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SRv6兼具IPv6可达性与源路由调度机制,协议简单,可编程能力强,被认为是新一代承载网的核心协议。但是,由于SRv6采用了128bit作为段标识,当段标识层数增多时,报文头开销较大,将会影响转发效率。
为此,中国移动研究院牵头提出G-SRv6创新技术,在兼容标准SRv6协议的前提下,能将SRv6 SID封装压缩到原来的1/4,解决了现有SRv6承载效率低的问题。前期,中国移动已组织华为等十余家合作伙伴完成了包括芯片、设备、测试仪表的实验室互通性测试,验证范围覆盖了G-SRv6转发面和控制面的全量功能,并发布了《中国移动G-SRv6技术白皮书》,阐述了原理、意义、应用场景等,受到业内广泛支持。
在2021年11月份的IETF会议上,G-SRv6技术方案成功立项,内容包括SRv6压缩封装格式及转发机制,将成为新一代承载网的核心标准。近日,中国移动联合华为共同申报的“G-SRv6技术创新与商用部署”获评《人民邮电》报2021年度“ICT优秀案例”“IPv6+创新卓越先锋”称号。
近期,中国移动组织华为等厂商完成了G-SRv6技术体系的现网试点,采用华为设备的试点分别在广东移动和河南移动现网进行,旨在验证 G-SRv6的现网规模部署能力。
1、广东移动
广东移动G-SRv6现网试点,针对10项不同情景下的头压缩优化技术进行测试。测试内容覆盖了:单压缩域静态部署SRv6 Policy、 跨压缩域静态部署SRv6 Policy、单压缩域动态部署SRv6 Policy、跨压缩域动态部署SRv6 Policy四个方面。
最终试点工作顺利完成,且符合所有预期结果,验证了SRv6头压缩优化技术在单压缩域和跨压缩域下,转发面、控制面的可行性和成熟度。通过验证,华为高端路由器针对双栈业务L3VPN over SRv6 Policy场景,流量正常转发无丢包,说明能够很好的支持实际网络中IPv4/IPv6双栈业务在SRv6头压缩环境下的应用。
2、河南移动
河南移动G-SRv6现网试点重点验证G-SRv6可靠性和跨域方案的可行性,试点部署至少7个节点,分为单域和OptionA跨域不同场景。省网/城域网和省内云专网分别使能G-SRv6隧道能力,为G-SRv6分配压缩标签。省内控制器统一计算跨域路径,形成以每个域的G-SRv6压缩能力为基础的端到端G-SRv6隧道,实现跨域无拼接,简化跨域资源协调,达到业务端到端最低时延选路、拥塞避免的效果,提高业务SLA竞争力。
测试内容覆盖了:单自治域G-SRv6可靠性和OAM,跨自治域Option A方式G-SRv6部署、可靠性和OAM。根据验收结果可以看出,G-SRv6在跨域场景和故障保护倒换等方面,能够在保证压缩效率优化的同时,支持更丰富的实际业务场景,也能够支撑业务部署后的相关运维能力。在保护倒换测试中,采用HSB+TILFA方式时,试点用例设计中的内外层故障检测时间间隔的合理性得到了验证,其中的参数设置可以在后续的现网部署中参考。
从验收结果来看,G-SRv6已经基本具备现网应用能力,能够支撑现网业务部署所需的功能特性,具备现网规模部署条件。
SRv6技术作为面向未来网络的技术,将助力整合全球网络和云基础设施,从云网融合进一步走向端、边、云、网的融合,全面契合数字世界的发展。中国移动正是充分认识到SRv6商用部署迫切性,同时也考虑到SRv6头压缩问题的重要性,携手华为等伙伴共同推动G-SRv6压缩方案的发展,通过整合产业链力量,在国内率先形成产业生态的同时,稳步推进国际标准发展成熟。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将继续推进G-SRv6的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完善,助力IPv6+领域的技术革新、成果落地,引领IPv6+/SRv6创新基础协议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