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财经 » 正文

美元近代的兴衰历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16 15:12:58
导读

1792年,美元在13个殖民地形成了货币区,美国在当时只是一个拥有400万人的国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元兴衰历史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发展到19世纪末,它已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经济总量大于三个最大的国家:英国、德国、法国,甚至它们的总和,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

1792年,美元在13个殖民地形成了货币区,美国在当时只是一个拥有400万人的国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元兴衰历史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发展到19世纪末,它已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经济总量大于三个最大的国家:英国、德国、法国,甚至它们的总和,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一战中,欧洲国家的黄金流入美国购买战争用品。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将这些黄金作为法定货币导致了通货膨胀。从1914年到1920年美国的价格水平翻了近一倍。后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决定治理通货膨胀,试图使价格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接下来便是一段通货紧缩时期,价格水平在1920年一年内便从200降到140,下降了30%,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通货紧缩。虽然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拥有保障国际贸易和信贷安全,方便生产成本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风险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然而,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在二战期间,国际货币体系更是乱成一团。为了解决这种混乱的状况,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即“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

“怀特计划”主张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设立一个国际稳定基金组织发行一种国际货币“尤尼它”,使各国货币与之保持固定比价,也就是基金货币与美元和黄金挂钩。会员国货币都要与“尤尼它”保持固定比价,不经“基金”会员国四分之三的投票权通过,会员国货币不得贬值。而“凯恩斯计划”则从当时英国黄金储备缺乏出发,主张建立一个世界性中央银行,将各国的债权、债务通过它的存款账户转账进行清算。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意大利已经投降,德国在东线转为战略防御,日本已经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区进行大规模战役的能力,他们的国内经济更是接近崩溃;而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也遭受严重破坏;苏联的状况也同英、法一样,第三个五年计划还未完成就遭到法西斯纳粹德国的侵略;唯有美国在战争中发了财,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黄金源源不断流入美国,1945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部资本主义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0%,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145.1亿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亿美元,约占世界黄金储备的59%,相当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3/4,这使它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在这种形势下,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二战中的44个同盟国在英国和美国的组织下,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顿森林村(Bretton Woods)一家旅馆召开了730人参加的“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财长助理怀特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这种霸主地位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首先,它使美国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但其偿还债务却是不对等的或者干脆是不用负责任的。

因为它向别国举债是以美元计值的,它可以让印钞厂毫无节制地加印美元,即便造成美元贬值,也能减轻其外债负担,又可刺激出口,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此外,由于当时美经济实力雄厚,投资环境比较稳定,在美投资能带来较多利润,因此,许多人都想在美投资。而大量流通性美元资金的到来,使其利率下降,弥补财政赤字的成本得到压缩。另外,在通常情况下,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一般要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而美国却不必这样做。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当美国出现外贸逆差时,美政府可通过印刷美钞来弥补赤字,维持国民经济的平衡,而将通货膨胀转嫁给其他国家。这正是战后的美国虽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额财政赤字却依然能保持经济状况稳定的主要原因。再有,还可以使美国获得巨额的铸币税。铸币税原是中世纪西欧各国对送交铸币厂用以铸造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所征的税;后来指政府发行货币取得的利润(等于铸币币面价值与铸币金属币价的差额)。在金本位崩溃之后,以纸币为基础的信用本位取代了金本位;美元代行国际货币职能,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利益。当一张毫无价值可言的纸币被国家印制出来时,铸币税就等于这张纸币所能购买到的社会产品价值,中间的差额即为美国的“铸币税”。

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1994年公布,全世界美钞流通量为3500亿元,1/3在美国境内流通,2/3在外国流通。纽约联储局报告称,在2002年末,在市面流通的6,200亿美元货币中,有大约55%到60%,即3,400亿到3,700亿美元左右是在美国以外地区流通的。根据联邦储备体系最近的估计,在所有流通的美元中,大约三分之二为美国境外持有。在全世界流通的美国货币总额已达将近7000亿美元。仅在1989到1996年3月间,流到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钞就分别达到了440亿和350亿美元。而美国印制一张1美元钞票的材料费和人工费只需0.03美元,却能买到价值1美元的商品,美国由此得到每年大约250亿美元的巨额铸币税收益,二战以来累计收益在二万亿美元左右。

但是由于二战时的通货膨胀,二战后的通货膨胀,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期的通货膨胀,以及两次通货膨胀间的另一轮通货膨胀,使美国价格水平在1934年到1971年间上涨了2倍,同时美国依靠当时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保持黄金的美元比价不变,高估美元,低估黄金。这时各国央行开始储备黄金,将手中的美元兑换成黄金以增加它们的储备。1948年,美国拥有全世界70%的货币性黄金储量也就是7亿盎司。而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复苏和迅速发展,美国的霸权地位不断下降,美元加剧了黄金供求状况的恶化,在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 ,美国为发展国内经济及对付越南战争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又不断增加货币发行,这使美元远远低于金平价,使黄金官价越来越成为买方一相情愿的价格。欧洲由于越南战争产生了一股反美情绪,法国带头把所有的顺差以黄金的形式进行储备。于是美国的黄金储备从1948年的7亿盎司降到1970年的2亿5千万盎司,有一半以上将近三分之二黄金储备流失了,进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额供应和对黄金的超额需求。加之国际市场上投机者抓住固定汇率制的瓦解趋势推波助澜,大肆借美元对黄金下赌注,导致固定汇率制彻底崩溃。1971年出现了“美元危机”,从60年代到70年代,爆发这样的美元危机就达11次之多。尽管美国政府为挽救美元采取了许多应急措施,都未能奏效。美国经济衰退、资本大量流失、美元在全世界泛滥成灾。最终美国黄金储备面临枯竭的危机,不得不放弃美元金本位,美元失去了其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

今天主要想谈谈美元霸权崛起与扩张之路。

为维持美元优势,美国甚至发动经济制裁、地缘战争等方式,遏制和打压任何可能挑战美元地位的苗头:

入侵格林纳达、巴拿马稳定大后方

两次伊拉克战争,稳固石油供应与石油美元

通过科索沃战争打击欧元

进军中亚,威慑俄、中、伊——阿富汗战争

终结石油欧元——彻底入侵伊拉克

泛非货币的挑衅——利比亚战争

防止俄罗斯的中东扩张——叙利亚空袭

解体苏联——休克疗法

强制日元升值,搞垮日本实业

引爆欧洲债务危机

保卫美元体系——全球跨境支付系统

驱逐苏联触角,入侵格林纳达

格林纳达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是政治家重要战略要冲。1979年莫里斯·毕晓普乘总理埃里克·盖里访问纽约之际发动政变并成立新政府。政变后的格林纳达完全听从于苏联,苏联还出钱出人为格林纳达搞经济建设,援建一条跑道长3000米的大型的机场,可以起飞当时所有苏联飞机,将格林纳达建成在美洲反美的最前沿阵地。

美国政府逐渐对此情况感到不安,尤其是当美国政府发现,苏联正在支持加勒比海地区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的共产主义运动。古巴,尼加拉瓜以及格林纳达三个国家连在一起,将加勒比地区包围在一个战略三角上,而这个战略三角是美国对北约任何战时增援的必经之地,美国南部地区海上石油运输线也贯穿此战略要地,一旦格林纳达加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作为美国传统后院的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将处于苏联和古巴作战飞机的监控下,美国的本土安全将进一步受到威胁。

美国也不傻,于是就想“策反”毕晓普,先抛出经济诱惑:愿意巨额援助格林纳达。毕晓普很快上钩,前往美国访问,具体商讨巨额援助。1983年毕晓普与美方达成一项“谅解”协议,此举遭到国内政府亲苏派的强烈反对,尤其是苏联和古巴对此举更是耿耿于怀。1983年10月,亲苏党派发动政变,毕晓普与其内阁更一同惨遭枪决。

美国政府以保护格林纳达岛上600多名美国医学生的安全为由,以及军政府独裁发动血腥政变、应东加勒比国家组织请求干预为借口,联合牙买加、多米尼克、巴巴多斯等7个加勒比海地区安全体系盟国,于1983年10月25日挥师登陆入侵,迅速推翻格林纳达军政府。战后,格林纳达军队被永久解散,随后在1984年进行了民主选举,格林纳达也加入到加勒比海地区安全体系。此役后,美国迅速着手在格林纳达建立亲美的新政权,从而达到长期控制格林纳达的目的。

入侵巴拿马:美国的“正义事业之战”

处于美洲大陆蜂腰处的巴拿马,因为其境内的巴拿马运河而闻名于世。而巴拿马运河却并不在巴拿马人手里,其运河两岸16.1公里范围的区域为美国的军事区,美国的南方司令部就设在其中。由于运河涉及的国家主权以及包含的巨大经济利益,使得巴拿马一直想将运河收回。但运河所拥有的战略价值,使得美国不想放弃对运河的控制,那么扶持一个对美国俯首听命的政权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而在美国布雷格堡接受过军事训练,一度还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线人的诺加列,无疑是这个政权最好的首领人选。于是诺加列开始了飞黄腾达的升迁路程,并于在1983年坐上了巴拿马总统的位子。然而上台后的诺加列并没有如美国想象的那样俯首听命,反而在运河问题上越来越强势,多次要求提前收回运河,而这番举动得到了巴拿马人民的拥护,使得诺加列成为民众心目中的英雄。

恼羞成怒的美国,在经济制裁、外交诱逼没有取得成效的情况下,通过秘密手段策动军事政变,1989年10月3日,由巴拿马下级军官发动了政变,但是遭到了失败,反而进一步加强了诺加列的统治,不甘心失败的美国终于决定亲自上场了。为此,美国秘密向巴拿马增兵4500人,并调派了大量坦克、装甲车、武装直升机前往。

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战争,毕竟还是需要顾及一下在国际上的舆论,那么以什么借口发动入侵了?机会很快就来了,1989年12月16日21时,四名美国军官驾车经过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时,与巴拿马国防军士兵发生冲突,随之而来的枪战造成一名美国军官死亡,入侵开始了倒计时。(套路是不是很熟悉?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两人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挑衅,被驻军击毙,日本以此为借口越过淞沪路向附近的中国军队射击。)

1989年12月20日0:45分,随着首次作战的F-117投下的炸弹,2.6万美军开始了对巴拿马的入侵,并于当天攻占了巴拿马国防军大楼,可惜没有找到诺加列。等不及的美国在入侵的当天晚上,于美军军营扶持亲美的吉列尔莫·恩达拉宣誓就职巴拿马总统。走投无路的诺加列于1990年1月3日走出梵蒂冈大使馆向美军投降,随后被带回美国以国际贩毒罪、绑架勒索罪受审,并被判40年监禁。而随着诺列加的倒台,美国扶植的亲美势力上台领导巴拿马,关于巴拿马运河的问题,再也不会有纷争了,毕竟整个巴拿马都被美国操控了。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美国的这次侵略行动代号“正义事业”。

整体而言,此次战役与1983年入侵格林纳达的目的如出一辙。对加勒比海地区的军事干预确立了中美洲以美国为主导的军事、政治发展路线,也彻底打击了苏联和古巴在此区域的影响力。

美元的崛起:石油美元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资源,而美国的霸权,与石油息息相关,美国的著名外交家基辛格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

第一次石油危机

第四次中东战争直接挑起了这次石油危机是毋庸置疑的。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美国,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采取石油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一系列措施,开展了一场震惊世界的石油斗争,发起了武力斗争之外的经济战,来反对霸权主义。

战争初期,埃叙两国节节胜利,但一周后战局发生逆转,以色列在美国的军事援助下开始大规模反攻,阿方处于不利地位。为了支持前方的战争,阿拉伯国家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向西方国家发起经济挑战,限制原油生产,抬高原油价格,打击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大国对石油价格的控制和垄断。

首先,在战争爆发的当天,叙利亚切断了一条输油管,黎巴嫩也关闭了其南部输送石油的重要港口西顿。7日,伊拉克宣布将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属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国埃克森和莫比尔两家联合拥有的股份收归国有。随后,阿拉伯各产油国又接连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

第一,16日,伊朗和海湾地区的五个阿拉伯国家(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决定,将海湾地区原油的市场价格提高17%;

第二,17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11月4日,又决定在9月份产量的基础上削减25%,到12月将继续削减5%;

第三,减少美国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逐月减少5%,18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阿布扎比酋长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接着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产国也都先后宣布中断向美国出口石油。

这场石油危机波及范围广,在政治、经济上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是搅动了整个世界的经济。

在政治上,由于阿拉伯国家抬高石油价格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即美国,而受美国外交政策影响下的欧洲部分国家也受到了极大的牵连,这就破坏了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孤立和打击了美国和以色列。许多国家对美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高涨的以色列表示反对和不合作的态度。不合作的手段主要是禁止美国经本国转运支援以色列的物资和武器,例如英国禁止美国利用其领地的运输设施为以色列转运补给;西德也禁止美国经西德港口向以色列运输军火;希腊、土耳其、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家也公开表示不向美国军火船提供停靠的港口。

除了禁止转运物品外,欧共体还要求以色列必须退出1965年冲突以来所占的领土。阿拉伯国家在限制了对日本的石油供应后,日本政府也表示以色列军队应从“六五战争”中所占领的土地上撤出,并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美国政府在阿以问题上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孤立。

欧洲国家不再在以色列问题上支持美国的同时,美国也对欧洲国家的不信任感增加,美国国内不断质疑欧洲的目的。基辛格和尼克松多次表达了对欧洲的质疑和批评,指责欧洲的背信弃义。而基辛格的新大西洋宣言更是明确地指出美国在欧洲面临威胁,“联盟必须认真关注它在欧洲地区面临的危险,并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避免这些危险”,更是恶化了大西洋关系。

石油危机带来的灾难更多的是在经济方面,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美国加重了经济滞涨问题。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斗争,冲击了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对国际石油产销的控制,沉重打击了美国在世界石油领域的霸权地位。由于石油价格的快速上涨,美国日均石油进口量减少了两百万桶,到1973年10月,美国国内的原油库存量堪忧,许多工厂被迫停工,公众购买汽油恐慌,汽车排长队加油已司空见惯。

美国政府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急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政策,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的使用等,甚至连白宫顶上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限时关掉,尼克松下令减低其专机飞行的正常速度,取消周末旅行的护航飞机。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对所有石油产品实行全国配给。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和地中海的第六舰队已动用它们的战时石油储备。当然,对其他国家也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境。

而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则是一次扬眉吐气的经历,利用自己的资源、自己的优势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霸权势力,也打击了以色列的嚣张气焰。一些国家被迫考虑阿拉伯人的利益,反对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之后抢占领土的行为,为其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石油价格的上涨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大大加强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实力。

第二次石油危机

1978年伊朗发生推翻巴列维王朝的革命,社会和经济出现剧烈动荡。从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输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场每天短缺石油500万桶,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致使油价动荡和供应紧张。

世界石油市场的原油供应的突然减少,引发了抢购原油的风潮,油价急剧上升。这一潮头刚要过去,1980年9月20日伊拉克空军轰炸伊朗,两伊战争爆发。两国石油生产完全停止,世界石油产量完全受到影响,产量剧减,全球市场上每天都有560万桶的缺口,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供应再度紧张,再度引起油价上扬。

在此期间,欧佩克内部发生分裂。多数成员国主张随行就市,提高油价,沙特阿拉伯则主张冻结油价,甚至单独大幅度增加产量来压价。结果欧佩克失去市场调控能力。各主要出口国轮番提高官价,火上浇油。

这一席卷世界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引发并加重了又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底的41美元,使世界再一次陷入大规模的经济衰退中,成为70年代末西方全面经济衰退的一个主要诱因。

能源争夺——海湾战争(第三次石油危机)

由于两伊战争,伊拉克背负了巨额债务。为了偿还借款,伊拉克希望OPEC降低石油产量提高石油价格,为其偿还债务提供有利条件。而此时科威特却提高了国内石油产量,促使油价下跌,以此作为要挟筹码迫使伊拉克与科威特解决边境争端。

减产提价受阻,伊拉克又称,其作为其它阿拉伯国家与伊朗之间的缓冲地,在两伊战争中为所有阿拉伯国家做了贡献,因此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应该免除伊拉克的战争贷款。伊拉克认为两伊战争再次爆发是必然的,为了国家安全,伊拉克必需占据更多的地区,尤其是远离战场、相对比较安全的海港,于是科威特就成了理想的目标。

1990年7月萨达姆发表谈话,指责科威特十年中不断地在相邻地区偷石油,要求科威特撤消所有外债并支付24亿美元。而后萨达姆召见美国大使,在谈话中萨达姆表达了他对科威特的不满。美国大使格拉斯皮的回应是美国“对阿拉伯内部的争执如伊科之间的边境争执表示中立”,美国大使清楚的表示这是中东事务,你们想做什么美国并不会插手,这让伊拉克误以为美国允许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8月伊拉克地面部队开入科威特,占领了所有战略要地并正式吞并科威特,宣布科威特成为伊拉克的第19个行省。

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美、欧、日等国家反应强烈:担心伊拉克会趁机入侵沙特。若伊拉克控制沙特、科威特的油田,加上本土产油量,将对原油供应形成垄断。萨达姆在占领科威特后就开始攻击沙特阿拉伯王室,他表示美国所支持的沙特王室作为圣城麦加和麦地那的守护者是不合法的。

为了保护原油供应及石油美元霸权,美国宣布发动一项旨在防止伊拉克入侵沙特阿拉伯的“沙漠盾牌”行动。联合国安理会与阿盟也紧急就这场冲突发表了一系列决议,其中678号决议,授权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一种授权动武的外交语言。经过三个月的紧急增兵沙特,老布什认为通过禁运、封锁和经济制裁,再加上20多万大军压境,足可以让萨达姆撤出科威特。然而萨达姆根本不买帐。反而加紧备战,并号召阿拉伯人开展“圣战”,打击美国和"推翻阿拉伯的统治者"。5个半月的时间,国际社会的和平努力终成泡影。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战幕拉开,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了长达38天的战略轰炸与战术突袭。2月22日伊拉克同意一个由苏联提出的停火协议。这个协议要求伊拉克在联合国安理会的监督下,在三周内退回到战前的位置并完全停火。美国随即表示拒绝接受,并于2月24日发动代号“沙漠军刀”的陆战行动,迅速解放了科威特。

这次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并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但海湾战争未能完全铲除萨达姆政权,也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埋下了伏笔。

打击欧元——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位于号称“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因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族与塞尔维亚族冲突愈演愈烈,1989年南斯拉夫撤消了科索沃省的地方自主权,这也导致1990年科索沃宣布成立独立国家——科索沃共和国。同时一些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者开始武装自卫,组织了科索沃解放军,以屠杀当地塞族人来抗争南联盟政府的镇压,达到驱赶南联盟政府安全部队,获取科索沃实质独立的目的。由于科索沃解放军向塞尔维亚官员频繁发动攻击,塞尔维亚警察在1998年3月开始大肆搜捕科索沃解放军,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进而开始对南斯拉夫包括科索沃实行武器禁运。

1999年1月,发生针对科索沃解放军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人的拉查克屠杀。随后北约介入,草拟了朗布依莱协议,希望能透过和平谈判决绝争端,但是由于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拒绝在协议上签字,协议最终没有达成。3月23日,美国巴尔干特使理查德·霍布鲁克宣布和平谈判失败。克林顿政府宣告终止外交努力,开始对南联实施空中打击。而南联的回应则是大举进军科索沃,以更残酷的种族净化政策,驱逐阿裔人民离境,造成欧洲二次大战以来最大的难民潮。经过78天轰炸,南联遭受相当大的损失。6月2日,迫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强大的武力介入与威胁,最终米洛舍维奇政府接受了北约开出的条件,科索沃解放军必须解除武装,停止军事行动。南联盟则从科索沃撤军,允许阿尔巴尼亚人回乡重建家园,并接受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监督,科索沃战争宣告终止。塞尔维亚自此失去对科索沃的实际控制权。

科索沃危机的发展使代顿协议后力图控制巴尔干局势的美国等西方国家感到不安,它们不能容许南联盟的行为干扰冷战后世界新格局的构建,同时它们也图谋借这一危机的处理排除东南欧地区最后一个被西方体系视为异己的米洛舍维奇政权。当然,此次美国发动战争不仅出于政治目的,还有经济层面上的战略,即保卫美元。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前,大量的金融资本因亚洲金融危机涌入美国躲避风险,进而输血美国资本市场,助推美国经济增长。一旦欧元启动,资本分流欧洲避险,随时可能导致美国资本市场甚至经济出现困境,并撼动美元的霸权地位。由此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难以回避震慑欧元的嫌疑。

进军中亚,威慑俄、中、伊——阿富汗战争

科索沃战争后,美国政府开始极力推动冷战思维,把战略重心从欧洲转向亚太,美、中关系从昔日的“致力于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转为竞争对手。实际上苏联解体后,美国一直未放弃冷战思维,一直在警惕下一个苏联的出现,假象目标即俄罗斯与中国。美国政府先后制造大规模驱逐俄罗斯外交人员、中美南海撞机事件、在台湾问题上立场强硬,对台军售大幅升级,并声称要“用武力保卫台湾”等,蓄意挑起国际争端,制造紧张气氛,进而伺机而动。9·11恐怖袭击给了美国无可挑剔的借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从此“邪恶轴心”成了美国惩罚一切影响美国利益国家的完美借口。

阿富汗地理位置可以分别威胁到中国、伊朗、俄罗斯。冷战时期,阿富汗曾被前苏联占领长达10年。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依然在中亚地区拥有无可匹敌的影响力。一旦中亚落入美系势力之手,俄罗斯庞大而虚弱的北亚板块将面临严重威胁。对于中国,美国一直在东南部构建第一岛链包围中国,西部一直是这一包围圈的短板,一旦占领阿富汗,将完成对中国的战略合围。而伊朗的整个东部均与阿富汗接壤。美国若能妥善经营阿富汗,便可以以此为基,从海陆两个方向对伊朗形成夹击。另外,里海丰富的油汽资源对美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控制阿富汗可以为打通里海输油线路创造有利条件。

美军在阿富汗战场的行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1年至2014年的代号为“持久自由行动”的大规模军事作战行动,目的是打击和消灭基地组织,以及支持他们的阿富汗塔利班。第二阶段则是2015至今的代号“自由哨兵”的维持和平行动,目的是保护和扶植阿富汗的民选政权。

收益最大,困难也最大。最初联军官方表示这场战争的目的是逮捕奥萨玛·本拉登等基地组织成员并惩罚塔利班对其的支援。然而多年下来他们发现阿富汗的情况比想像中要复杂得多,阿富汗深居亚欧大陆腹心,是各大地缘势力的极端边缘地带,本身又是极端闭塞的地缘结构,与外界沟通十分不便。美国只能长期不计成本的烧钱,来弥补战线过长的巨大缺陷。2009年12月1日新就任的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为了结束这场旷日费时的战争,宣布在6个月内将向阿富汗增兵3万人,到了2011年5月1日奥萨玛·本拉登终被美军击毙。战术目标达成后,虽然2011年7月美军主力已经开始逐步从阿富汗战场撤出,然而美军仍无力控制住阿富汗偏远地区,在政治层面与塔利班以及其他恐怖组织仍在谈判。亲塔利班成员在阿富汗仍然四处活动,使阿富汗至今仍时不时持续发动恐怖袭击。直到2015年美军才宣布主要部队撤军完毕,阿富汗战争开始进入第二阶段。2020年2月29日,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在多哈签署了和平协议,被各界普遍认为是漫长的阿富汗战争步入尾声的最明确信号。

此次历时18年的战争让美国尝尽了苦头,常年的巨大军费开支、美国国内反战声浪迭起使美国再重新审视此次战争的必要性。且从战争过程和结果来看,美国并没有达到自己期许的目标。军队长期陷入“帝国坟场”的泥潭,战场上伤亡惨重,而随着美国频繁对中东进行军事行动,恐怖主义在这片战争洗礼的土地上迅速扩大,与当初反K的目标渐行渐远。美国总统拜登4月宣布了今年9月11日前将美军无条件撤出阿富汗的目标,持续20年的阿富汗战争似乎终于要画上终止符。这场战争目前为止,已造成两万多美军伤亡,平民则不计其数。阿富汗再一次凭借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赢得了“帝国坟场”的外号。

终结石油欧元——彻底入侵伊拉克

2000年欧元推出后,萨达姆以为抓住了时机,计划与欧洲合作,开始用欧元为石油计价,并接受欧元作为石油结算货币。这触动了美国的根本利益。

2003年3月20日,美国借反K契机,绕开联合国安理会,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从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凌晨5点半)起,美英联军向伊拉克发动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美英联军凭借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先后攻陷巴格达和提克里特等。2003年4月15日,美军宣布已控制伊拉克全境。美军攻占伊拉克全境后,初建立的伊拉克临时政府就急匆匆的颁布第一道法令,即宣布伊拉克的石油出口改用美元进行结算,而不再使用欧元结算。

泛非货币的挑衅——利比亚战争

美国国务院2016年解密了部分前国务卿希拉里的邮件,其中包含卡扎菲政府对美国形成威胁的内容。邮件称,卡扎菲执政时,利比亚政府持有143吨黄金储备,卡扎菲欲借此创建一个泛非货币,与全球现行的美元系统相对抗。邮件还显示,利比亚巨大的石油产量,也是美国军事干涉利比亚内政的原因。通过邮件解密,不难发现一个催动美国动武的理由,即石油资源与石油资源支持的国际通货。卡扎菲无疑也企图动美国的奶酪。但仅凭远不具气候的所谓泛非货币,还不至于让美国急于动武。关键在于利比亚地处地中海南岸,其隔海相望意大利,是沟通亚非欧三洲以及大西洋、印度洋两洋核心的通道,还有着最优质的原油资源。中、法、英等国在利比亚都有石油开采投资。地处战略要地,还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还试图挑战美元霸权,已达到美国动武的必要条件。美国正好还可以借其离英法都比较近,唆使法国带头,避开国际社会的指责。

利比亚战争起因源自国内的武装变革,2010年年末,紧邻利比亚的北非国家突尼斯爆发反政府示威——“茉莉花革命”。“茉莉花革命”不仅导致突尼斯政府倒台,其影响也迅速蔓延到了利比亚。2011年,利比亚同样爆发民众大规模示威,要求推翻卡扎菲独裁统治,建立民主政体。卡扎菲不服从联合国制裁,持续武力镇压反对派。这也给了法美英进行军事打击一个的良好借口。在北约的参与下,反对派最终击毙卡扎菲及其接班人,利比亚进入两大政治势力割据的混乱状态。其背后势力不断更迭,其中俄罗斯所支持的正是与美国对立的利比亚国民军。

2019年12月26日,利比亚团结政府正式宣布要求土耳其对其进行军事援助。埃尔多安随即表示出兵利比亚。此后北约内部在利比亚问题上产生了较大的分歧。目前,作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已成为利比亚的黎波里民族团结政府的主要外部支持力量。美国也因其在利比亚持续对抗俄罗斯,没有在北约框架下约束土耳其的行动。但这与作为支持利比亚国民军的法国形成了根本性的对立。法土双方互相指责对方干预利比亚的和平统一,土耳其甚至不仅在地中海拦截法军舰,还公然挑衅法国。马克龙也因此抛出了北约已经“脑死亡”的言论。而对于美国,此次“借刀杀人”后及时抽身,先利用法国带头开战解除当下的隐患,后利用土耳其对抗俄罗斯势力范围的扩张,消除后顾之忧。因而不达到阻止俄罗斯在利比亚扩大势力范围的目的,利比亚乱局恐难结束。

防止俄罗斯的中东扩张——叙利亚空袭

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开启了所谓的“阿拉伯之春”革命浪潮。此浪潮同样席卷了叙利亚。叙利亚的内战也逐步引来不同外部势力在本国领土上的争斗。俄罗斯企图趁机控制叙利亚这个战略要冲,扩大在中东的势力范围,继而将美国挤出中东。美国则除了决不放弃的石油外,更主要的是防止俄罗斯的中东扩张。

从战略位置看,叙利亚虽仅18万多平方公里,但位居中东“心脏”,可环视整个中东。东面,兵可直抵伊朗和伊拉克家门口,形成四面包围之势,使两伊无法行动。西面,可与以色列连成一片,通过地中海出海口,扼制苏伊士运河更为方便,还可对整个西南欧地区施加影响。南面,可连通由波斯湾经沙特等亲美国家。北面,可利用库尔德问题,对土耳其施加更深入的影响,通过土耳其直达到黑海地区的陆路通道,使俄罗斯黑海舰队驻地完全暴露。进一步封锁俄罗斯南向出口。所以,从二战开始美国就从未间断插手叙利亚事务,意在控制叙利亚,进而控制中东。除此以外,叙利亚更是中东特别是伊朗和伊拉克绝大部分石油输出的大门,也是目前中东石油运往欧洲价格最低廉的方式,欧洲购买的石油大部分是从这条渠道输送的,叙利亚正是欧洲的石油咽喉。

自2011年3月起,叙利亚局势从示威游行逐步升级至武装冲突。至2014年9月,欧盟及其成员国与美国的目标是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推翻巴沙尔政权。在此期间,叙政府军节节败退,一度控制的地区仅占国土面积的20%。2015年9月底俄罗斯以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名义,开始军事介入叙利亚内战,战事发生“转机”。在俄空军支援下,叙政府军转守为攻。倒向俄罗斯的叙政府开始收复失地,这对于美国来说一定是坏消息。随后美国开始增兵叙利亚,以协助叙利亚北部库尔德武装发动针对“伊斯兰国”军事行动为名,完成了在叙利亚北部的军事部署。美国没有强力干预叙利亚局势,叙政府军得已节节胜利。2017年3月,叙利亚政府军重新收复2016年12月11日沦陷极端组织之手的巴尔米拉古城。2017年4月,美国以化武袭击为借口向叙利亚一空军基地发射50多枚巡航导弹。随后2018年1月底,叙利亚政府军宣布正式收复了位于伊德利卜省东部的阿布杜胡尔空军基地。2018年4月,美英法三国以“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为由再次对叙实施“精确打击”,对大马士革和城外目标发射了约110枚导弹。对美而言,出兵叙利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美国和沙特的势力掌控叙利亚,对俄罗斯的进军中东将是一次重大打击。况且欧洲的能源咽喉绝不能掐在俄罗斯手中。

与利比亚战事相似,美军在特朗普“经济算盘”下开始撤出叙利亚北部,但依然重兵把守着位于代尔祖尔省和哈萨克省的油田。美军部分撤军并不代表美国放弃叙利亚,美国依然找到了土耳其这个“代理人”来对抗俄罗斯。并以在美法地中海军演及武器援助为诱饵,促使土耳其持续与俄罗斯抗争。土耳其作为“马前卒”,如今骑虎难下,自我损失不小,又不能轻易停战,还频遭同为北约成员国的法国指责。而俄罗斯则明显占据上风,一旦土耳其被迫放弃,美国在中东可谓节节败退。这是否意味着美国需要在中东酝酿一场更大的风波来挽回劣势。

解体苏联——休克疗法

从美国直接对其动武的国家来看,没有一个是所谓的经济或军事强国。即美国对大国并不采取直接冲突策略,往往是在其势力范围的第三国进行震慑。对于经济或军事强国,美国往往采用金融或经济战。

苏联早期的经济发展,采取的是工业优先策略。快速的工业化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建设,“工业剥削农业”的不均衡发展成为解决资金问题的最直接办法。二战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形成,为了在与美国的对抗当中不落下风,尤其是与美国抛出的“星球大战”计划进行军备竞赛,苏联只能继续倾全国之力发展重工、军工以及油汽矿产业,而放弃对农业的改革发展。这也促使“以油换粮”的粮食对外高依存模式逐步形成。

石油与军火一直是苏联的国家经济支柱,大量的油田开采使得苏联在二战后赚取大量的外汇及黄金储备。1983年,美国要求国际能源机构限制欧洲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比例,此举切断了苏联从欧洲获得硬通货的渠道。1985年8月,在美国里根政府的授意下,沙特开始采取“逆向石油冲击”,当年10月,在欧佩克会议对石油出口配额没有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沙特单方面进行强制增产,由1985年之前日产量不足200万桶的水平升至900万桶,科威特也紧随其后,自行增产。随着大量石油供给量的迅速提高,油价便一路下跌,由每桶30美元跌至每桶12美元。此次美国的精准打击使不仅刺痛了苏联人的神经,伊朗、伊拉克、利比亚等国的石油收入也大幅降低,而这些国家是苏联在中东地区的武器主要出口国,因此苏联的军火销售也受到了较大冲击。与此同时,里根政府上台之后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发行美元,美元的贬值也使得苏联的外汇储备进一步下降。

外汇储备下降,苏联只能向美国借钱,进而对美国的外交态度逐渐发生变化。与此同时,苏联也正在形成对自身经济运行弊端的认识,由此开始接受西方一系列经济改革的建议。在西方经济学家的“帮助”下,彻底否定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开启了所谓市场经济改革的“五百天改革计划”。改革计划首先将苏联原有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每一位苏联公民都可以获得国有企业划分的有价证券,且这些证券可以在市场自由流通。然后彻底开放苏联的金融市场,允许外资进入,成立各种金融机构。

美国在苏联开始通过独资或合资开设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以及保险公司,利用提升利率的方式吸收苏联人民的存款。同时,美国授意媒体唱衰苏联经济,人民手中有价证券将逐步缩水,此举立刻加快了苏联人民手中国企证券的抛售。外资金融机构吸收的大量卢布再被用来收购苏联的国有企业以及土地、油田等重要资源。用苏联的货币收购苏联的国有资产。苏联实体产业交给了美国,将卢布握在了自己手里。

之后美国提出进一步放宽卢布兑换的监管。大量银行开始在同一时间抛售卢布,卢布大幅贬值。苏联央行对此左右为难,不接收如此大量的卢布,卢布就会继续贬值,接收就要用等额的外汇储备,但苏联的外汇储备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数额的卢布,只能任由卢布继续贬值。而后苏联人民开始抢换美元,致使卢布汇率加速下降。最后,欧美主导的金融黑市逐步在苏联套取汇差,大量抛售卢布,这使得卢布贬值继续加剧。卢布贬值大量消耗了苏联的外汇储备,此时恰逢1989年全球粮食歉收,仅有的外汇储备进口的粮食,根本无法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粮食危机成了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1991年苏联宣告解体。解体苏联应该算作美国金融与经济战的经典战役,让美国尝到了甜头,因此也成了后续美国对付经济与军事大国的管用伎俩。

强制日元升值,搞垮日本实业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凭借着强有力的国家干预经济方针,并搭乘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几十亿美元军事订货单的顺风车,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美国忙于战争,其出口能力有所下降,也为日本商品打入世界市场提供了良机。日本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六十年代末期,日本GDP跃居世界第二,产业竞争力增强,国际地位迅速提升。而反观那时的美国,里根上台后,“强国家,强货币”的理念持续输出,实行高利率,美元不断走强。美国产业界认为,美国汇率的扭曲降低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因此不断对国会和政府施压,要求降低美元汇率。

1983年9月,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屡次败给日本的李·摩根发布了题为“美元与日元的不匹配:问题的所在与解决方案”的《摩根报告》,成为日后美国施压日本的谈判蓝本。摩根报告提出了11项具体策略,核心是“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彻底“排除抑制日元需求的人为措施”。美国认为,日本开放金融与资本市场后,市场对日元资产的兴趣增加,日元将随之升值。1985年,美、日、英、法、德五国财长、央行行长在纽约举行G5会议,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宣布联合干预汇率市场,结束美元汇率偏高情况。其后,日元快速升值,协议前,美元对日元汇率是1美元兑换239日元,而至1986年底,已贬值为1美元兑换159日元,1年内美元贬值超过30%。日元的急剧升值引起日本各界的强烈不满,日本经济受到较大的打击,以日元计价的出口增速下降。

面对日元的持续走强,在1987年初,G7财长再聚巴黎,达成《卢浮宫协议》,决心稳定汇率,但日本必须答应美方下调利率、刺激内需的条件。1987年3月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145,12月便升值至120,1988年一度突破100。日元升值势头迅猛。同时国内政府大幅的刺激政策实施,日本国内经济泡沫愈演愈烈,到达危机关头。美方决定再添一把火!1995年1月,日美签订金融服务协议,在美国主导推动下,加速推进一系列金融政策。金融、利率、资本兑换自由化,放松市场准入,“管制”的闸门敞开。海外资本迅速涌入下场收割,日本房地产价格迅速攀升,房地产、股市泡沫越吹越大。而日央行并没有在经济狂热的过程中试图让经济软着陆,而是在泡沫积累后,连续五次加息,同时出台了土地融资的总量控制、土地税制改革等严厉的紧缩政策,最终刺破了泡沫。

在以金融手段玩转日本的同时,美国不忘搞垮日本引以为傲的实体产业。1950年代~1970年代前半段,日本主要靠着进口美国半导体设备而发展本国半导体产业。但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受战争、经济等等因素影响,其全球半导体的市场分量直线下降,日本则快速上涨,颇有“逼宫”之势。美国随即拒绝向日本出口集成电路,并迫使日本在国内半导体市场完全自由化。名对美国的制裁,1976年,日本举全国之力推出了“DRAM制法革新”的国家战略。到1985,日本一跃成为了全球最大半导体生产国。这让美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1985年,美国开始对日本半导体发起“301调查”。对其加征关税,并征收反倾销税。《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也打压了日本的半导体出口。1986年,美推出《日美半导体保障协定》“关爱条约”,要求日本半导体销售价格及国内份额分配由美国决定。随着一轮一轮的加税、“关爱”以及扶持韩国替代日本,日本企业倒闭,市场份额急剧收缩。

引爆欧洲债务危机

解体苏联,摁住日本,欧盟与欧元成了下一个隐患。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恰好给欧洲提供了挑战美国的机会,针对当时金融体系在监管等方面存在的弊端,欧洲提出了彻底改革主张,从而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2008 年11 月和2009年4 月先后在华盛顿和伦敦举行的G20 金融峰会上,欧美之间展开激烈争论。法国总统萨科齐对国际货币体系以及美元的地位提出了质疑。他认为,“1944 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不一定适用于今天”,“美元不应该再被当做唯一的全球通用货币”。美国总统奥巴马则明确予以回击。他强调,美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屈服欧洲的压力,更不会把世界金融主导权拱手让人。

欧洲主权债务有其不可避免的内部缺陷,即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各国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欧央行在德国的影响下并不愿意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各国不能依靠货币政策刺激需求,只能通过相对自由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宽松的财长政策通常又会导致政府债务高企,如欧债危机的突破口希腊即是如此。另外,美国高盛公司利用金融衍生产品帮助希腊政府掩盖高额的公共债务,以达到加入欧元区的标准。这种华尔街金融大鳄的恶意投机,早为欧洲制造了一个放在美国手里随时可爆的炸弹,只是不到关键使用的时候。08年金融危机后,欧洲人傲慢的挑衅让美国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困境,不能让欧洲趁势崛起。

希腊2009年底宣布,公共债务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113%,国家陷入信用危机。随后美国三大评级公司推波助澜,下调希腊主权评级。紧接着意大利被卷入其中,三大评级公司同样迅速跟进。标普甚至“误报”法国信用降级,给形势紧张的法国雪上加霜。与此同时,美国主导的媒体开始极力“唱衰欧洲”,给欧债危机煽风点火。

欧债危机为美国换来了“太平日子”。欧元区政策制度的缺陷不做修正,很容易再次授人以柄,欧元也很难与美元一较高下。此次新冠疫情爆发,欧洲整体救助方案难产,只能放宽意大利等国的赤字要求,赤字放松,债务继续积累。欧债危机的阴影再次悬于头顶。恐怕都不需要美国助推就会自乱阵脚。

保卫美元体系——全球跨境支付系统

此外,美国利用其控制的全球跨境支付系统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和负责美国国内支付清算的联邦储备通信系统(Fedwire),对全球的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和个人以各种荒唐理由肆意发起金融制裁,切断清算、结算与支付渠道,冻结其在美资产。

SWIFT运营世界级的金融报文交换网络,而非支付交易系统,目前全球绝大多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均通过它与同业交换电文来完成金融交易。SWIFT系统全球约2400家银行共同所有,服务于全球11000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尽管SWIFT系统声称其是中立的,但是该系统董事会成员均来自于美国的银行机构的高管,而美国联邦法律允许美国政府对全球的银行和监管机构进行制裁。CHIPS和Fedwire是美国两大核心支付交易系统,前者主导跨国美元交易清算,后者主要负责国内美元结算。目前CHIPS已发展成为拥有12 家会员银行,14 家参加清算银行与众多的非参加清算银行组成的庞大国际清算支付网络,其承担世界上95%以上的银行同业美元支付清算与90%以上的外汇交易清算。目前各国和地区均有平行于CHIPS的交易系统,欧洲的TARGET(泛欧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英国的CHAPS(伦敦银行自动清算支付系统)、中国的CNAPS(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均可用于本币或多边货币的清算,但是各国的交易系统仍然依赖于SWIFT进行报文转换。一旦金融机构被CHIPS 切断支付通道就无法进行跨境美元业务,而一旦被SWIFT切断报文转换通道,不仅无法进行美元跨境清算,人民币、日元和欧元业务也无法进行。

美元无疑享有强大的网络效应:它仍然是全球贸易最主要的结算货币,全球金融体系中最复杂的部分,众多数量庞大而复杂的衍生品也主要以美元计价。全球支付消息提供商SWIFT的1.1万名全球成员每天互相发送3000万次消息,它们进行的大多数国际交易最终都由美国“代理”银行通过纽约转发给CHIPS这个每天结算1.5万亿美元支付的清算所。维萨和万事达处理了全球三分之二的银行卡付款。美国的银行收取了全球投资银行业务费用的52%。由此,美国就掌握着对任何一个国家和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制裁的利器。尤其在特朗普上台后,制裁成为其主要外交政策工具,甚至以“二级”制裁打击盟友——任何与美国的敌人展开贸易的国家都将受到惩罚。美国是支撑全球化巨大网络的中央节点,而特朗普上台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把“长臂管辖权”上升成为美国单方面对外制裁的经济武器。美元体系和美元全球结算网络就是这类武器中最锐利的一类。

美国相关法律规定,其有权将原本仅适用于国内实体和个人的国内法,延伸至境外行为者及其经济活动,即所谓的“长臂管辖权”。通过刑事或民事诉讼、罚款、限制在美融资、禁止获得美国的政府合同、市场、产品和技术等手段,美国可限制全球金融机构与被制裁者在美国境内外进行金融交易或者向其提供金融服务。

美国通过所谓长臂原则制裁的金融机构不胜枚举。2005年9月15日,美国财政部称汇业银行协助北朝鲜客户洗嘿钱、协助伪钞流通等支持恐怖主义活动,宣布三十日内切断前者同美国财政体系的联系。因此导致澳门市面的汇业银行出现挤提,在短短两天被提走了三亿澳门元,占汇业总存款额十分之一。2013年,日本最大的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涉嫌掩饰与受制裁国家伊朗之间的交易而向美国纽约金融服务局支付约5.65亿美元的和解费。同年7月,美国因中国昆仑银行与伊朗银行有业务往来,下令将其列入制裁名单,昆仑银行的外汇业务、汇款业务、融资业务均无法正常运营,甚至大额交易和频繁支付也无法进行。无独有偶,2014年,法国巴黎银行被美国司法部指认,其在2002-2009年的8年间,通过美国金融系统,与苏丹、伊朗和古巴等受美国制裁国家的机构和个人从事数额巨大的美元交易清算活动,帮助上述受裁国家转移了超过88亿美元的资金。根据美国司法部的详细数据,法国巴黎银行为一家伊朗能源公司转移资金超过5亿美元,为古巴转移的资金则超过17亿美元,涉事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该行为触犯了美国法律。最终,法国巴黎银行支付了89.7亿美元的“天价”罚款并承认犯刑事罪,同时会终止特定美元结算业务一年以与美国当局达成和解。2016年,美国商务部因中国的中兴通讯公司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将一批搭载了美国科技公司软硬件的产品出售给伊朗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伊朗电信(TCI)这一行为“违反美国出口限制法规”为由,对中兴采取限制出口措施。最终,中兴公司缴纳13亿美元的罚款,而此前2017年的和解中,中兴公司认罚8.9亿美元,总计认罚至少22亿美元,以换取解禁“7年不能进口美国芯片、软件的惩罚”,得以继续在行业生存。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2018年11月12日,SWIFT被华盛顿所迫切断与伊朗银行的一切联系。与SWIFT隔绝,伊朗将很难获得出口石油货款与进口货款。

总的来说,近四十年来,美国为维护其金融霸权地位,使用了各类金融手段不遗余力的打压非美国家、企业和个人。无论是攻击金融制度及政策,迫使非美国家过快的开放金融市场并打着金融自由化的旗号,率领华尔街重兵冲击他国金融体系。还是以长臂管辖为由,凭借其SWIFT等系统对他国肆意发起金融制裁。亦或是利用标普、穆迪等评级公司推波助澜引发目标国家或地区的债务危机,本质上都是对大国博弈的手段,维护美国自身利益,阻滞他国的发展和崛起之路。

美国政府除直接发起或参战外,还会利用其盟友的力量形成对美国战略对手的制衡。例如近年来美国推动打造的“中东战略联盟”,美国利用以色列在东地中海地区桥头堡的作用,加强与中东传统盟友的合作,遏制俄罗斯、伊朗等非西方势力在中东地区的影响。但一旦直接涉及美国的自身利益,美国政府对盟友的态度会同样强硬,上文提及的日美贸易战以及科索沃战争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即便是日本、欧洲如此重要的盟友,只要动摇美国的根本利益,美国政府依然会不惜代价对其痛下杀手。有鉴于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若仅是美国盟友与其战略对手的冲突或者说只涉及他国利益,在不触及美国自身的基础之上,美方更加倾向于以旁观者的姿态从中渔利。

文中观点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更多深度财经、国际局势资讯解读,可去关注微信公众号【邓高望远】(关注公众号,在后台回复相应关键词,可领取机构付费投资报告、私募个股调研报告和行业报告),或者保存下方图片在微信打开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美元近代的兴衰历史链接:http://www.esxun.cn/jingji/3621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