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财经 » 正文

监管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结构性存款要"凉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03 10:40:51
导读

人民银行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6.04万亿元,环比降幅4.89%,同比降幅44.21%,较去年4月末峰值的12.14 万亿元,降幅超过50%。结构性存款规模锐减,原因是相关监管政策不断完善,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对投资者吸引力持续减弱。同时,数据变化也进一步反映银行揽储压力之大,以至于部分

人民银行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6.04万亿元,环比降幅4.89%,同比降幅44.21%,较去年4月末峰值的12.14 万亿元,降幅超过50%。

结构性存款规模锐减,原因是相关监管政策不断完善,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对投资者吸引力持续减弱。同时,数据变化也进一步反映银行揽储压力之大,以至于部分银行甘冒违规风险揽储。据悉,近期还有多家银行因不正当手段揽储吃到监管部门罚单。

余额较最高点“腰斩”

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型银行,6月末的结构性存款余额的环比和同比增幅均出现明显下降,且降幅加大。

从人民银行数据来看,截至6月末,大型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2.58万亿元,环比下降6.74%,同比下降35.49%;中小型银行为3.46万亿元,环比下降3.47%,同比则下降49.32%。

较之去年4月末的峰值,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规模,相比大型银行降幅更大,为56.22%。分单位和个人来看,截至6月末,单位结构性存款余额环比和同比降幅均高于个人。

从今年上半年的月度数据来看,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处于持续压降状态,6月末数据较年初减少9700多亿元,降幅约14%。今年6月末的结构性存款余额创下近几年来新低。

收益率下降吸引力已减弱

上述数据变动,意味着结构性存款可能真的要“凉凉”。

资管新规落地后,结构性存款作为保本理财产品的最佳替代品开始走俏,规模一度激增。然而,与一般性存款相比,结构性存款产品结构复杂,收益存在不确定性,风险程度较高。很快,监管部门通过出台结构性存款规范、窗口指导银行压降等方式,使得这项业务逐步“退烧”。

结构性存款,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者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收益。

其次,该类产品的收益率下降,吸引力减弱。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主要监测国有银行、股份行),今年6月份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17天,较上个月增长2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59%,同比下降34个基点。

若与同期限、风险级别相似的理财产品相比,上述收益率确实没有优势。招商银行代销的中银理财3月期理财产品,业绩比较标准为3.7%。“我们现在几乎不向个人推荐了。”一家城商行上海某支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存款市场困局

结构性存款规模的变动,进一步折射出银行存款市场的窘境。

去年二季度以来,结构性存款规模有一波猛增,当年4月末一度冲过12万亿元。中信证券明明团队当时分析认为,表面原因是流动性充裕环境下的息差套利,实质反映了疫情影响下的中小银行“存款荒”之困。

上述客户经理向记者说,虽然现在不考核个人存款指标,但上海地区存款竞争太激烈,存款产品高度同质化。

竞争激烈叠加政策因素,进一步凸显银行揽储的艰难现状。去年以来,监管部门规范存款市场措施不断,主要是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包括下架靠档计息产品、规范互联网存款、调整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定价方式等措施。

据记者观察,受制于存款压力,高息揽储行为并未彻底消失。今年6月末存款考核时点时,记者在调研时获悉,仍有部分银行为了冲时点规模,不惜高价向客户“买”存款,实质上也是高息揽储。

还有银行因为不惜违规吸收存款,而受到监管部门处罚。今年7月,无锡农商行就因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被罚款50万元,同时三名责任人受警告处罚。这些不正当手段包括利用汇款、贷款或其他业务手段强迫储户存款,以及利用各种名目多付利息等。

人民银行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6.04万亿元,环比降幅4.89%,同比降幅44.21%,较去年4月末峰值的12.14 万亿元,降幅超过50%。

结构性存款规模锐减,原因是相关监管政策不断完善,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对投资者吸引力持续减弱。同时,数据变化也进一步反映银行揽储压力之大,以至于部分银行甘冒违规风险揽储。据悉,近期还有多家银行因不正当手段揽储吃到监管部门罚单。

余额较最高点“腰斩”

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型银行,6月末的结构性存款余额的环比和同比增幅均出现明显下降,且降幅加大。

从人民银行数据来看,截至6月末,大型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2.58万亿元,环比下降6.74%,同比下降35.49%;中小型银行为3.46万亿元,环比下降3.47%,同比则下降49.32%。

较之去年4月末的峰值,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规模,相比大型银行降幅更大,为56.22%。分单位和个人来看,截至6月末,单位结构性存款余额环比和同比降幅均高于个人。

从今年上半年的月度数据来看,全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处于持续压降状态,6月末数据较年初减少9700多亿元,降幅约14%。今年6月末的结构性存款余额创下近几年来新低。

收益率下降吸引力已减弱

上述数据变动,意味着结构性存款可能真的要“凉凉”。

资管新规落地后,结构性存款作为保本理财产品的最佳替代品开始走俏,规模一度激增。然而,与一般性存款相比,结构性存款产品结构复杂,收益存在不确定性,风险程度较高。很快,监管部门通过出台结构性存款规范、窗口指导银行压降等方式,使得这项业务逐步“退烧”。

结构性存款,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者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收益。

其次,该类产品的收益率下降,吸引力减弱。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主要监测国有银行、股份行),今年6月份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17天,较上个月增长2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59%,同比下降34个基点。

若与同期限、风险级别相似的理财产品相比,上述收益率确实没有优势。招商银行代销的中银理财3月期理财产品,业绩比较标准为3.7%。“我们现在几乎不向个人推荐了。”一家城商行上海某支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存款市场困局

结构性存款规模的变动,进一步折射出银行存款市场的窘境。

去年二季度以来,结构性存款规模有一波猛增,当年4月末一度冲过12万亿元。中信证券明明团队当时分析认为,表面原因是流动性充裕环境下的息差套利,实质反映了疫情影响下的中小银行“存款荒”之困。

上述客户经理向记者说,虽然现在不考核个人存款指标,但上海地区存款竞争太激烈,存款产品高度同质化。

竞争激烈叠加政策因素,进一步凸显银行揽储的艰难现状。去年以来,监管部门规范存款市场措施不断,主要是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包括下架靠档计息产品、规范互联网存款、调整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定价方式等措施。

据记者观察,受制于存款压力,高息揽储行为并未彻底消失。今年6月末存款考核时点时,记者在调研时获悉,仍有部分银行为了冲时点规模,不惜高价向客户“买”存款,实质上也是高息揽储。

还有银行因为不惜违规吸收存款,而受到监管部门处罚。今年7月,无锡农商行就因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被罚款50万元,同时三名责任人受警告处罚。这些不正当手段包括利用汇款、贷款或其他业务手段强迫储户存款,以及利用各种名目多付利息等。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监管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结构性存款要"凉凉"?链接:http://www.esxun.cn/jingji/1096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