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威海市拥有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规上企业51家,其中修造船企业13家,拥有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黄海造船有限公司2个“链主”企业,产品涉及多用途集装箱船、高端客滚船、南极磷虾船、大型远洋渔船等15大类40多个品种,形成了皂埠湾、俚岛湾、石岛湾三大造船聚集区。2021年,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35%。
一是整合要素,培优产业链条。指导山东交通学院等50多家高校、企业共同成立威海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联盟,加快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互动的产业生态。组织召开校企合作对接会,带领企业对接武汉理工、哈工大(威海)等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意向近20项。成立海上风电装备产业推进专班,加快推进明阳高端海洋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远景能源乳山零碳产业园建设,争取早日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今年一季度,船舶企业新承接订单20.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8%;手持订单9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7%。
二是创新引领,加速转型升级。制定出台《支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先后交付特种抛石船、高端客滚船、军辅船等高附加值船型13艘,24个涉海装备列入山东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目录。鼓励企业探索工业互联网赋能修造船行业,提高智能制造水平,重视发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指导荣成新霞修船有限公司船舶制造厂域安全管控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项目获评威海市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三是强化底线,重视安全生产。持续开展海上安全集中整治、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等活动,落实造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减少和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2022年,累计培训从业人员800余人次。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定期组织企业深入三星重工、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山东鑫弘重工有限公司等示范企业学习,注重收集企业安全管理经验做法,并制定印发《船舶标杆企业安全生产规程汇编》,全力提升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