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早一批到大陆经商的台商,王添财从台中来到东莞做生意已经22年了。
现在,王添财的三家工厂由儿子管理。作为东莞台商协会的常务副会长,王添财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带领台商转型升级、帮助台商拓展内销等事务上。
王添财的生活和事业都已和大陆密不可分,他经历了中国制造在外贸上的辉煌,也经历过金融危机后的低迷,更在这一轮的经济颓靡时期拓内销、创品牌,努力进行转型升级。
王添财也见证着这么多年两岸关系的发展。谈到“习马会”,他说:“两岸领导人能够坐下来谈一谈,很好。为了子孙后代,维护两岸和平,加强经贸合作,这是有远见的做法。”这位有儿有孙的老台商的想法,代表了不少人。
从代工厂到创品牌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陆向台商张开怀抱,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始出台。比如1988年《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发布,规定“台湾投资者在大陆投资举办拥有全部资本的企业、合资经营企业和合作经营企业(以下统称台胞投资企业),除适用本规定外,参照执行国家有关涉外经济法律、法规的规定,享受相应的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国家对台湾投资者的投资和其他资产不实行国有化”等。
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九二共识”的达成。1992年,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下称“海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下称“海基会”)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在此基础上,随后在1993年举行“汪辜会谈”。2008年6月,海协会和海基会恢复制度性协商,之后两岸先后达成20多项协议,内容覆盖两岸经贸、通航、共同打击犯罪、食品安全、医药卫生等多个领域。
王添财正是在“九二共识”达成后的第二年来到大陆。回忆他来大陆的原因,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当时台湾地区面临缺工、员工工资上涨等一系列问题,来大陆投资开始形成一股潮流。随着这股大潮,他也来到了东莞的大朗镇。当年,与他一起在大朗投资的台资企业就有三十几家。台商大部分从事五金、灯饰、玩具、成衣、皮具等产业。
王添财是做花边厂起家的,后来慢慢涉足礼服材料、运动材料等行业。那个时候,大陆工人的工资是台湾工人工资的30%,光是人力成本就能帮王添财节省一大笔。那时候生意也好做。
这样的状况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开始有所改变。世界经济不景气,外销乏力,王添财与其他的很多台商一样,开始拓内销,做自己的品牌。
他现在花大力气打造一个女性内衣品牌。这几年,为了这个品牌他已经砸下去近千万元。“当然,现在品牌也不好打,但是没办法,必须要走这条路。”王添财还是有信心的,他没有采取全面开花的做法,而是各个击破。现在,他的品牌在东北已经有了几十家专卖店。王添财还带着自己的品牌积极参加各种展会,也花大价钱做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