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消息 14日,在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等联合发起的“2022数字经济大会”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表示,数据作为资产的过程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数据的产权模糊、数据价值的变动性、数据的商业模式等。
朱民表示,数据本身没有价值,数据只有在使用的时候才产生价值。数据有很多非经济学的维度,特别涉及到隐私、合规、机密、安全,这都在数据使用流通中予以考虑,也是现在比较大的挑战。
朱民提到,数据作为资产的过程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第一,数据的产权模糊,特别是在转载和复制中。“目前一般的规则说谁采集谁拥有,但这个概念其实不是很清楚,特别对个人数据的不当采集处理和使用也经常发生,所以交易风险和个人数据的合规还受到很大挑战。”他补充道,隐私与安全问题上,缺乏数据共享和流通交易的规范,在企业层面缺乏数据的确权原则,缺乏结合法务业务安全原则等。
第二,数据的经济学问题,数据价值的变动性。因为数据不同的需求者、使用者的价值不同,所以数据的价值怎么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的开放和流通、监管、生态、法律合规甚至包括机器合规、算法合规,所以数据要成为资产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朱民还提到,价值的挑战就是数据资产的金融化,包括数据的拆分,它必须根据行业和场景进行拆分;包括市场化定价,各个供给方和需求方,要有拍卖机制,根据市场原则以不同成交价格把它金融化、权益化。数据资产金融化可以解决估值问题,现在也有探索,市场也有实践。
此外,数据的商业模式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现在有的是数据平台交易模式,有不少数据公司用平台方式,通过采集数据,通过隐私处理进行去密、加密,最后以第三方的管理来进行交易,这个商业模式解决了数据互信、数据保护和数据共性的主要矛盾。”但朱民认为,它的局限性就是比较小,还是小范围的。
朱民称,数据算力和算法都在加速发展,推动数据资产化对中国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意义非常重大,数据变成资产、变成财富是现在面临的一个大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