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因为处于雨季的原因,有很多地区都一直在下暴雨,下暴雨会导致水位升高,近日郑州一水库疑发现汉朝古墓,这是怎么回事呢?郑州水灾冲出汉代古墓是真的吗?和易商讯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郑州一水库疑发现汉朝古墓
3月23日,有河南郑州网友报料称:常庄水库道李村附近疑似发现大量汉朝古墓!消息很快引起网友热议。
现场的视频显示,有文保部门人士带着施工工人,在一大片黄土地上正在开挖,显露出很多古代墓葬坑。
据当地村民介绍,该古墓已经挖了二十多天左右,上午已将被挖出的陶陶罐罐,以及铜镜等物品运走,现场只剩下一部分方砖正在被转运。
村民称,目前墓坑已经被完全填埋,水库周边已拉上警戒线。还有很多东西埋在地底下未被挖出……
墓中空心砖近成人身高
水库两岸已出土了上百座古墓葬
现场可以看到,挖出的墓砖表面,花纹十分精美,纹路清晰可见,个头之大也令人吃惊。有网友惊呼“想不到老祖先还烧过这么大的砖!”
公开资料显示,道李村位于郑州市西南部,西临常庄水库,东临贾鲁河。
当地人士称,这个村子虽然不算大,但是传说却十分丰富,历史遗存也较多。
常庄水库未形成之前,是一道沟壑纵横、丘陵起伏的土岭,土岭上植被茂盛,远远望去好似一条巨龙在此横卧。
当地人士热议说,“这次墓里发现好多汉砖,上面有图案,看着挺不错的。”
“这类遗址在郑州很多,距今3000年以上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有四五十个。随便一个土坷垃,都是几千年的文化。”
为此,橙柿互动联系了郑州市常庄水库管理处。
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水库正在清淤库容,水流非常少。这次的发掘单位不是我们水库,这事情文保和工程部门比较清楚。”
据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介绍:常庄水库加固提升工程包括水库库区清淤扩容工程、溢洪道闸提升改造工程等内容。工程总投资为11.19亿元。
郑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这里是有考古项目,属于正常的考古发掘工作。”至于详细情况,工作人员表示项目正在进行中,不方便透露。
道李村的村干部向橙柿互动证实:最近确实有汉墓被发现,目前文物部门正在发掘中,具体的情况还不清楚。
当地村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头一次发现。这些年,水库两岸已经发现了上百座古墓葬。
“以前水库到了枯水季节,还有人河床上捡到好多陶片,上面有麻绳的花纹……”
橙柿互动了解到,道李村曾有一座古城,年代湮不可考,目前文保部门尚无定论。
早在1964年,道李村在平整土地时,在古城北关发现了成片的古墓,疑为汉代。
那年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战刀、铁铠、护心镜、陶罐、瓦碗等。
在陶罐里,考古人员发现里面居然还盛有谷子、高粱。出土时,谷子仍保持原来的形状,但一见风和光,这些谷物就化成了灰粉。
所发现的墓砖大多是空心画像砖,表现内容丰富:有车骑仪仗、神话故事、奇葩异卉等。
出土的文物中,有价值的都被文物部门收藏。但由于砖室墓太多,部分画像砖散落在了民间……
2017年4月,在常庄水库西侧的常庄村,有市民反映,他家的宅基地下竟然挖出大量的古墓。
古墓藏中场景令人惊骇:除了正常安葬的死者,有一部分尸骨像是集体埋在一起的,有的尸骨还张着嘴,好像在“大喊”……
据文保部门考证,这里是两处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群。
当年10月,在上次挖出的古墓群附近,再次挖出大量古墓群。
古墓葬的场景同样令人惊异:有的古墓中是空墓穴,而有的墓中部分尸骨没有头颅,有的缺胳膊少腿,还有尸骨双腿上有明显捆绑过的痕迹……
经考古人员初步判定,墓群主人时代跨度为东周至汉代。
2018年4月,有市民称,这里又发现一批古墓群:一万平米的工地上,竟然“扎堆”了191座墓葬。
现场考古人员表示,初步判定为春秋战国时期家族古墓群,距今约有2000多年历史。
那么,为什么这里接连发现古墓群呢?
考古工作者介绍,从时代来看,这些古墓群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可能属于郑国、韩国。
这对于东周时期的丧葬制度、社会结构和体质人类学的研究,都提供了很好的考古学资料,对郑州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
古人就造出巨大而精美的空心砖
橙柿互动注意到,现场视频显示,这次从水库古墓中发现的大量墓砖个头巨大,多为空心砖,长度达到一米左右。
考古界有观点认为,空心砖的制作工艺,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细致的工程。但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这门技艺就已经很成熟。
杭州的朱先生,多年游历与研究过全国数百家文博和文保点,他告诉橙柿互动说——
汉砖,在东汉墓葬中跟汉石一样,常有见到。相对来说,砖少于石,这么大的汉砖比较罕见。
汉墓的砖石比较有名的,像山东沂南县的北寨墓群、滕州汉画像石博物馆,都有收藏。
从用途看,汉砖分结构件和装饰件两种,前者是承重的砌筑物。后者就是美化墓室的,不承担构筑作用。当然,也有承重的构件表面也刻画着线刻,既承重,也美化。
橙柿互动留意到,这次常庄水库所发现的大量汉砖身上,与河南洛阳烧沟汉墓所出土的陶井模印图案高度相似,类似常青树的图案。
在烧沟61号汉墓中,有两块长条形的空心砖横向连接,构成的画面长达2.06米,宽0.25米。上面绘制13个大小不同的人物像,描绘的是“二桃杀三士”故事。
有考古学术观点认为:画像石、墓室壁画、空心砖是汉代最具代表性的墓葬艺术。
空心砖是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民间艺术,学术界常见的名称还有画像砖、画像空心砖、空心画像砖等几种不同的称谓。
它与画像石、墓室壁画一起构成了伟大的汉代墓葬艺术。空心砖在建筑师的眼中是建筑材料,在艺术家的眼中是艺术作品。它相比于画像石,图像更加简洁生动,成本却更加低廉。
空心砖是以黏土为原料,内部空心,外部模印图案或者画像,入窑烧制后成型,在中原地区发掘的战国和汉代的墓葬中,比较广泛地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的一种建筑构件。
一方面是墓室的建筑构件,另一方面又是一种艺术装饰。
烧沟61号汉墓用了大量空心砖
考古专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代空心砖的纹饰和画像是空心砖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能够反映汉代丧葬观念变化的主要因素。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对汉砖的原料有详细记载,高度盛赞产于江浙地区的泥料最上乘——
“凡埏泥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或黄,闽产多红泥,蓝者名‘善泥’,江浙居多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
有专家认为,我国空心砖的历史,时间可以追溯到战国中晚期,源远流长,在中国建筑史上产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响。
声明:易商讯尊重创作版权。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若有来源标记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纠正并删除相关讯息,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