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手机这件事情上,董明珠从来就没觉得格力比苹果差。
似乎,切入行业的后来者都有这样的幻觉。
她曾表示,格力做手机不完全是为了抢夺手机市场,而是根据家电业务做的规划。
不仅如此,她还坚信“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语气上,像极了当年誓要超越苹果的罗永浩。
但直到今天,罗永浩的《真还传》已经上演了好几个续集,格力的手机依旧没能突出重围,哪怕就连超越乐视都是一种奢望。
产品是企业的“生命”,就像外界把格力和空调捆绑在一起一样。
嘴硬,有时候是一种通病。
在万科被超越的那些岁月里,郁亮总是安慰自己,“我们不一定每一年、每一次都要成为冠军,但最终要成为时代的总冠军”。因为有了被超越的经历,所以万科这几年务实了很多,郁亮不再率团队去小米取经,目光也由外聚焦到了内部。
而苹果,则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尽管在库克的手中,苹果不断地进行着“挤牙膏”式的操作。但苹果依旧矗立在“神坛”之上,还不断地被巴菲特这样的顶级投资人加持。
2021年年底,雷军给小米定下了一个目标,三年超越苹果。但市场没有认可的雷军,3000多亿港元的市值就是市场给雷军的答案。
挑战苹果是每一家手机厂商的梦想,但同时也需要时代给予新的机会。
自从乔布斯敲开移动互联时代的大门开始,苹果就稳稳地坐在了智能手机的顶峰,一家企业拿走了行业60%左右的利润,本身就能说明很多问题。尽管近些年苹果已经不再热衷于“创新”,每隔几年也会时不时传出苹果尚能饭否的疑问,但苹果的地位和利润并未因此而产生动摇。
时代造就了苹果,时代也造就了特斯拉。作为物联网时代的“钥匙”,苹果2014年就进行了立项,那个被命名为“泰坦计划”的宏大计划并没能真正地造出一辆汽车。
未来,苹果造车依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在整车与软件支持上,苹果始终没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但在一些模糊的进程中,我们似乎能找到库克给苹果的答案。
6月7日,苹果2022年全球开发者大会如期举行。虽然苹果汽车依旧遥遥无期,但苹果却大幅更新CarPlay,试着重新定义智能手机与汽车的车载交互体验。
鸡蛋不会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是每一个成年人都懂的道理,自然库克也不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智能汽车业务上。
在智能手机行业整体退潮的大背景下,寻找新的方向已经成为了众多手机厂商的共识。而早在三年前,苹果就已经试图通过服务拓展至用户生活的高级领域。
正如巴菲特说的那样,“我并不关心苹果一个季度或者明年的收入,因为成百上千万的用户离不开他们是不争的事实。苹果公司拥有数以亿计有购买力的用户,他们可以用手机来交易、学习甚至做些其他的事情,这俨然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
所以,苹果在软件服务上不断的进行升级,在资讯、影视、游戏及金融四大领域苹果成功的留住了用户。后来,苹果的行为一定程度上给了行业启示作用,小米、华为也顺势切入了服务领域。
不少分析认为,当苹果手机固有地位无法保证后,回归体验、回归到内容为王,这是未来苹果所希望看到的方向。
当然,我们也在苹果开发者大会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那就是芯片。本次苹果发布了M2芯片,并且发布了搭载该芯片的首批MacBook系列产品。
用芯片打造产品性价比的护城河,用系统的闭环完成不断的升级,给用户良好的体验。很显然,苹果并非用打造零部件的心态去打造芯片,而是作为一个产业去“突围”。这点,从介绍M2芯片所用的时长以及MacBook的卖点对比上,就可以清晰的感受到。
此外,在元宇宙大背景下,作为全球顶级的互联网公司苹果势必不会缺席,而且作为苹果未来承接手机重要方向之一,头显设备显然比汽车在当下对苹果更为重要。尽管本次苹果的首款MR(混合现实)头显设备未能亮相,但是这并没有让外界失望。
对于苹果头显设备未能如约而至的原因,有媒体透露是因为散热问题尚未解决。我认为,苹果不会束手待毙。
而本次iOS系统上的多项功能及组件升级,也都处处展现着元宇宙的影子,或许明年库克就会给外界一个答案。
当下,科技低垂的果实已经几乎被“采摘”完毕,行走在科技的高原上,任何一个大方向的突破都比过去难了数倍。而苹果作为城坚河宽的全球巨头,它所要做的并不是坚守,而是四面突围。只有这样,苹果才不至于在下一个时代被后浪所淹没。
微软雅黑;font-size:14px;">原文标题:苹果,“突围”
互联网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