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高飞”的猪肉价格如今持续下跌。国家统计局6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5月,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3%。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3.8%,影响CPI下降约0.50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此表示,本月CPI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预期。他说,我国CPI构成中,食品价格占较大比重,而食品价格又受猪肉影响较大。由于去年猪肉涨价较快,带动食品价格上涨,而今年猪肉价格回落,食品价格处于回落或小幅增长态势,对CPI产生影响。
多方数据显示,随着猪周期下供求关系的再度逆转,今年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总体持续走低。据中国养猪网数据,6月9日,全国外三元生猪15.56元/公斤,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1.22%。
本轮猪周期中,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起始阶段与2018年国内非洲猪瘟疫情暴发的时间点大致吻合。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养猪企业加大生猪养殖力度,供需关系改善甚至逆转,猪肉价格开始下跌。
目前猪肉价格见底了吗?此前,被称为“猪中茅台”的牧原股份称将做好迎接行业冬天的准备。牧原股份发布的公告显示,虽然近年非洲猪瘟对于行业产能带来了较大影响,但目前全国生猪产能已逐步恢复;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20年年底全国生猪产能已恢复至常年水平的90%以上。生猪产能的恢复将带来生猪价格的回落,虽然未来价格可能有季节性反弹,但生猪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预计生猪行业在2022年或2023年将到达底部”。
中原证券分析认为,在猪价不断走低的态势下,养猪户加大出栏量,供给端增加,屠宰企业压价意愿较强,导致猪价加速下跌。但受到饲料成本上升的影响,部分地区猪价下跌已经达到自繁自养户的成本线,外购仔猪育肥户也进入亏损状态。
猪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和动物蛋白摄取来源,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目前,在个别生猪价格跌幅较大的地区,政府部门已开始反向操作,储备猪肉,熨平周期。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以下简称《预案》)。《预案》在原“猪粮比价”指标基础上,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预警指标。新增指标中,前者能够显著提高风险预警和储备调节工作的前瞻性,后者更贴近消费者感受,在猪肉价格过度上涨时能够及时作出预警和呼应。
同时,《预案》区分了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和过度上涨两种情形,设立3级预警区间,并依据政府猪肉储备的不同功能定位,分设了常规储备和临时储备。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预案》将充分发挥政府猪肉储备调节作为关键抓手的重要作用,对生猪及猪肉价格坚持“调高”与“调低”并重,以供应稳保障价格稳,以价格稳促进供应稳。
这意味着,猪肉价格过高时,政府将投放储备以保障居民消费需要,推动价格向合理区间回落,避免生猪产能过度扩张;价格过低时,政府将启动收储以托住市场,为养殖场户吃下“定心丸”,避免生猪产能过度淘汰。两者共同指向的是政府防范猪肉价格大起大落、力保民生的决心。
一度“高飞”的猪肉价格如今持续下跌。国家统计局6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5月,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3%。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3.8%,影响CPI下降约0.50个百分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此表示,本月CPI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预期。他说,我国CPI构成中,食品价格占较大比重,而食品价格又受猪肉影响较大。由于去年猪肉涨价较快,带动食品价格上涨,而今年猪肉价格回落,食品价格处于回落或小幅增长态势,对CPI产生影响。
多方数据显示,随着猪周期下供求关系的再度逆转,今年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总体持续走低。据中国养猪网数据,6月9日,全国外三元生猪15.56元/公斤,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1.22%。
本轮猪周期中,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起始阶段与2018年国内非洲猪瘟疫情暴发的时间点大致吻合。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养猪企业加大生猪养殖力度,供需关系改善甚至逆转,猪肉价格开始下跌。
目前猪肉价格见底了吗?此前,被称为“猪中茅台”的牧原股份称将做好迎接行业冬天的准备。牧原股份发布的公告显示,虽然近年非洲猪瘟对于行业产能带来了较大影响,但目前全国生猪产能已逐步恢复;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20年年底全国生猪产能已恢复至常年水平的90%以上。生猪产能的恢复将带来生猪价格的回落,虽然未来价格可能有季节性反弹,但生猪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预计生猪行业在2022年或2023年将到达底部”。
中原证券分析认为,在猪价不断走低的态势下,养猪户加大出栏量,供给端增加,屠宰企业压价意愿较强,导致猪价加速下跌。但受到饲料成本上升的影响,部分地区猪价下跌已经达到自繁自养户的成本线,外购仔猪育肥户也进入亏损状态。
猪肉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和动物蛋白摄取来源,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目前,在个别生猪价格跌幅较大的地区,政府部门已开始反向操作,储备猪肉,熨平周期。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以下简称《预案》)。《预案》在原“猪粮比价”指标基础上,增加“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预警指标。新增指标中,前者能够显著提高风险预警和储备调节工作的前瞻性,后者更贴近消费者感受,在猪肉价格过度上涨时能够及时作出预警和呼应。
同时,《预案》区分了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和过度上涨两种情形,设立3级预警区间,并依据政府猪肉储备的不同功能定位,分设了常规储备和临时储备。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预案》将充分发挥政府猪肉储备调节作为关键抓手的重要作用,对生猪及猪肉价格坚持“调高”与“调低”并重,以供应稳保障价格稳,以价格稳促进供应稳。
这意味着,猪肉价格过高时,政府将投放储备以保障居民消费需要,推动价格向合理区间回落,避免生猪产能过度扩张;价格过低时,政府将启动收储以托住市场,为养殖场户吃下“定心丸”,避免生猪产能过度淘汰。两者共同指向的是政府防范猪肉价格大起大落、力保民生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