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手机壳诞生背后
5G应用场景在何方
这款5G通信壳将在7月发售,目前尚未有一手真实测评信息,但相比对技术原理,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使用体验和性价比,如机体重量、5G信号与传输速率、功耗续航问题……有网友合计这套4G手机+5G通信壳的成本超过6000元,而当前各厂商5G千元机已屡见不鲜。模块产品价格和用户接受度固然是影响产品价值的重要原因,但对5G通信壳的系列疑问,背后隐藏的是5G应用场景的问题,即5G对消费者来说是否真的很重要?
受芯片供应和消费周期影响,2022年3月全国5G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41%,“00后4年没换过手机”的话题也一度冲上热搜。在通信网络稳定的当下,在消费力稍弱的广大县城乡村,5G手机的真实需求量有待评估。一方面,5G网络覆盖率越来越高,新品手机性能配置越发强劲,甚至浮现“性能过剩”;另一方面伴随的是手机价位攀升,使得对高性能不感冒、对5G传输速率要求不高、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在消费者之外,我国5G商用场景仍然有限,除了远程办公、大型直播等高清视频行业和汽车自动驾驶、云游戏等领域,在广大的工业物联网领域仍然是Cat.1/NB-IoT等中低速蜂窝通信的天下,5G模组的高昂成本难以带动大面积5G物联网应用推广。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直言“我一直认为5G的作用被夸大了。”,现有的5G技术仅仅将实力展现在了高速传输上,其精准定位、海量互联等等功能仍待突破瓶颈,少些吹嘘,聚焦当下,将技术和方案深刻融入生产生活,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5G时代。
写在最后
5G通信壳被网友称为“曲线救国”,这种变通方式虽具有一定价值,但真实性能和用户体验还有待考究,即便该产品迅速市场化,也不意味着我国5G技术和相关产业取得了多大的实质性进展。能真正解围华为“4G之痛”的,还是解决芯片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和供应链问题。
近年受益国产替代的风潮,华为海思和部分国产半导体厂商在IC设计端已基本实现自研或去美化,但在上游半导体设备、IC制造先进工艺能力、EDA软件等供应链环节存在严重的依赖,去美化、国产技术自主仍是一条漫长艰辛的道路,堆叠换性能,时间换空间,远方终会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