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淮北6月29日电 (许维娜)政策体系基本建立、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资源保障更加有力、生态环境稳步恢复、民生状况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推动“十四五”时期资源型地区转型工作开好局、起好步,6月28日至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安徽省淮北市组织召开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
会议强调,资源型地区是我国资源能源供应的主体和基础工业的主要集聚区,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协调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政策框架逐步完善、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各地扎实推进优化经济结构、治理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任务,转型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会议阐述了新时代做好资源型地区转型工作的重要意义。人民网财经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了解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取得了六方面显著成效。
一是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起始,以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为主体,以采煤沉陷区、独立工矿区为当前政策着力点,兼顾资源富集地区、国有林区的转型工作框架和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二是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约2100亿元。“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170亿元支持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
三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5.7万亿元增加到26.8万亿元,年均增长6%。采矿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12.8%降至5.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32%增加到46.2%,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
四是资源保障更加有力。重要矿产资源接续基地新增27处,资源产出率累计提高超过36%,森工资源型城市森林覆盖率超过75%;
五是生态环境稳步恢复。各类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由28%提升至56.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20%,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六是民生状况明显改善。资源型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均超过8%,累计改造棚户区近18亿平方米,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会议还指出,“十四五”时期,资源型地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强化地方主体责任、有效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政府的引导作用,突出特色、深化改革、抓紧机遇、用好政策、综合施策,聚力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
此外,江苏徐州贾汪区、重庆万盛、四川泸州、安徽淮北、四川华蓥、河北石家庄井陉矿区、山东济宁、广西贺州平桂区、湖南临湘等9个转型成效明显的资源型地区作现场经验交流发言,分享了转型发展中的鲜活案例和能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
人民网淮北6月29日电 (许维娜)政策体系基本建立、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资源保障更加有力、生态环境稳步恢复、民生状况明显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推动“十四五”时期资源型地区转型工作开好局、起好步,6月28日至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安徽省淮北市组织召开全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交流现场会。
会议强调,资源型地区是我国资源能源供应的主体和基础工业的主要集聚区,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进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举措,必须抓紧抓实抓好。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协调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政策框架逐步完善、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各地扎实推进优化经济结构、治理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任务,转型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会议阐述了新时代做好资源型地区转型工作的重要意义。人民网财经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了解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取得了六方面显著成效。
一是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为起始,以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为主体,以采煤沉陷区、独立工矿区为当前政策着力点,兼顾资源富集地区、国有林区的转型工作框架和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二是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约2100亿元。“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170亿元支持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
三是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5.7万亿元增加到26.8万亿元,年均增长6%。采矿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12.8%降至5.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32%增加到46.2%,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
四是资源保障更加有力。重要矿产资源接续基地新增27处,资源产出率累计提高超过36%,森工资源型城市森林覆盖率超过75%;
五是生态环境稳步恢复。各类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由28%提升至56.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20%,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六是民生状况明显改善。资源型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均超过8%,累计改造棚户区近18亿平方米,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会议还指出,“十四五”时期,资源型地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强化地方主体责任、有效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政府的引导作用,突出特色、深化改革、抓紧机遇、用好政策、综合施策,聚力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
此外,江苏徐州贾汪区、重庆万盛、四川泸州、安徽淮北、四川华蓥、河北石家庄井陉矿区、山东济宁、广西贺州平桂区、湖南临湘等9个转型成效明显的资源型地区作现场经验交流发言,分享了转型发展中的鲜活案例和能推广、可复制的典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