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5G商用两年来,以推进数智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正加速推动消费升级、生产增效及社会和谐。与5G相比,跨领域、跨学科的泛信息技术(即支撑或影响信息通信发展的交叉跨界技术)将在6G中加速融合,发挥巨大的催化剂作用。
近日,针对2035年左右信息通信的发展愿景,中国移动遴选出影响未来信息通信发展的十大跨界创新方向。
新感知——全面智能地感知物理世界
随着技术进步和物联网应用发展,未来感知技术将从单一功能和低智能水平向多终端多功能、相互协同、高智能发展,以支持通信感知一体化、数字孪生人等新兴应用场景。
新终端——新型的人机交互形态
新型的人机交互将拉近人与机器的距离,未来新终端应具备舒适便利、生物友好、低功耗和泛在化等特征。柔性电子设备将会更加贴近人体,甚至融入身体;全息显示可以生成沉浸性更强、互动程度更高的成像效果,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感官体验。结合泛在的传感设备、云化的计算能力、友好的人机交互技术以及泛在的通信能力,未来新终端将可能“有形变无形”,使用户获得更加丰富、无感知的体验。
新算力——赋能高效安全的海量数据处理
信息通信技术推动全球步入数字经济社会,海量数据成为日益重要的生产要素,计算作为新型生产工具已渗透至经济社会各环节,算力就是生产力。当前,海量数据处理对算力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催生出全球计算技术和产业的大变局。计算体系呈现多样化、多路线共存演进,量子计算、光计算、轻量计算、隐私计算等非经典计算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
新安全——构建未来网络的内生安全体系
随着网络的开放和新兴技术的发展,传统补丁式、外挂式的安全防御体系已不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网络环境,需要构建网络信任、数据资源安全共享、主动免疫的内生安全能力,实现从“网络安全”到“安全网络”的转变。
新低碳——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0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努力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庞大的通信系统作为一种高耗能基础设施,需要从“节流”和“开源”——即节约能耗和使用绿色能源——两个方面共同降低碳排放量。
新材料——未来信息网络发展的基础
更高频段、更低能耗的信息通信网络发展对新材料提出变革性需求,新天线材料、新芯片材料和新光纤材料成为值得关注的三个方向。
新仿生——将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
脑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为信息通信领域的仿生技术发展带来新方向和新突破,其中类脑计算和DNA存储是两个代表性仿生技术。
新组网——开放柔性积木式“连接+算力+能力”网络
面向2035年远期业务需求,通信网络将支持空天地海一体接入,业务接入范围极大扩展,业务数据巨幅增长,业务类型极端丰富。当前集中部署、集中管控的组网方式难以满足上述未来业务变化的需求。
因此,未来通信网络将向开放、柔性、积木式的“连接+算力+能力”的方向演进。未来网络与算力、感知、智能等能力的融合将明显提升,最终实现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力无所不及。未来通信网络组网需根据各类型用户的需求,进行灵活实时的多制式接入一体化控制、资源共享及组网结构按需扩展,从而实现频谱、连接、算力和能力的最优化布局、分配和调度,支撑网络服务形式从连接到算力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及网络服务内容以用户为中心的灵活扩展和按需部署。
新设施——通信与公共基础设施融合一体
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协同建设、融合发展已成为新趋势。未来基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楼宇基础设施、广域基础设施,可与通信系统采用多种融合方案,为具备“连接+算力+能力”的新基础设施奠定基础。
新范式——创新的产业模式与商业模式
未来移动通信将涉及更多跨界领域和交叉学科,DICT深度融合将培育新的开源生态,创造新的产业模式和商业模式。同时,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日益丰富的场景和数据将有利于现实世界更精确地映射到数字世界,并通过数字身份、数字孪生、数字再造实现虚实世界之间地交互,形成新的规则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