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中国移动牢记“央企姓党”政治属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充分发挥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作用,全力做好通信、服务、防疫“三个保障”,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关键时刻显担当,中国移动各级党组织、党员群众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一支支移动“铁军”逆行而上奋战在抗疫通信保障第一线,一项项信息“硬科技”利剑出鞘部署到疫情防控最前沿,为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贡献了数智力量。
不松劲不歇脚
通信保障有力度
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核酸检测平台等防疫系统的正常运转,党政军及交通枢纽热点区域的网络优化,在线学习、居家办公的网络保障……
每当疫情来袭,中国移动的通信保障队伍都第一时间冲锋在前,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分秒必争的行动筑起疫情防控的信息化屏障。
3月下旬的吉林,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通信需求猛增,亟需网络升级。刻不容缓!中国移动迅速派出多业务骨干组成攻坚先锋队,勘测、引电、布缆、建站……仅用5个小时就开通了5G网络,保障了医疗救治信息的高效稳定传递。
4月初的上海,方舱建设刻不容缓。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中国移动承担了约50%的总体通信保障工程量,保障团队竭尽全力抢进度,最快最早完成工程项目交付。在浦东临港,面对正常情况下需要1个月标准工期的网络建设任务,中国移动坚持“保障时限就是工期”,迅速组织起近百人的“作战”队伍奔赴现场,在58小时内完成方舱医院所有无线网络的建设开通任务。
5月上旬的北京,疫情仍处于高位平台期。针对朝阳区严峻的防控形势,中国移动第一时间与45个区政府部门及43个街乡政府取得联系,连夜将500余台防疫终端紧急送到街道工作人员手中,并提供电子门磁500个、防疫摄像头100余个,同时一支由青年员工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迅速下沉重点区域抗疫一线展开流动人口统计工作。
疫情期间,健康码用户扫码访问量动辄达到千万级水平,只有坚强有力的通信网络作支撑,才能实现集中高效的统一调度,快速生成和调用检测码,及时录入检测信息。
在天津的疫情防控中,中国移动利用大数据技术每日对全市约3000万次扫码关键信令进行汇聚分析,精准识别“津心办”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以及核酸检测登记二维码等对网络的需求,通过智慧网络运维体系进行实时动态监测、评估以及快速专项优化,在扫码业务量增加一倍的情况下,确认时延大幅缩短,平稳保持在55毫秒以下。
在很多城市核酸检测平台的开发和保障中,同样不乏移动人的身影。面对南昌突发疫情,中国移动第一时间集结自研团队31人,2天完成核酸检测平台扩容上线工作,支撑南昌市600多万人口连续9轮大规模全民核酸检测工作,平台并发量达2.5万次/秒,超国家指导标准2倍以上,核酸检测采集量超7000万人次。
中国移动一直以不松劲、不歇脚的劲头,时刻准备着在疫情来袭时冲锋向前,为疫情防控筑牢“科技防线”。
快字当头以快制快
科技战“疫”有速度
与奥密克戎较量,必须速度更快。“以快制快”成为破解病毒快速传播的关键性措施。然而,既往的一些防控手段“跑”不过新变异株,需要更早发现疫情、更快采取果断措施。中国移动以数智力量赋能数字化治理,助力疫情防控更高效更精准。
基层街道社区的排查监测是防控的重要环节,但传统人工走访式排查不仅耗时耗力,还面临交叉感染的风险。
“云客服智能语音机器人,5分钟就能打出1000多个电话,让我们的疫情信息通知和排查工作更高效、更安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据介绍,中国移动云客服智能外呼可同时拨打100个电话,实现每天(8小时)15万通电话的智能呼叫和数据采集,并可一键生成外呼数据分析报告、全量存储、调用通话录音等,在降低接触风险的同时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线。
30分钟内实现1000人次的触达和信息收集工作,相当于20个社区工作人员一整天工作量的“数字社工”也在浙江抗疫中上岗。融合中国移动5G消息、AI语音机器人等多种尖端科技于一体的“数字社工”机器人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为社区提供及时、准确的人员活动轨迹信息并汇总成流调信息表,解决了基层疫情流调工作面临的数据量大、工作时间长、跨系统信息不同步等难题,显著提升了社区基层防疫工作效率。
中国移动“数字社工”机器人显著提升了社区基层防疫工作效率。
核酸检测样本量大、时间紧,移动5G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检测的能力和速度。在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2.5万名师生集中核酸检测过程中,中国移动部署的4台5G“御兔号”移动核酸检测车开进了校园,该车采用“有线100M宽带﹢无线5G CPE”的解决方案,保障了更快更准地录入样本信息。
快速提升筛查能力,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形成闭环管控,阻断传染源,并及时了解掌握居家人员健康及需求情况……面对严峻而复杂的疫情形势,中国移动坚持快字当头,以数智力量助力科学精准防控,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数智防控有温度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两年多来,中国移动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将技术进步、应用创新的最新成果应用于疫情防控,不仅为跑赢病毒加速度,还让疫情防控有温度。
截至2022年3月,中国移动累计建设5G基站超80万座,实现全国100%市县城区及重点乡镇农村覆盖,5G网络覆盖10亿人口。在越来越好的网络覆盖基础上,越来越多的5G应用渗透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5G防疫无人机、5G智慧云音柱、5G医护助理机器人……一项项硬核科技化身“抗疫利器”,为各地一线抗疫贡献科技力量。
疫情以来,中国移动全力支持各级政府部门发送梧桐云信、5G消息等疫情提示公益短信。其中,仅5G消息防疫服务就已覆盖31省份317个地市,超4万家政府组织机构、街道社区等网格单位,惠及用户1.34亿户,下发防疫相关消息近10亿条。
从最初的短信群发功能,到以信息化手段对大数据行程开展信息匹配、点对点送达短信通知的梧桐云信服务,再到以多媒体形式展示防疫政策、实时反馈防疫信息阅读量、让群众更便捷地反馈核酸检测情况的5G消息……从一条看似普通的疫情提示公益短信,我们就能感受到疫情发生两年多来中国移动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领域的长足进步,以及将最新信息通信技术迅速转化为“抗疫利器”的不懈努力。
街道上,中国移动的5G+RTK型全地形防疫消杀无人车爬坡过坎,转弯调头灵活地进行消杀作业;小区里,移动5G无人配送车协助社区转运食品和抗疫物资,保障着物资配送“最后一公里”;方舱中,移动5G配送机器人快速有序地将餐饮、药品等物资送到指定床位,全程免接触;校园内,移动“云客服”助力防疫心理援助热线快速开通,以语音、视频等全媒体方式,借助电话、APP等多种渠道,为师生和市民提供防疫心理疏导服务:在高铁站的检票口、在商业楼宇的入门处,中国移动的“电子哨兵”坚守防疫一线,时时为疫情防控“把关”,通行人员只需刷脸即可实现健康码、行程码、核酸信息、社区身份信息等智能化识别与核验,实现“一刷多采”,快速通行,在严控风险的同时大幅提升通行效率;……
“无人化”“非接触”的背后是信息通信技术给疫情防控带来的精准高效、安全畅通,是全力保障民生需求、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的科技方案,是数智之光照亮的科技温度。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中国移动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以决战冲锋的执行力,全速响应每一个疫情防控的信息化服务需求,筑牢防疫数字底座,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以数智力量赋能防疫工作,守护人民安康、守护城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