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李如彬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就像13年前创办学大教育那样,他希望再一次成就自我,向“邻居”雷军、姚劲波这样的大佬看齐。
他最具分量的头衔是学大教育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如今有了一个新的称谓:宝驾租车创始人、CEO。在“创业要趁早”的国内互联网圈子里,这位年近不惑的创业者可谓“高龄”。
此时距离他创办学大教育已经过去了13年,距离这家教育公司登陆纳斯达克(4464.93, 11.92, 0.27%)已有4年,而李如彬退居二线也有6年时间。曾经的穷学生早已身家巨万,进入了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
但他不想就此退休,做一个安逸的富家翁,而是希望再搏一把。他的最新项目“宝驾租车”是一个基于移动端的P2P租车平台,已经获得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宝驾租车”的办公地点是北京四环内的一栋五层别墅。它的外观并不奢华,甚至略显陈旧;内部装修绝非金碧辉煌,走的是简约路线,工位也十分拥挤,颇有“车库创业”的味道。
别墅一楼是公司前台,宛如山寨版苹果(97.98, 0.48, 0.49%)零售店:正对着大门的两名员工埋头在iMac电脑前忙碌,房间一侧是一条黑色沙发,另一侧却摆着一张实木桌子,上面嵌着两部iPad,两部iPhone,以及几部Android手机。
据李如彬介绍,这张桌子“就是照着苹果那么收拾的”,访客可以在此试用宝驾租车的移动APP。虽然否认是“果粉”,但光是苹果机顶盒Apple TV,他就购买了四五部。
但这种效仿显然不够精致:iMac电脑用的是旧款,桌子的材料和质感也和苹果零售店相去甚远。事实上,这种略显吃力的硬充“高大上”,在李如彬和宝驾租车身上屡屡出现,有时甚至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他要求公司所有员工都以英文名字互相称呼,原因是中文名字略显老土。于是,李如彬叫“Leo”,首席运营官叫“Ellen”,市场主管叫“Richard”,诸如此类。只是这些名字太常见,近百号人多有重名,有时只好换回中文,方能辨别甲乙丙丁。
又如,宝驾租车不选择普通写字楼,而是租了一套别墅作为办公场所。李如彬对此的解释是:“很多员工都没有住过别墅。这样就可以把别墅当成一个家,体验一下住别墅的感觉;将来挣了钱,可以自己买一套。”
整个一楼最引人注目的是挂满四壁的手绘老爷车相框,共有数百款,每个约有明信片大小,画笔线条精致优雅。李如彬是一位车迷,拥有22辆各类豪车,而这些相框是特意买来作为装饰的。
这天下午2点半,李如彬准时来到公司,接受新浪科技的专访。但与我想象的鲜衣怒马不同,李如彬今天开的是一辆马自达5,这款MPV的售价不到20万元;一身休闲装打扮,T恤领口的两枚扣子都没有系上,与宣传照上西装笔挺、玉树临风的形象相去甚远。
而在接下来的90分钟内,这位传说中内向、讷言的中年男人口若悬河,聊创业、聊汽车、聊兄弟。他思路清晰,神采飞扬,仿佛被24岁的李如彬“灵魂附体”。
把车租给明星
时光回到2008年。在董事会的推动下,时任学大教育CEO的李如彬被创业伙伴金鑫取而代之,转而担任董事长,渐渐淡出一线管理。那一年,李如彬31岁。
在当时的互联网圈子中,“30岁退休”是不少创业者的梦想和追求。李如彬从此开始了赋闲生活。作为大股东,他在学大教育IPO前夕出售了300万股股票,套现1000万美元,除了在北京某小区购买了一套别墅外,还陆续购买了22辆豪车。
一谈到车,李如彬顿时眉飞色舞。在我表达了对于某款车的看法后,他不以为然道:“可能你对车不是太有感觉。我要是碰到没见过的车,一定会去看看是什么牌子。所有的车,我基本上都有了解,包括小面包,我都很在意,很care。”
但是,他并不刻意追求奢侈享乐,而是凡事都要精打细算,无论手头是否宽裕。讲究实用、注重成本的性格不仅影响着他的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他的创业信条之一。
他最好的一辆车是保时捷Panamera轿跑车,市场价100万至300万元之间。他曾经拥有过一辆奔驰SLK敞篷跑车,后来卖掉了,因为他觉得“不实用”。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李如彬最喜欢的车是一款国产MPV,其售价不足10万元:“我特别喜欢长城V80,7座的,座椅布局是2+2+3。这种车的问题极少有自动挡;厂商说有自动挡,但就是没货。如果是自动挡,可以开着玩。”
有一次,他听说悍马要停产了,“我觉得这个车就像古董,卖一辆少一辆,赶紧买了辆H3,就当买个古董。当时觉得很酷、很潮,但开了几周后,觉得操纵性和舒适性很差,开起来很累,跟坦克似的,不太愿意开。”
这辆H3的售价是60多万元。李如彬不舍得转手卖掉,因为会损失一笔折旧费:“60万的车,开到家就变50万了,你就损失10万块钱。”
李如彬决定把这些豪车出租,赚一点零花钱。他成立了一家小小的公司,招来了几个司机,他们不拿工资,自己找活儿,然后拿提成。车队的生意很是不错,客户包括比尔·盖茨、姚明、李娜、刘翔、陈道明等名人,还曾经为电影《私人定制》剧组服务。
李如彬有自己的小算盘:“如果天天都租出去,两年就可以回本。但是你很难做到每天都出租,因为供永远大于求;要是能做到这样就好了。”
在这次玩票性质的创业中,曾经与李如彬联手创办学大教育的姚劲波出了不少主意。后者帮李如彬在58同城(49.97, 0.11, 0.22%)上开设了账号,并找人发帖,为车队做宣传。
这或许是宝驾租车的灵感来源。李如彬承认,姚劲波起了很大作用。“劲波分析了很多商业模式。很多人并不清楚该怎么做,商业模式在哪里。如果1年前我就明白的话,1年前就干了。”
私家车分享经济
宝驾租车诞生仅有数月。“这个项目是今年春节确定要做的,3月31日公司成立,5月中旬推出了Android版,6月1日iOS版进驻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李如彬说。
它的玩法是:车主们在平台上发布车辆出租信息,有租车需求的用户浏览、预定合适的车辆,双方在约定的地点交车。这被称为“P2P租车服务”。
上线3个月,宝驾租车iOS版应用的下载量约有数万,Android版则接近1万。这显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李如彬解释道,这段时间一直在优化产品,下一步将正式进入推广阶段。
目前,宝驾租车的数据库中有6000辆私家车,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9个城市;今年底的目标则是3到5万辆,覆盖各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
“5万辆是一个坎。神州租车也是5万辆,分布在全国几十个城市的几百家门店,每年大约带来20多亿元的收入,1亿多元的净利润。”李如彬说。他把老牌租车公司神州租车视为最大竞争对手。
按照李如彬的设想,宝驾租车只负责撮合交易,并从租金中抽取10%至30%的服务费,不会自购车辆出租,也不会提供带驾服务(指出租车辆的同时配备专职司机)。
与自建车队时一样,李如彬已经为“车东”们算好了账:“一辆30万元价位的车,每年保险几千到1万元,再加上停车费、保养费等,只需要一年租出去20多天,就可以把这些成本赚回来。”
目前,宝驾租车平台上每天有几十个新增订单,月现金流接近100万元。李如彬认为,最突出的问题是很多消费者不知道P2P租车这种业务模式,甚至认为是不合法的,需要进一步的推广宣传和市场培育。
他十分推崇所谓“分享经济”。这一概念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在美国兴起的,最初被应用于房屋租赁,后来扩展至汽车租赁。根据该理论,1辆“共享汽车”,能够解决10个人以上的出行需求。
这个数字让李如彬十分兴奋,并促使他把目标市场定位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这些城市的交通状况都非常恶劣,私家车也很多。P2P租车能够解决这个矛盾。”
另一方面,P2P租车是一门正宗的O2O生意,而这正是李如彬在学大教育的十多年间所实践的,可谓轻车熟路。此外,学大教育每扩展一个城市,常常需要1000人的团队;而宝驾租车只需要十几人,成本要低得多。
我不是抠门
本月初,《创业家》杂志曾撰文对比了学大教育的三位创业“小伙伴”姚劲波、李如彬和金鑫,给李的评语是“对财富欲望强烈,但比起姚劲波,野心不大”,并借前员工之口,揶揄李“抠门”,连五百、一千块的事情都要反复说。
在专访中,我把这段描述转述给李如彬。他沉默了几秒道:“哎,怎么说呀。我觉得不叫抠门,那叫……呃……取之有道,那叫方法,那是一种能力。管理必须有控制成本的能力。”
成本控制一直是李如彬所倚重和信赖的管理方法,并渗透到了公司的方方面面。例如,虽然“租下别墅当办公室”听起来十分光鲜,但李如彬不无得意地透露,别墅的成本其实比写字楼低很多。“我这里每天每平米的租金是3块钱,普通写字楼得4块5以上,中关村得6到8块。”他说。
宝驾租车的员工工资不高;按照李如彬的说法,大家都是拿着比以前低的薪水进来的。“工资可以多开一点,但是要靠自己创造。财富不是老板、股东给的,是客户给的。”
在他看来,压低工资有很多原因:“第一,要看你值不值这个钱。比如你要两三万,但你的水平够不够这个钱?不够我就给你压;第二,就算你够,我要考验一下你,看看你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吃苦?能不能牺牲?”
这种逻辑不再像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老板了;刻薄地讲,有点儿像斤斤计较的私营企业主。而在下一秒钟,李如彬又跳转到了创业语境中:“我要求所有人把它当成自己的创业公司来看待。既然是创业公司,那就不叫降低工资了,而是把本来可以多拿的这部分钱投入给公司。”
他甚至不无幽怨地说:“中国的经营环境很差,员工各种要回扣、贪污腐败等。在学大教育我见过太多、处理过太多太多的人了。”他的结论是,如果没有好的方法,成本就会增加很多,需要强有力的手段和制度。
不过,和大多数创业公司一样,李如彬把期权作为员工激励的主要手段。“宝驾租车的每名员工都会持股。”他说。此外,未来该公司员工不会超过1000人,期权池不会很大,因此也不会出现股权过于分散的问题。
与雷军做邻居
2001年的夏天,李如彬是个一穷二白的年轻人,除了梦想之外一无所有,与姚劲波和金鑫混杂在北漂大军中寻找机会。当时他觉得,赚个几百万就可以退休了。
在回想这段往事时,李如彬又一次和我算起了数字:“当年周围的人都是一个月几百块的工资,500万是很多的钱。就算一个月赚5000块,一年不吃不喝攒下5万块钱,500万就得攒100年。赚了几百万确实可以退休了。”
时至今日,这位山东小县城走出来的IT精英早已拥有比500万多出N个数量级的财富。但身处大牛的圈子中,他又一次失衡了。
李如彬似乎从小就喜欢和别人比。“高中时,后座的同学天天聊桑塔纳,天天说县政府哪个领导开了桑塔纳、奥迪,聊得我烦死了。”或许是一种巧合,李如彬在2004年好不容易有了人生第一辆车,是每年2000块钱租来的,也是一辆桑塔纳。
如今,李如彬不必再为车子纠结,却又有了新的烦恼。“我现在的圈子,特别是姚劲波,58同城的估值是40亿美元,你会对比,这是避免不了的。”
他居住的小区中,户主多为上市公司CEO。除了姚劲波外,国内科技界的另一位大佬雷军也在那里居住。李如彬笑称:“雷军住在我家前边,所以我压力挺大的。”
虽然起步远远早于58同城和小米,但学大教育近年来股价萎靡不振,市值不到3亿美元。相比之下,58同城市值接近40亿美元,小米的估值更是高达400亿美元。
李如彬渐渐坐不住了,觉得必须有所行动。“除了差距外,更多的看到的是机会。我觉得姚劲波可以,那其他人应该也可以,关键是你有没有心,愿不愿意去做。”
学大教育三位“小伙伴”的私交依旧很好。在创办宝驾租车的过程中,姚劲波不仅帮忙出谋划策,还投了一些天使投资。而李如彬在谈及金鑫取代自己出任学大教育CEO的时候,显得有情有义:“兄弟几个也不要只让一个人风光嘛,都风光一下。”
但李如彬已经组建了新的“铁三角”。宝驾租车COO尹明仁是一位IT老兵,曾给58做过技术构架,姚劲波把他推荐给了李如彬。创始团队中还有一位“神秘的投资君”,李如彬表示要暂时保密。
与学大教育三位创始人平分股权不同,这一次李如彬占据了绝对大股东的地位,持股在50%以上。他和其他两位创始人依旧会争争吵吵,但谁说服了大家,就按谁的做。这是在学大教育时留下来的传统。
“争吵肯定有,但撂摊子的很少,只能说我不搭理你了。有时也有人会说算了,‘三板斧都展不开’之类。”李如彬说。
江湖传言,在学大教育创始阶段,李如彬曾与金鑫就方向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给我几百万我就走”,团队几乎分崩离析。但李如彬明确表示,这种做法在宝驾租车是不可能发生的。
“撂摊子是一种不太负责任的做法。如果这样的话我会去纠正,以后不可以这样。因为这是一条不可后退的路,不可能说今天觉得宝驾不行,我明天搞点儿其他的,没有可能性。”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