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窗帘,牡丹江市2014年的第一场雪翩翩而至。从爱民区西地明街1号向北500米,就是银装素裹的北门公园。每天清晨,一位来自内蒙古的“老爷子”会准时来这里爬山。
这位“老爷子”就是被称为“乳业教父”的伊利集团原董事长郑俊怀。
2008年9月4日出狱后,为了“找碗饭吃”,郑俊怀在北京和山东等地几经辗转,直至2011年5月来到牡丹江。在这里,年近65的他重操旧业,担任黑龙江红星集团食品有限公司(下称“红星乳业”)CEO,公司内部员工私下喜欢称他为“老爷子”。
11月12日,经朋友圈好友引荐和长达一个月的沟通,郑俊怀在落定牡丹江42个月后终于答应出来,专门拿出一天的时间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关于出狱后6年多的心路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如何带领红星乳业走下去,无所不谈。
入狱前的光环已随时间褪去,眼前的他讲话时依旧喜欢打手势,希望借此把他积累的经验传递给面前的新世界。
郑俊怀说,他起码要干到70岁以后,直到股东不需要他为止。这么拼并非是想以东山再起来证明什么,只是想带着大家一起做事,“人生总要做点事情嘛!”
“心狱”内外
立冬过后第5天,松花江最大支流牡丹江的河水已经散发着寒气,市区也开始供暖,这种冷暖恰如人生。
坐在面前的郑俊怀两鬓稍现白发,但气色尚佳;着黑色皮夹克、黑色皮鞋,还有一个不离手的公文包。因为算是内蒙古老乡,本报记者很容易捕捉到郑俊怀话语间的一些家乡方言。
以2008年9月4日出狱那天为界,郑俊怀的人生被分割成两个象限,22年打造的伊利神话已成追忆,从此伊利成为 “原来那家企业”,他自己也几乎一无所有。
“出来后也得生活啊。”谈及过往,郑俊怀显得很释然。在出狱后的两年里,他奔波于北京和山东两地,在一些软件和新能源企业做顾问。
其实,早在狱中时,就有河北、山西以及东北的乳企前来相邀,但郑俊怀认为当时尚无自由,谢绝了各路好意。当谈到媒体此前报道的“郑俊怀出来后筹资40亿打造新长征乳业”,他笑称这些都是没有的事,一来没有钱;再者受到相关法律制约,五年内不得担任公司高管。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经过两次减刑的郑俊怀虽然提前出狱,但也一脚踏入了遭遇“雪崩”的中国乳业。时至今日,郑俊怀还清晰记得,2008年9月4日出狱,9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就派出调查组进驻三鹿集团,9月11日三鹿集团工厂被贴上封条……
他当时就感慨:国内奶粉巨头三鹿没戏了。“这时候,我真心感觉到伊利的机会来了,三鹿在国内占据的超过10%的市场份额将让给其他乳企。”
但郑俊怀万万没想到,此后,伊利、蒙牛等企业会纷纷卷入其中,中国乳业的巨变让干了一辈子的郑俊怀也看不懂了。
接近郑俊怀的人说,也正因为此,出来后两年多他没有立刻重操旧业。不过,在苦于生计的同时,他也花了大把时间走访调研。
“出来后也曾想过,是否就做个顾问养养老算了,但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政府和红星股东多次给我做工作,同时面对当时的乳业形势,自己也觉得有责任做点事情。”郑俊怀向本报记者说。
2011年5月初 ,已过耳顺之年的郑俊怀坐上了开往牡丹江的火车。
红星“互救”
放下很难,放下之后从头再来更难,郑俊怀却和这两种“难”干上了。
“创业是很艰难的,初期为了给股东省钱,出差都是坐火车;公司多次提出给我配车,但我觉得用不着,婉拒了。”谈到这些,郑俊怀觉得并非是在强调他多节俭,“我来这里并不图挣多少钱,事实上也没多少,就是要不辜负政府和股东的期望,一定把这个事情做好。”
也正是看中他的这种不成功誓不罢休的决心,昔日朋友纷纷投资以表支持,全国各地的人才也慕名而来。“大家不是看我长得多么帅,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是瞄准了未来。”郑俊怀坦言,越是有人投资,投资越大,他越感到责任和压力。
不过,这种压力并没有成为包袱,郑俊怀轻松地将其转化成了动力。
有钱了,有人了,接下来就是该怎么做了。郑俊怀认为,眼前的一切都变了,再走传统老路一定没有出路。他很清楚目前的乳业形势: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前,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中,国产品牌占70%,洋品牌占30%;但眼下恰恰颠倒过来,国产品牌萎缩到三四线市场甚至农村市场。
于是,他坚持做高标准产品,从设备到工艺再到管理,确保产品符合欧盟最高标准。
经过全面调研并听取各方意见,股东和政府在听取郑俊怀的汇报后,最终决定红星乳业牡丹江工厂定位在欧盟标准,目标是:产品要经得起消费者的质询,新闻媒体的追踪报道,质监部门的随时抽检,以及同行业的正当挑战。
好产品需要好工艺,好工艺需要先进设备,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资金和人才。“按照过去的设计,红星奶粉工厂的前处理设备是国产手动的,投入了700多万元,但这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如果选择德国GEA现代化生产线,则需新投入3000多万元,究竟选择哪一种?”“最终股东同意上马德国GEA。”郑俊怀讲到此处很激动。
此外,为了保证产品安全,仅喷雾干燥系统中增加旋风分离器一项,红星乳业就多投资了500万元。
经过一系列更新升级,红星乳业牡丹江新工厂最终投资超过3亿元。
当硬件条件应有尽有,“管理”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管理跟不上,还是很难生产出好奶粉,经过反复考量,最终选择了经验丰富的德国人——尤尔根,他曾在全球负责建设了20多个乳品工厂,工作严谨。”郑俊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