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以连接物为核心”的物联网产业来说,下沉市场同样潜力巨大,但相比一二线城市的产业密集度和消费集中度,品牌商服务成本更高,出货渠道也更碎片化。
数字新基建的政策号角吹响,在物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一场以政府主导的数字化改造正在下沉市场掀起风潮。据《数字孪生应用白皮书2020》显示,我国有50%县级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试点。根据IDC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三线以下城市在智慧城市方向的投资额为1038亿元人民币,占该领域整体投资比例的58.5%。
正如腾讯研究院《重塑中小城市的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框架路径》报告分析,中小城市的数字化进程主要集中在政府公共服务智能化、水电燃气网络覆盖、特色产业、基层治理等领域。这意味着政府市政服务、区域特色产业、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产业物联网应用将是下沉市场的主旋律。
首先是政府公共服务智慧化、数字化,包括不限于政务一网通、智慧消防、智慧路灯、智慧停车、智慧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小城市政务数字化转型有三个阶段:政务服务线上化——城市服务平台化——共建治理协同化。
在安徽宿州,政府服务数据统一云化告别了以往数据杂乱、重复登记、效率低下的服务环境,过去搞“大项目建设”也转变为“购买服务”“定制数据产品”等数字化解决手段。又如浙江平湖,在县域数字感知基础上致力打造示范样板,全市更新视频监控、智慧感知、遥感等设备5.5万台,汇集4.4亿条市政数据进行AI处理、场景模拟等物联网技术升级。
城市生命线感知网建设。用智能水电气热仪表替代传统手抄表,在城市桥梁、管廊部署大量感知硬件,推出“云-管-端”集成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在我国足以形成万亿级产业规模。2022年第一季度,城市安全和雪亮工程感知网领域的政府招标项目占比31%,成为近两年智慧城市重点建设项目,伴随未来几年试点范围的扩大和下沉前景可期。
网络和云服务。《促进云网融合》文件指出,面向10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要增强网络基础设施承载和服务能力,满足当地企业数字化所需的低时延、大宽带、本地计算、安全承载、降本增效等需求,到2025年实现千城千兆的目标。
在供给侧,国家在贵州、内蒙古等西南西北地区构建大数据云服务产业,从无到有,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供应。在需求侧,内陆省份县域网络需求较弱,2020年仅浙江、广东、江苏三省在全国县域网络零售额的占比高达61%,广大内地中小城市的数据和云中心目前多以上级管辖市接入,或者采购大型云平台企业服务为主,对带宽、吞吐量等需求有限,且需求方主要是政府数据和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水平仍处在上云阶段。
基层治理领域。基层治理领域主要是智慧乡村、智慧社区、智慧公安的应用,“云+管+端”层面均有涉及,涉及到视频传感、人脸识别(FACE+)、GIS地理信息平台、SPARK大数据的技术融合。如“数字乡村”试点县黑龙江望奎县。
工业、能源、环保物联网。对中小城市而言,环境和低碳领域数字化转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尤其是资源型和制造型产业主导城市。涉及到环境监测、工业设备智能化、数据融通、能源管理集成化等解决方案。如湖南首个电力物联网示范县韶山县打造“全电化”实践,建立上百个低压配网感知,6万户电表模块装配,将智慧用电解决方案渗入交通、文旅、餐饮等日常生活,可见智能感知、配电系统、AI运维等应用在此领域爆发着巨大商机。
特色产业IOT化。《意见》明确坚持“一县一策”的方针,因地制宜地将县城划分成“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人口流失县城”5个功能类别。根据区位特点发展数字经济,如农林渔牧产业物联网赋能、工业能源物联网升级、文旅资源物联网化、电商零售仓储物流集转等特色产业。
对农业型乡镇,能够整合“育种、农技、生产、机械”等要素的智慧农业信息化必不可少,通过物联网手段实现远程务农、专家分析、产品溯源、动态价格监测等,接入城市商业服务体系也是一个巨大规模的市场,典型案例有山东莘县、江苏宝应县。对资源型工业乡镇,如光风新能源、煤矿传统能源的智慧能源、智慧环保等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满足电能和资源产业的升级供给。
在多个应用领域、多个技术层面,物联网在中小城市和县域的下沉市场应用场景已经拓宽。
下沉模式、营商环境
成为企业下沉最大顾虑
相比于政府财政招标、采购支持物联网产业建设得如火如荼,产业链下沉和市场主体参与的问题更值得关注和深思。物联网本身就是场景碎片化,加上下沉市场的网络基础、营商环境薄弱,厂商在下沉市场的应用如果不能有一定规模,下沉的商业行动计划大概率会夭折。
下沉模式是企业最大的顾虑。以较目前较为成熟的工业品类中安防产业链下沉为例,企业在下沉市场的战略包括渠道下沉、服务下沉、渠道+服务下沉。厂商的对下沉市场的看法多是出货渠道不稳定、直接服务成本高、后期维护成本大于销售利润。工程商的顾虑在于业务和项目来源的单一性。根据几家大型上市数字企业财报显示,针对SMB(中小企业)市场,一方面是在传统工程服务商之中建立代理网络,另一种是做大品牌后自建或采取第三方SaaS服务,上线售前中后的全程交付维修服务。
渠道下沉到地市级的企业,仍然是行业龙头和老牌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代理商网络搭建以及时间的沉淀。下沉至中小城市、中小企业的行业参与者,包括旷视科技、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行业龙头的业务,还有一些区域行业领先的第二三梯队企业,将业务从省会城市扩散至周边县市,占据一定区位渠道优势,这些厂商大多以感知、上游制造元件为主,还有一些中游应用商。
消费端下沉市场
最大应用仍为衣食住行
根据TalkingData《下沉市场人群洞察报告》总结的下沉市场消费者几大特点,如工作“有闲”(休闲娱乐时间长),注重性价比消费(消费数额和电商活跃度较低),家庭生活属性重(房车+子女教育)等,我们断定物联网下沉市场消费端,更关注智能安防门锁、摄像头、智能家居智慧屏、音箱、智能汽车、电动两轮车等消费产品。
实际上,触达县域更火热的物联网产品,却是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等共享产品。共享电源租赁头部企业街电和来电都在下沉市场有所铺张,来电更是将公司业务从深圳迁移至浙江浦江县。OFO退场后美团、阿里接盘规模化布局,许多中小城市也出现了本土共享单车品牌。我们也期待,更多现象级的物联网产品能够融入千家万户,打造接地气的智慧生活。
写在最后
物联网作为建立连接为基础、数据交互位核心的产业,目前仍然集中在营商环境和消费观念前沿的一二线和沿海沿江城市。下沉市场的产业化转型从2019年起加速,目前以政府在较为全面地发挥主导作用,但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下沉市场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力量共同促进,企业、消费者、社会组织在不同领域扮演着差异化的角色。
互联网企业在下沉市场几乎“拼红了眼”,可见以连接为主旨的产业发展周期中,下沉市场是不可避免的第二战场,物联网下沉市场的现状,堪称产业蓝海中的新大陆,面对机遇,有勇者扬帆,有智者登岸,折戟的故事纵然不少,也有传奇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