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再迎政策利好。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文,鼓励发电企业自建储能或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地方政府也在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专家指出,新型储能市场蓄势待发,光储充一体化等产业有望扩张。在此背景下,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向储能领域扩张。
市场前景广阔
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指出在电网企业承担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并网责任以外,仍有投资建设意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鼓励在自愿的前提下自建储能或调峰资源增加并网规模。
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二级巡视员刘亚芳表示,政策提出的装机规模目标接近当前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的10倍,充分展示了市场前景。
同时,地方政府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8月9日,山西省启动首批“新能源+储能”示范项目申报。对于能够吸引新型储能相关产业落户山西,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倾斜。根据山西省“十四五”新业态规划的有关通知,山西将开展“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结合电网调峰需求,组织实施一批不同类型的储能示范项目,开展“风电+光伏+储能”“分布式+微网+储能”“大电网+储能”等发储用一体化的商业模式。
8月5日,河北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市在充分掌握电力系统实际情况、资源条件、建设能力等基础上,按年度编制新型储能发展方案;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电网侧储能合理化布局,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
此外,山东、宁夏、青海、内蒙古等地相继出台了推动新型储能业发展的政策。业内人士表示,储能产业处于向上发力阶段,预计还会有配套政策出台。
中航证券认为,未来储能千亿市场空间有望开启。根据储能白皮书,理想状态下中国2025年电化学储能投运规模将达到55.9GW,是2020年3.27GW的17倍左右。光伏/风电+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以及氢能+储能等技术路线持续突破。
华创证券指出,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逐渐增强。按照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辅助服务、电网侧、用户侧划分,预计全球储能装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达40%-50%,到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空间约5000亿-7000亿元。
纷纷加码布局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在全球范围迅速提升,产业链上的动力电池供应商、车企、充电桩企业纷纷布局动力电池储能、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等项目,向储能领域扩张。
6月23日,特斯拉宣布在中国开设第一座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据介绍,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通过太阳能屋顶系统发电后,将电能储存在Powerwall电池中,最终可供纯电动车日常充电。其中,单个储能电池能源储量为13.5kWh,可实现100%放电深度,充放电循环效率可达90%。
今年6月,宁德时代宣布攻克了12000次超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储能专用电池核心技术,掌握了大规模储能电站的统一调控、电池能量管理等系统集成技术,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福建晋江的储能电站。宁德时代表示,“电化学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公司未来三大发展方向之一。据悉,目前其在储能系统的布局上已形成三种具体场景路线:发电侧、电网侧及用电侧。
近日,国轩高科与晶科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开拓全球光伏储能市场,聚焦光伏、储能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性解决方案。亿纬锂能则宣布,拟投资新建年产30GWh动力储能电池项目。
中信证券认为。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的背景下,“十四五”期间新型储能、抽水蓄能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电池供应商、逆变器供应商、专项工程设计类企业等发展空间较大。
储能行业再迎政策利好。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文,鼓励发电企业自建储能或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地方政府也在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专家指出,新型储能市场蓄势待发,光储充一体化等产业有望扩张。在此背景下,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向储能领域扩张。
市场前景广阔
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指出在电网企业承担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并网责任以外,仍有投资建设意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鼓励在自愿的前提下自建储能或调峰资源增加并网规模。
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二级巡视员刘亚芳表示,政策提出的装机规模目标接近当前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的10倍,充分展示了市场前景。
同时,地方政府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8月9日,山西省启动首批“新能源+储能”示范项目申报。对于能够吸引新型储能相关产业落户山西,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给予倾斜。根据山西省“十四五”新业态规划的有关通知,山西将开展“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结合电网调峰需求,组织实施一批不同类型的储能示范项目,开展“风电+光伏+储能”“分布式+微网+储能”“大电网+储能”等发储用一体化的商业模式。
8月5日,河北省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市在充分掌握电力系统实际情况、资源条件、建设能力等基础上,按年度编制新型储能发展方案;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电网侧储能合理化布局,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
此外,山东、宁夏、青海、内蒙古等地相继出台了推动新型储能业发展的政策。业内人士表示,储能产业处于向上发力阶段,预计还会有配套政策出台。
中航证券认为,未来储能千亿市场空间有望开启。根据储能白皮书,理想状态下中国2025年电化学储能投运规模将达到55.9GW,是2020年3.27GW的17倍左右。光伏/风电+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以及氢能+储能等技术路线持续突破。
华创证券指出,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逐渐增强。按照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并网、辅助服务、电网侧、用户侧划分,预计全球储能装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达40%-50%,到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空间约5000亿-7000亿元。
纷纷加码布局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在全球范围迅速提升,产业链上的动力电池供应商、车企、充电桩企业纷纷布局动力电池储能、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等项目,向储能领域扩张。
6月23日,特斯拉宣布在中国开设第一座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据介绍,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通过太阳能屋顶系统发电后,将电能储存在Powerwall电池中,最终可供纯电动车日常充电。其中,单个储能电池能源储量为13.5kWh,可实现100%放电深度,充放电循环效率可达90%。
今年6月,宁德时代宣布攻克了12000次超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储能专用电池核心技术,掌握了大规模储能电站的统一调控、电池能量管理等系统集成技术,相关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福建晋江的储能电站。宁德时代表示,“电化学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公司未来三大发展方向之一。据悉,目前其在储能系统的布局上已形成三种具体场景路线:发电侧、电网侧及用电侧。
近日,国轩高科与晶科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开拓全球光伏储能市场,聚焦光伏、储能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性解决方案。亿纬锂能则宣布,拟投资新建年产30GWh动力储能电池项目。
中信证券认为。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的背景下,“十四五”期间新型储能、抽水蓄能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电池供应商、逆变器供应商、专项工程设计类企业等发展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