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算力网络作为架构在IP网之上、以算力资源调度和服务为特征的新型网络形态,成为通信企业关注焦点,三大运营商纷纷发布算力网络规划。算力网如何定义?与云网融合的关系如何理解?在算力网的建设和运营中,有哪些关键要素?目前算力网络主要面临哪些问题?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唐雄燕在接受采访时就以上问题做了相关解答。
如何定义算力网
结合算力网络产生的行业背景,以及其所倡导的技术理念,算力网络应如何定义?唐雄燕表示,从广义上来讲,算力网络是一种演进的新型网络架构和技术融合创新体系;从狭义上来讲,算力网包含了众多的具体技术方案,涉及IP承载,光传输,网络虚拟化,算力管理与交易,算网业务调度,算网业务编排等多个技术领域。
新一代信息网络正在从以信息传递为核心的网络基础设施,向融合计算、存储、传送资源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发生转变。算力网络正是为应对这种转变而提出的新兴技术理念。
谈及算力网络与云网融合的关系,唐雄燕表示,算力网络作为面向计算和网络融合的新型网络架构,和云网融合的长远目标基本一致,都是通过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深度融合,通过高度自智的管控与编排系统实现计算与网络资源的智能编排调度,提供高效算网协同服务。
算力网络与云网融合都强调要与各类新兴的数字技术结合(如AI、区块链、云、大数据、边缘计算等)。但算力网络不仅要考虑云资源和网络资源的协同,还要考虑非云算力资源(如智能超算)与网络资源的协同、算网一体业务编排以及多方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的融合服务。云网融合概念是伴随云计算发展和网络SDN/NFV化而提出,而算力网络则是在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发展的新形势下提出,可以看作是云网融合的新阶段,即云网融合2.0。
唐雄燕表示,中国算力网络发展与国际上的网络发展有所不同。算力网络是中国运营商自主提出的领先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技术架构,中国运营商有覆盖最完善的网络资源,也都在发展算力资源,提供IDC、边缘计算以及云IaaS、PaaS、SaaS等算力服务,同时也承担着可信赖的普遍数字信息服务的社会责任。但国外运营商和OTT的战略更多受资本的影响,运营商逐渐放弃了算力资源和算力服务市场,专注于网络连接;而国外的OTT企业在超强算力能力基础上,不断建设网络资源,向算网协同方向发展,但OTT的网络资源注定是小范围的,因此源自OTT的算网融合更多是对自身云资源的优化和统一调度,无法直接面向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泛在算网一体服务。
算力网络如何建?
在算力网的建设和运营中,有哪些关键要素?唐雄燕表示,中国联通在大联接与大计算战略指引下,已经就算力网络的建设给出了明确的实施路径,在引领算力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将在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加快算力网络建设。
第一,网络方向:构筑全光算力网络,赋能东数西算;构建用户算力双中心的精品公众互联网(China 169),提供面向公众客户的算网服务;打造赋能多云生态的精品产业互联网(CUII),提供面向政企客户的算网服务;打造面向边缘算力和融合承载的智能城域网,实现边缘算网服务。
第二,计算方向:完善全国统筹、多级分布、布局合理的算力中心建设;做强做优做大联通云;打造算力资源统一运营能力和MEC产品运营能力;
第三,一体化调度方向:构建面向云网边一体的算力网络智能调度体系;
第四,技术创新方向:开展IPv6+技术创新,将IPv6+技术引入算力网络体系,提供算网资源一体化可编程的服务能力;加强算网一体新型设备和服务研究,实现算力和网络在基础资源层的深度融合。
实现算力网络服务的关键要素包括网络编程、算力资源标识、算网一体调度和协同。SRv6/IPv6+可编程网络是算力网络的底座,是实现算力调度的技术基石。算力资源标识的标准化,是实现算力资源精细度量、交易和调度的基础。算网一体调度和协同是实现算网一体服务的关键,不仅要增强网络编程和调度能力,还涉及到分布式算力资源如何通过编排和协同实现高效率的计算服务等问题。
算力网产业链
算力网络产业涉及新型网络和计算芯片研发,新型网络和计算设备研发,算力网络建设与业务运营,基于算力网络的应用创新等多个环节。
唐雄燕表示,中国联通处在算力网络建设和业务运营环节,将承接业务需求、研究与制定算力网络技术架构和标准、建设算力网络基础设施和管控体系、提供算网融合服务,并引导产业链开展算力网络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制。
过去的2021年,中国联通在算力网络研发和实践方面取得了多方面成绩。在算力网络架构与技术体系领域,中国联通算力网络研究团队代表中国通信学会撰写的《算力网络前沿报告》,获评工业和信息化优秀研究成果;2021年9月出版了行业第一部算力网络专著《算力网络—面向云网融合2.0的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中国联通“算网一体技术与服务体系”获得2021年未来网络领先科技创新成果奖;在算网一体承载关键技术领域,中国联通已在北京、广东两地完成了包括CFN智慧安防,云网安一体,算网联合调度等多个试点,其中大湾区算力网络综合解决方案,获得2021年度通信产业金紫竹奖。
在异构算力统一标识领域,共立项2项国际标准和5项CCSA行业标准,根据算力服务的需求,实现算力服务注册/发现、算力通告、算力路由等。相关成果获2021年网络5.0领先创新科技成果奖。
在算网融合转发设备研制领域,中国联通研究院自研的算网设备通用操作系统CUNOS,结合云原生技术,通过将网络协议栈、第三方网络服务容器化镜像动态加载,使能云网边端业充分协同,为泛在边缘网络设备赋能算力。目前装载该操作系统的转发设备已在广东、江苏等地开展试点。
三大挑战
目前算力网络主要面临技术标准、资源开放共享以及监管等问题。唐雄燕表示,算力网络技术标准还非常缺失,急需加强。不论是算力度量、交易,网络感知、路由,还是算网联合调度、编排等,均有较多的技术问题需要攻关。算力网络作为面向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一种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架构形态,标准化十分重要,需要电信运营商、云服务商和产业相关方对关键技术方案和标准达成共识,协同推进。
算力资源的多方开放共享推进缓慢。算力网络倡导多方开放算力资源,通过网络协同服务,从而最大化全社会的算力价值。但是目前如何通过隐私计算等技术保证算力服务共享的安全性,如何通过算力交易保障多方参与的积极性,如何给多方的算力提供者进行差异化的网络保障,还有很多技术和商业问题需要解决。
算力网络服务的政策监管有待研究。算力在未来是否会作为一种电信运营商的基础业务,是否需要纳入电信业务进行监管,是否需要对相关的经营主体进行资格准入或牌照限制,这些监管政策问题需要提前进行研究。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算力网的建设征程已经开启。唐雄燕表示,中国联通正在积极发挥产业引领的角色优势,推动算力网络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构建算网一体的新一代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实施算力网络服务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社会数字化转型。
专家简介
唐雄燕 中国联通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下一代互联网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期从事通信新技术研发和管理,近年在中国联通负责网络转型技术工作,主持发布了新一代网络体系CUBE-Net2.0和CUBE-Net3.0,推动通信网络向“联接+感知+计算+智能”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转型。2019年以来他在行业积极倡导算力网络理念,率先发布中国联通算力网络白皮书,领导算网融合相关技术研发和试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