当天节目演出效果很好,晚上10点来钟,团里有人找到贾玲,让她给姜昆回个电话。随后,姜昆的声音通过电话传到贾玲耳中,“你这个节目确实不错,我给你推荐到春晚。”
第二年,贾玲和白凯南再次合作相声《芝麻开门》,除夕夜与观众们如约而至。
然而,欲望满足之前是痛苦,满足之后却是空虚。贾玲惊觉自己刚刚成名,职业生涯好像就已经到了尽头。
于是2012年,贾玲选择转型,把大量时间花在创作小品上,也尝试着客串电视剧、电影。2015年,贾玲带着自己的小品作品《喜乐街》三登春晚,她在节目中塑造的女汉子的形象,也成为了贾玲本人在大众面前形象。
有记者问贾玲:“你已经找到让观众笑的套路了吗?”
贾玲的回答俗套且真实:“真诚,最真实的东西才是最好笑的。”
贾玲喜欢和人打成一片,最烦经纪人让她戴口罩。在她看来,她塑造的角色就是她自己,她已经习惯把观众当作朋友。
前段时间,网上掀起一股讨论热潮,如果《我是金三顺》翻拍了,你希望谁来演?呼声最高的就是贾玲。理由大致是贾玲瘦时特别漂亮,比三顺好看,如果贾玲演就能理解为啥被高富帅看上了。
但如果单论颜值来说,贾玲艳压三顺的说法,未免有些太夸张。
说到底还是贾玲的路人缘太好,观众们的“好感滤镜”太重了。而其中的原因,除了贾玲的形象没有攻击性,性格又可爱之外,还是和她以诚待人有关。
贾玲很少自己单独上热搜,经常是出现在别人的新闻之下。
比如2014年某电视节后台,主办方本来安排的采访明星是华晨宇,不知道为啥突然换成了贾玲。台下的记者们都没有准备问题,结果贾玲上台半天都没人提问,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没办法,贾玲只能自己救场,自嘲太不红了,都没人问绯闻?
打开了话头,场面立马热了起来。贾玲还当场给自己征婚,台下有人接话,说旁边有俩没结婚的男记者,贾玲幽默回应:“拉倒吧,一看就是一对。”
2015年春晚彩排期间,因为有很多流量鲜肉,一对媒体和粉丝在那儿守着。贾玲路过,跟记者们打招呼:“等了很久了吧?都是来看鹿晗的哈?”有记者说是来看她的,贾玲笑怼:我才不信呢。
2016年,包贝尔婚礼上,柳岩被伴郎丢进水里,贾玲用身体护住柳岩。虽然自己也一直在被人推,但还在救场说:“给点红包就过去的事儿”。
贾玲的小龙女造型,也是一时的经典。后来有人问她对陈妍希版的小龙女怎么看,她说:“我帮她兜底,以后大家说最胖小龙女就是我啦。”
这样一个真诚、豁达、讲义气的人,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
有一句话虽然不想承认,但却是事实,外貌不是特别突出的人很难成为主角,娱乐圈更是如此。
为了异军突起,有人剑走偏锋选择炒作,有人义无反顾选择整容。在遍地都是俊男美女的娱乐圈,贾玲凭颜值来说完全没有优势。
但是她很聪明也很大胆,选择了解放天性,走上了自黑的道路,倒是闯出了一片天。
也因此有人说,娱乐圈太多道貌岸然的虚妄与胡扯,唯这“真诚”二字,最是难得。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