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红色精神的熏陶中长大的。
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对祖国的虔诚,对革命的热情,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坚持,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红色之歌。
陪伴我们走过青春期漫长的岁月,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带领全国人民万众齐心抗击非典,地震等自然灾害,把我们国家建成了一个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历史书,而长征时期、抗日战争等时期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这部史书最为波澜壮阔的篇章。
我们此次选择以巴中为目的地,开展了一次以“红色之旅”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进行寻访老党员(老红军)、探寻革命遗迹等历史回顾、记录类活动,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结合学习党史的研究课题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活动,在寻访、考察过程中为老党员(老红军)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开展红色旅游是弘扬民族精神,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红色旅游也使革命老区人民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革命老区在发展红色旅游中,特别重视深挖其独特的革命文化内涵,精心打造出老区特有的文化品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1932年12月至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创建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成立了川陕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24个县(市)级苏维埃政权,红军由入川时的1.5万余人发展到8万之众,根据地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
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西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巴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元帅徐向前和王树声、洪学智、李德生、陈锡联、许世友等446名高级将领曾在此战斗过。
当年,40万巴中人有12万人参加红军,4万人壮烈牺牲。
巴中籍红军有29人成为将军,87人成为省部级领导。
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和众多 的革命遗迹,巴中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红军最大陵园——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红军石刻标语之王——“赤化全川”、“平分土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等众多的红军遗迹、遗址和纪念馆,以及数以万计的红军文物。
当地政府积极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发展了相关的经济,弘扬红色文化。
特别是近年来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更为巴中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当代大学生,走进革命老区,感受红色文化,践行红色精神,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自主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表现。
今年暑假,我们选择了巴中作为此次暑期实践的基地,旨在重温那段艰辛的历史,同时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进行一次红色精神的追溯。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对前辈们的革命道路更加了解,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和平的不易,提高我们爱国意识,通过一系列革命教育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在生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到一些在书本上感悟不到的道理,弘扬现代主旋律。
走进社会,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通过参与革命教育活动,感受我们伟大祖国的建立是何等不易。
这次巴中之行我们将参观长赤禹王宫、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王坪烈士陵园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访老红军等活动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 整个活动由7月5日到10日(不含往返所需时间),7月4号我们自成都乘火车到达巴中,不在巴中停留,转到南江住宿。
破旧的火车和炎热的天气是我们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同学们互相交流,结束了长达十个小时的闷热之旅,当晚开了一个内部会议,再次确认接下来的任务,并逐一检查所需物资,做好补给。
7月5号,我们对当地相关部门做好接洽并进行访问,了解一些当地的历史沿革,同时咨询了老红军的住处;然后我们一组人去探望老红军,让他们给我们讲讲当年的故事,参加了几次重大战役的老红军在提起当年都显得精神抖擞,队员们都提了一些自己关心的问题,还观看了关于他们的纪录片,对他们的英勇事迹都佩服不已,并坚定了自己对未来一切困难的勇敢面对之心;另一组人调研了当地学校的中小学学习情况,深入课堂,了解他们的学习,同时咨询老师,总结不足,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据学校领导介绍,学校很重视学生红色精神的教育, 之后,队员们在学校里开展了关于红色精神的宣传活动,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学习红色精神,加深对于红色精神的理解。
7月6日,队伍一行人乘车去光雾山景区,参观巴山游击队遗址。
据当地旅游局局...
红色足迹作文转眼间,中国已经强盛起来了。
建立中国共产党,早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
建党__周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
身为党的阳光下哺育的花朵,我们更应该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精神!尽管抗战已经过去多年,可还是有许多老党员与老红军。
我的身边就有一位老党员,一位八、九十岁的老爷爷,双脚已经不能活动,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之后的日子。
他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最近的事情都已经记不清,甚至能把曾孙当成别人的小孩,把孙子当成小偷,但他记得最清楚的,是抗战的时候。
当我去寻访这位老党员的时候,他黯淡的眼睛似乎又亮了起来,龙飞凤舞的讲了起来:“我出生的时候,外国已经在如猛虎般的侵占我们的祖国,在我15岁的时候,我们那些孩子,每天都盼望着当军打鬼子。
刚好晋江成立第一支武装队伍,开展游击战争,虽然不是打鬼子,但大家都很高兴。
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参加了武装队伍。
21岁,我成了党员。
当上党员没几个月,我就被蒋军(国民党)抓去了。
我原来的老伴当时也是党员,她去救我,结果被枪毙了,留下了大毛(指老爷爷的儿子)。
后来,中共晋江县共委派人把我救了出来,我才知道我原来的老伴已经死了。
我很生气,积极参加党员活动,发誓要打死蒋军,有好几次到鬼门关前走了又回来了。
成立泉团晋江大队(1949年5月)后,我也加入了。
大队主动出击,摧毁国民党基层政权,后来配合解放军解放晋江(8月31日),晋江才算解放了。
后来,我的身子不争气,垮掉了,才停止参加党的活动。
”我想不到,原来,抗战有着这么多历史,共产党的红色足迹,早已经深入千家,造福万家。
总有一天,我也要成为党员,继续党的红色足迹!
留住红色记忆寻访红色足迹手抄报追寻红色足迹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红色精神的熏陶中长大的。
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对祖国的虔诚,对革命的热情,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坚持,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红色之歌。
陪伴我们走过青春期漫长的岁月,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带领全国人民万众齐心抗击非典,地震等自然灾害,把我们国家建成了一个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历史书,而长征时期、抗日战争等时期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这部史书最为波澜壮阔的篇章。
我们此次选择以巴中为目的地,开展了一次以“红色之旅”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进行寻访老党员(老红军)、探寻革命遗迹等历史回顾、记录类活动,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结合学习党史的研究课题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活动,在寻访、考察过程中为老党员(老红军)提供各种志愿服务,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开展红色旅游是弘扬民族精神,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红色旅游也使革命老区人民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革命老区在发展红色旅游中,特别重视深挖其独特的革命文化内涵,精心打造出老区特有的文化品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1932年12月至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创建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成立了川陕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和24个县(市)级苏维埃政权,红军由入川时的1.5万余人发展到8万之众,根据地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
毛泽东给予高度评价:“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西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巴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元帅徐向前和王树声、洪学智、李德生、陈锡联、许世友等446名高级将领曾在此战斗过。
当年,40万巴中人有12万人参加红军,4万人壮烈牺牲。
巴中籍红军有29人成为将军,87人成为省部级领导。
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和众多的革命遗迹,巴中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红军最大陵园——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红军石刻标语之王——“赤化全川”、“平分土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等众多的红军遗迹、遗址和纪念馆,以及数以万计的红军文物。
当地政府积极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发展了相关的经济,弘扬红色文化。
特别是近年来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更为巴中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当代大学生,走进革命老区,感受红色文化,践行红色精神,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自主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表现。
今年暑假,我们选择了巴中作为此次暑期实践的基地,旨在重温那段艰辛的历史,同时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进行一次红色精神的追溯。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对前辈们的革命道路更加了解,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和平的不易,提高我们爱国意识,通过一系列革命教育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在生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到一些在书本上感悟不到的道理,弘扬现代主旋律。
走进社会,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通过参与革命教育活动,感受我们伟大祖国的建立是何等不易。
这次巴中之行我们将参观长赤禹王宫、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王坪烈士陵园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访老红军等活动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 整个活动由7月5日到10日(不含往返所需时间),7月4号我们自成都乘火车到达巴中,不在巴中停留,转到南江住宿。
破旧的火车和炎热的天气是我们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同学们互相交流,结束了长达十个小时的闷热之旅,当晚开了一个内部会议,再次确认接下来的任务,并逐一检查所需物资,做好补给。
7月5号,我们对当地相关部门做好接洽并进行访问,了解一些当地的历史沿革,同时咨询了老红军的住处;然后我们一组人去探望老红军,让他们给我们讲讲当年的故事,参加了几次重大战役的老红军在提起当年都显得精神抖擞,队员们都提了一些自己关心的问题,还观看了关于他们的纪录片,对他们的英勇事迹都佩服不已,并坚定了自己对未来一切困难的勇敢面对之心;另一组人调研了当地学校的中小学学习情况,深入课堂,了解他们的学习,同时咨询老师,总结不足,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据学校领导介绍,学校很重视学生红色精神的教育,之后,队员们在学校里开展了关于红色精神的宣传活动,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学习红色精神,加深对于红色精神的理解。
7月6日,队伍一行人乘车去光雾山景区,参观巴山游击队遗址。
据当地旅游局局长介绍...
寻访红色足迹是什么意思革命老战区有很多,但井冈山上有着不惜一切代价为人民奋斗,奉献一切的红色记忆。
1927年10月,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同志带领部队进入井冈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兰花坪。
在井冈山上成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1928年4月底,朱毛红军在井冈山上顺利会师。
两天后,两军负责人在“龙江书院”举行会议经湘南特委的决定,将这两支队伍合编起来,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兼十师军长,而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十一师师长。
在庆祝大会上,毛泽东特别高兴,出人意料的是他身上背来匣子枪,在平时毛主席是从来不背枪。
他走到队伍前诙谐地说“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罗。
”庆祝会一结束,他就把枪交给了警卫员,从此在没看见他背着枪。
在战斗中,牺牲被俘是常有的事,但是在革命队伍中也会有意志不坚定,经不住敌人严刑拷打的战士,他们成为了叛徒,出卖自己的同志来换取自己的性命。
在1917年11月28日,毛主席亲自下令处决企图叛变的原红军团长陈浩等人。
这是毛主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自下令处决叛徒。
党代表宛希先、团长陈浩率领,第二次攻占了茶陵。
部队进城后,陈浩等人不管队伍,整天得吃喝嫖赌,不愿回山沟里打游击,还侵吞了部队缴获的几千克黄金。
毛泽东写信严厉批评了陈浩一伙。
可陈浩心中甚是恼火,想要投敌。
他的计划还没有得逞,就被揭发,公开宣布处决陈浩及徐庶、韩昌剑、黄子吉另外3名企图率部叛变的军官。
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虽然时间不长,却开辟了一条革命的道路。
找到了红色的足迹,那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挥洒而成的,中华儿女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
然而我的心中也有着一颗红色的种子,生根,发芽。
...
探求红色足迹,传承革命之旅作文常熟和常州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距离相距很远。
今天,我们满怀期待的乘两个小时车来到常熟5A级沙家浜湿地公园。
在那里我们开始了探求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之旅。
排队进入景区大门口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草坪上停放的一只展翅的飞燕风筝,好像要激励我们,努力拼搏,翱翔蓝天,用自己的行动放飞自己的梦想。
抬头一望,那一排风车颜色更是五彩缤纷,风车借着风力快速旋转着,风车和风正热烈的欢迎我们这些“新朋友”。
此时,天空放晴,万里无云。
在阳光的伴随下,我们走上了一级台阶,只见一块高长的黑石上雕塑着三个人:一个男战士头上缠着白布,手举枪,足蹬布鞋;一个女战士手持大刀,眉头紧锁;另一个战士弯腰匍匐前进。
顿时,我脑海里浮现出人民英雄们正与外国侵略着英勇抗击,他们是铮铮铁骨,为革命事业,血洒祖国各地。
拍完集体照后,我们进入博物馆内,墙壁上有一张画吸引了我:一个房东叫阿英,他将一个革命战士藏在稻草堆里,为革命战士做掩护,反映了人民对革命战士的爱戴。
橱窗里摆放一本本书,那是历史的见证,地下共产党们用一把把锋利的刺刀刺向敌人的心脏,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鼓舞人们积极加入革命队伍。
在当今和平年代,人民解放军仍然保持光荣传统。
在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后,解放军第一时间赶往灾区,体现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用一双双手筑起了一张张支架,拯救了许许多多人的生命,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迷彩服;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敬爱的战士。
我跟随着小组,来到了万竹林,只见竹枝茂密,错落交叉,山间小路是由石子铺成的。
我们现在慢慢地踏上台阶,时刻要注意脚下的路。
战士们在打仗时,快速奔跑,根本无暇顾及脚下的路,甚至自己的生命。
当时条件是多么恶劣,但是还有这么多的人跟随党,义无反顾的追寻革命事业,为争取民主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结束了这次的旅行,我从沙家浜了解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先烈们的一腔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的年代,我决心要跟随党,为他人、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为传承革命精神付出自己的努力。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最优秀三篇不太理解你要的哪种,读后感可以吗?我们初一的时候发了一本关于红色的书“历史的选择”,我写了一篇读后感,你看看行不行吧,希望能帮到你。
读《历史的选择》有感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所以我喜欢阅读历史书籍,对历史书籍爱不释手。
今天我读了《历史的选择》这一书,使我了解到许多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对我感触至深,久久不能忘却。
此书使我了解到许多年前清政府是那么的无能和腐败。
面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我们的清政府却无力反击。
历史早已说明:落后就要挨打。
从此,中华民族沦落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一九一一年,伟大的民族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这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变化。
然而,由于农民和资产阶级不能承担历史使命,所以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终于,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大地上出现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他们充当了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
是新中国在一九四九年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中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像一束曙光,照亮了黑暗已久的大地,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巨龙。
中华人民又踏上了新台阶,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
在阅读《历史的选择》一书时,我还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了解了他们的伟大事迹。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为了中华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慷慨赴死的刘胡兰。
她从小接受党的教育,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类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有一次,刘胡兰被敌人抓到了一所庙。
敌人对她进行逼供,让她说出村里的其他共产党员,但刘胡兰誓死不说。
之后,敌人见来硬的不行,就来软的。
他们对刘胡兰说,如果她说出来了,就给她钱。
可是,刘胡兰一点儿反应也没有,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坚贞不屈。
敌人怒火中烧,让手下把刘胡兰杀死了。
在刑场上,她大声喊道:“怕死不当共产党。
”她死后,毛泽东主席赞赏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了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了生命的宣言。
看完了《历史的选择》这本书后,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进一歩增强了跟党继续前进的决心。
历史既然选择了我们这一代,我们就要无悔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