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财经 » 正文

上市公司"理财热"降温 年内认购金额同比减少近1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20 11:20:25
导读

记者通过Wind数据发现,截至8月16日,今年参与认购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数量以及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下降。那么,上市公司闲钱流去哪了?什么类型的产品受上市公司的青睐?未来,上市公司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的趋势如何?《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从上市公司认购的各类理财产品喜爱度情况来看,结构性存

记者通过Wind数据发现,截至8月16日,今年参与认购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数量以及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下降。

那么,上市公司“闲钱”流去哪了?什么类型的产品受上市公司的“青睐”?未来,上市公司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的趋势如何?

《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从上市公司认购的各类理财产品“喜爱度”情况来看,结构性存款最受“追捧”。不过,对比来看,上市公司结构性存款认购家数和规模仍然存在同比“缩水”的情况。可见,上市公司购买结构性存款动力减弱。相反,在证券公司理财、投资公司理财方面,上市公司认购积极性却“升温”。

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企业资金面紧张和理财收益率下行是上市公司理财规模和持有产品数量“双降”的主要原因。随着下半年经济承压,央行适当放宽流动性,短期来看,上市公司的理财规模或将在短期内呈现小幅上升;但从长期来看,由于理财产品的优势并不明显,上市公司理财规模可能还会继续下降。

理财规模和持有产品数量“双降”

近两年来,上市公司的“理财热”一直在降温,从今年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数量和金额来看,均不及去年同期。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Wind数据发现,截至8月16日,今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购买理财规模7845.3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9294.17亿元相比,同比下滑15.59%;持有理财产品数量为30365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5.49%。具体来看,截至8月16日,累计购买理财规模超过10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4家,较去年同期的8家相比,减少一半。

其中,今年的“理财大户”认购金额与去年相比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甚至有规模减少可高达百亿元。截至8月16日,欧普照明、航发动力、隆基股份累计认购金额居前三位,分别为184.8亿元、163亿元、128亿元。去年同期,前三位分别为欧普照明、江苏国泰(11.770, 0.07, 0.60%)、隆基股份认购金额分别为384.33亿元、246.01亿元、215亿元。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认购理财规模和持有产品数量呈现“双降”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主要从货币上看,上半年央行加强对资金的管控,整体市场的流动性较差,因此企业持有的闲置资金相对较少;而在经济复苏期下,实体投资回报率高于银行理财的收益率;除此之外,基金等资管产品的收益率更具吸引力,也抢占了部分原本投资于银行理财的资金。“随着下半年经济承压,央行适当放宽流动性,上市公司的理财规模或将在短期内呈现小幅上升;但从长期来看,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优势并不明显,上市公司理财规模可能还会继续下降。”

同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吸引力下降,也影响了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积极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对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资本市场表现较好,所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吸引力下滑。同时,在打破刚性兑付之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逐步市场化,再加上结构性产品被限制,企业对银行理财产品需求下滑。

结构性存款仍受追捧

银行理财产品“降温”的同时,结构性存款仍是上市公司理财首选。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今年上市公司合计认购了5166.44亿元结构性存款产品,认购规模在各类理财产品中超过60%。其中,认购结构性存款金额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3家,且全部投向结构性存款。其中持有结构性存款认购金额最多的上市公司为航发动力,合计163亿元。

但对比来看,上市公司结构性存款认购家数和规模仍然存在同比“缩水”的情况,今年认购的上市公司家数和认购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了30.72%和16%。

对此,明明表示,“主要是受到银行供给侧的影响。监管对于结构性存款的压降力度较大,银行受此影响也减少了对结构性存款的发行和推荐。”

此外,今年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积极性也同步“降温”。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截至8月16日,上市公司合计认购银行理财产品1221.43亿元,认购金额相较去年同期下滑40.99%。

不过,明明仍表示,结构性存款短期内仍对上市公司具有吸引力,未来上市公司认购结构性存款的意愿不会削弱,但在监管压力下结构性存款规模可能继续下降。

上市公司理财规模或继续收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市公司认购的各类理财产品除了结构性存款、银行理财产品、逆回购认购金额有所下降之外,投资公司理财产品(含理财子公司)、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专户、信托认购金额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上涨。其中,证券公司理财产品规模增速很快。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截至8月16日,上市公司合计认购证券公司理财423.15亿元,认购金额相较去年同期上涨43.13%。

以上市公司内蒙一机(10.300, 0.18, 1.78%)为例,公司2021年累计购买的证券公司理财总金额约18.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约165%。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重因素促使了各方对理财产品需求的多样化。例如,证券公司理财产品的品种日益增多,选择范围增加,加之券商理财的营销力度加大,同时理财产品净值化趋势也对这类产品有利。上述因素多为长期因素,因此未来长期看上市公司认购更多品类理财产品的趋势比较明确。

“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和当下权益投资热度有关,今年权益投资相比固定收益要火爆,这也使得部分企业投资资本市场通过证券市场理财产品的模式,也不排除一些潜在投资资金,通过券商进行投资,暂时存放理财的方式。”盘和林称。

相比结构性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和逆回购认购来说,证券公司目前开始注重自身资管业务的开展,得益于自身完善的投研体系,其发行的产品相较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收益优势,因此上市公司认购此产品的金额大幅上升。明明表示,投资公司理财产品(含理财子公司)等资管产品收益率较高,对上市公司的吸引力更强,因此认购规模会呈现上升的趋势。

盘和林表示,未来企业理财途径多元化下,企业会选择更多渠道管理企业现金流。当然,需要关注的是当下部分小品类理财产品增长较快,是因为之前基数较低。

明明也认为,上市公司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会继续加大证券公司理财产品或者其他理财产品的认购,减少一些收益率较低的存款或银行理财;但如果实体经济的资金较为紧缺,那么上市公司也会减少理财产品的购买。

不过,未来上市公司理财规模可能在年内有所增加。陶金表示,因为当前流动性和信贷扩张速度很可能会加快,这些资金在经济下行过程中也较难直接用于投资,相当比例的资金会进入理财市场。

记者通过Wind数据发现,截至8月16日,今年参与认购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数量以及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均下降。

那么,上市公司“闲钱”流去哪了?什么类型的产品受上市公司的“青睐”?未来,上市公司认购银行理财产品的趋势如何?

《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从上市公司认购的各类理财产品“喜爱度”情况来看,结构性存款最受“追捧”。不过,对比来看,上市公司结构性存款认购家数和规模仍然存在同比“缩水”的情况。可见,上市公司购买结构性存款动力减弱。相反,在证券公司理财、投资公司理财方面,上市公司认购积极性却“升温”。

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企业资金面紧张和理财收益率下行是上市公司理财规模和持有产品数量“双降”的主要原因。随着下半年经济承压,央行适当放宽流动性,短期来看,上市公司的理财规模或将在短期内呈现小幅上升;但从长期来看,由于理财产品的优势并不明显,上市公司理财规模可能还会继续下降。

理财规模和持有产品数量“双降”

近两年来,上市公司的“理财热”一直在降温,从今年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数量和金额来看,均不及去年同期。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Wind数据发现,截至8月16日,今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购买理财规模7845.3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9294.17亿元相比,同比下滑15.59%;持有理财产品数量为30365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65.49%。具体来看,截至8月16日,累计购买理财规模超过100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4家,较去年同期的8家相比,减少一半。

其中,今年的“理财大户”认购金额与去年相比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甚至有规模减少可高达百亿元。截至8月16日,欧普照明、航发动力、隆基股份累计认购金额居前三位,分别为184.8亿元、163亿元、128亿元。去年同期,前三位分别为欧普照明、江苏国泰(11.770, 0.07, 0.60%)、隆基股份认购金额分别为384.33亿元、246.01亿元、215亿元。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认购理财规模和持有产品数量呈现“双降”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主要从货币上看,上半年央行加强对资金的管控,整体市场的流动性较差,因此企业持有的闲置资金相对较少;而在经济复苏期下,实体投资回报率高于银行理财的收益率;除此之外,基金等资管产品的收益率更具吸引力,也抢占了部分原本投资于银行理财的资金。“随着下半年经济承压,央行适当放宽流动性,上市公司的理财规模或将在短期内呈现小幅上升;但从长期来看,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优势并不明显,上市公司理财规模可能还会继续下降。”

同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吸引力下降,也影响了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积极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对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资本市场表现较好,所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吸引力下滑。同时,在打破刚性兑付之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逐步市场化,再加上结构性产品被限制,企业对银行理财产品需求下滑。

结构性存款仍受追捧

银行理财产品“降温”的同时,结构性存款仍是上市公司理财首选。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今年上市公司合计认购了5166.44亿元结构性存款产品,认购规模在各类理财产品中超过60%。其中,认购结构性存款金额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共有3家,且全部投向结构性存款。其中持有结构性存款认购金额最多的上市公司为航发动力,合计163亿元。

但对比来看,上市公司结构性存款认购家数和规模仍然存在同比“缩水”的情况,今年认购的上市公司家数和认购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下滑了30.72%和16%。

对此,明明表示,“主要是受到银行供给侧的影响。监管对于结构性存款的压降力度较大,银行受此影响也减少了对结构性存款的发行和推荐。”

此外,今年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积极性也同步“降温”。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截至8月16日,上市公司合计认购银行理财产品1221.43亿元,认购金额相较去年同期下滑40.99%。

不过,明明仍表示,结构性存款短期内仍对上市公司具有吸引力,未来上市公司认购结构性存款的意愿不会削弱,但在监管压力下结构性存款规模可能继续下降。

上市公司理财规模或继续收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市公司认购的各类理财产品除了结构性存款、银行理财产品、逆回购认购金额有所下降之外,投资公司理财产品(含理财子公司)、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基金专户、信托认购金额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上涨。其中,证券公司理财产品规模增速很快。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截至8月16日,上市公司合计认购证券公司理财423.15亿元,认购金额相较去年同期上涨43.13%。

以上市公司内蒙一机(10.300, 0.18, 1.78%)为例,公司2021年累计购买的证券公司理财总金额约18.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约165%。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重因素促使了各方对理财产品需求的多样化。例如,证券公司理财产品的品种日益增多,选择范围增加,加之券商理财的营销力度加大,同时理财产品净值化趋势也对这类产品有利。上述因素多为长期因素,因此未来长期看上市公司认购更多品类理财产品的趋势比较明确。

“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和当下权益投资热度有关,今年权益投资相比固定收益要火爆,这也使得部分企业投资资本市场通过证券市场理财产品的模式,也不排除一些潜在投资资金,通过券商进行投资,暂时存放理财的方式。”盘和林称。

相比结构性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和逆回购认购来说,证券公司目前开始注重自身资管业务的开展,得益于自身完善的投研体系,其发行的产品相较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收益优势,因此上市公司认购此产品的金额大幅上升。明明表示,投资公司理财产品(含理财子公司)等资管产品收益率较高,对上市公司的吸引力更强,因此认购规模会呈现上升的趋势。

盘和林表示,未来企业理财途径多元化下,企业会选择更多渠道管理企业现金流。当然,需要关注的是当下部分小品类理财产品增长较快,是因为之前基数较低。

明明也认为,上市公司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会继续加大证券公司理财产品或者其他理财产品的认购,减少一些收益率较低的存款或银行理财;但如果实体经济的资金较为紧缺,那么上市公司也会减少理财产品的购买。

不过,未来上市公司理财规模可能在年内有所增加。陶金表示,因为当前流动性和信贷扩张速度很可能会加快,这些资金在经济下行过程中也较难直接用于投资,相当比例的资金会进入理财市场。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上市公司"理财热"降温 年内认购金额同比减少近16%链接:http://www.esxun.cn/jingji/1154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