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财经 » 正文

导流、助贷进行"流量变现" App借钱靠谱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03 10:43:07
导读

近来,不少手机用户发现,一些手机App出现了借钱功能,且往往安排在显眼位置。有人提出疑问,为何这些功能各异的App都能提供借贷服务,靠谱吗?是否存在风险?我国互联网市场规模巨大、应用场景丰富,社交、支付、出行、外卖、视频等App在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用户。利用这些用户资源进行所谓的流量变现,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

近来,不少手机用户发现,一些手机App出现了“借钱”功能,且往往安排在显眼位置。有人提出疑问,为何这些功能各异的App都能提供借贷服务,靠谱吗?是否存在风险?

“我国互联网市场规模巨大、应用场景丰富,社交、支付、出行、外卖、视频等App在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用户。利用这些用户资源进行所谓的‘流量变现’,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是众多App的惯常做法。”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借贷业务标准化程度高,收益可观,是流量变现的重点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App本身不具备从事借贷业务的资质,因此普遍采取“导流”、助贷等方式,与外部机构合作,共同完成借贷业务。记者了解到,这些合作金融机构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类金融机构主要是小贷公司。

根据《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等机构在互联网贷款中,可与外部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营销获客、支付结算、风险分担、信息科技、逾期清收等方面开展合作。但在目前,部分App在推介借贷业务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业内专家看来,主要有虚假宣传、过度营销、侵犯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等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没有金融牌照的App在与金融机构开展引流业务合作中,至少存在四大风险。一是可能存在虚假宣传,有诱导金融消费者过度借款、过度消费之嫌,一些风险意识不足、消费自控力较差的群体可能过度借贷,对金融稳定造成一定影响;二是消费者信息得不到有效保护,容易产生泄露信息的风险,甚至出现消费者信息被多次倒卖的现象;三是出现金融消费纠纷时,App和金融机构可能会相互推卸责任;四是可能助长一些地方性金融机构跨区经营,有悖于专注服务本地、下沉服务重心的监管意图。

“互联网贷款方便快捷,直达用户,提高了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覆盖面,有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消费者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但是,金融机构与各类APP合作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各类互联网平台、金融机构要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加快整改力度,规范推介借贷业务,尤其是不得以欺诈或引人误解的方式对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进行营销宣传。同时,获取用户信息要依法合规,开展助贷业务要遵守征信业务管理相关规定。金融机构要按照《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与外部机构合作,按照适度分散的原则审慎选择合作机构,不与不合规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欧阳日辉建议,监管部门应规范App为金融机构引流的行为,导流、征信、放贷,都要持牌合法经营。还应对从事消费金融的持牌机构加强行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严格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消费金融规范发展。

针对金融消费者,业内人士明确提醒,面对App提供的借贷服务,金融消费者一定要慎重对待。“金融消费者不要有薅羊毛的心态,要认识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还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谨防个人信息泄露。”欧阳日辉说。

董希淼表示,金融消费者要量入为出、合理借贷,不能超过自身收入水平过度借贷,更不能“以贷养贷”“以卡养卡”。

近来,不少手机用户发现,一些手机App出现了“借钱”功能,且往往安排在显眼位置。有人提出疑问,为何这些功能各异的App都能提供借贷服务,靠谱吗?是否存在风险?

“我国互联网市场规模巨大、应用场景丰富,社交、支付、出行、外卖、视频等App在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用户。利用这些用户资源进行所谓的‘流量变现’,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是众多App的惯常做法。”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借贷业务标准化程度高,收益可观,是流量变现的重点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App本身不具备从事借贷业务的资质,因此普遍采取“导流”、助贷等方式,与外部机构合作,共同完成借贷业务。记者了解到,这些合作金融机构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类金融机构主要是小贷公司。

根据《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等机构在互联网贷款中,可与外部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营销获客、支付结算、风险分担、信息科技、逾期清收等方面开展合作。但在目前,部分App在推介借贷业务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业内专家看来,主要有虚假宣传、过度营销、侵犯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等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没有金融牌照的App在与金融机构开展引流业务合作中,至少存在四大风险。一是可能存在虚假宣传,有诱导金融消费者过度借款、过度消费之嫌,一些风险意识不足、消费自控力较差的群体可能过度借贷,对金融稳定造成一定影响;二是消费者信息得不到有效保护,容易产生泄露信息的风险,甚至出现消费者信息被多次倒卖的现象;三是出现金融消费纠纷时,App和金融机构可能会相互推卸责任;四是可能助长一些地方性金融机构跨区经营,有悖于专注服务本地、下沉服务重心的监管意图。

“互联网贷款方便快捷,直达用户,提高了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覆盖面,有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消费者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但是,金融机构与各类APP合作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各类互联网平台、金融机构要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加快整改力度,规范推介借贷业务,尤其是不得以欺诈或引人误解的方式对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进行营销宣传。同时,获取用户信息要依法合规,开展助贷业务要遵守征信业务管理相关规定。金融机构要按照《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与外部机构合作,按照适度分散的原则审慎选择合作机构,不与不合规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欧阳日辉建议,监管部门应规范App为金融机构引流的行为,导流、征信、放贷,都要持牌合法经营。还应对从事消费金融的持牌机构加强行为监管,规范经营行为,严格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消费金融规范发展。

针对金融消费者,业内人士明确提醒,面对App提供的借贷服务,金融消费者一定要慎重对待。“金融消费者不要有薅羊毛的心态,要认识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还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谨防个人信息泄露。”欧阳日辉说。

董希淼表示,金融消费者要量入为出、合理借贷,不能超过自身收入水平过度借贷,更不能“以贷养贷”“以卡养卡”。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导流、助贷进行"流量变现" App借钱靠谱吗?链接:http://www.esxun.cn/jingji/1096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