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价格战到底坑了谁
借着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东风,一系列购书促销活动纷纷上线。1元一本、10块一摞,在一些消息商平台及直播间里,图书价格战愈演愈烈。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图书的原始定价普遍飙升,一本薄册子也敢标几十元。
很多人都注意到,零售图书线上线下的价格往往相差很大。传统实体书店基本按照图书定价销售,即便促销也不过八九折。而在各大消息商平台,图书几乎是上架即自带折扣,“满百减免”“买一送一”随时可见。近些年,“图书盲盒”“1元图书”等玩法更是风靡直播间,成为一种引流量、清库存的重要手段。两个市场的价格明显失衡,成为中国图书市场的一个特别现象。
种种折扣里究竟有几分实惠,恐怕并非眼见的“骨折价”那么简单。众所周知,作为图书生产源头的出版社,收益大多依赖经销商。在这样的产销格局下,消息商平台为了获得流量,极尽渲染“最大折扣”向出版社要求更高返点,而出版社为了弥补成本、保证利润,只能拼命调高图书定价。到头来,读者看似享受了折扣,实则并没有享受到优惠,还可能被商家绑架——想买一本书,必须货比三家、紧盯促销,有时为了“凑满减”还得七七八八买上一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与此同时,消息商图书恶性竞价,进一步挤压实体书店生存空间,特别是那些“势单力薄”的小型实体书店,更沦为价格战的牺牲品。
“虚高定价,狠狠打折”,伤害的是整个图书产业生态。按理说,一本书的定价不仅取决于纸张、印刷、装帧等成本,更取决于内容质量的优劣。但在价格战之下,呕心沥血的精品著作与东拼西凑的“文字垃圾”采取同样的销售策略不说,销量还与消息商平台的营销能力息息相关。缺少对优质内容的正向激励,链条上的主体纷纷走同质化、快餐化的路子,必然造成图书产业萎缩、人才流失、质量下降。劣币驱逐良币,最后受伤的还是真正的爱书人。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一种具有文化属性、社会价值的特殊商品。这意味着,图书定价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想定多高定多高,想打几折打几折。事实上,在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出版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一直有“文化例外”政策。比如,图书“限折”时间大都在半年到两年之间,折扣率也要在一定范围之内等等。一些实践中的经验,都是构建健康图书产业发展生态的有益参考。营造有序市场环境,鼓励原创优质内容,才能有更多好书脱颖而出。
郑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