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律师认为,企业对上网行为的监控,首先应当告知员工,其次要获得员工同意。如果企业做不到,那么将构成违法处理个人信息,涉嫌侵犯员工的个人隐私权。目前,深信服(300454)官网已检索不到“行为感知系统BA”产品介绍和宣传案例。
雷达财经出品 文|李亦辉 编|深海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知乎正在低调裁员,主要是视频相关的部门,几乎裁掉一半员工。此外,知乎被传安装了行为感知系统,可以通过监控员工的上网行为获悉其浏览招聘网站、投简历等行为。随后知乎否认了裁员传闻。
据悉,行为感知系统由深信服公司开发。企业在安装了行为感知系统后,可以通过监控员工的上网行为获悉其浏览招聘网站、投简历等行为,以此了解员工是否想离职。据财联社,深信服一位销售人员证实,公司这项服务不仅可以“判断出具有离职倾向的员工”,还能做到对“员工的网络行为都有记录”,而且是“合法的,很多公司都在用。”
但不少律师认为,企业对上网行为的监控,首先应当告知员工,其次要获得员工同意。如果企业做不到,那么将构成违法处理个人信息,涉嫌侵犯员工的个人隐私权。目前,深信服官网已检索不到“行为感知系统BA”产品介绍和宣传案例。
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深信服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33亿元。公司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同比上年下降61.82%-70.22%。
“行为感知系统”可监控员工上网行为
刚刚投完简历,紧接着可能就被公司精准裁员。
有网友曝出,知乎安装了行为感知系统,可以通过监控员工的上网行为获悉其浏览招聘网站、投简历等行为,以此了解员工是否想离职。
一张网传系统后台图片显示,被检测的一名员工在某月访问求职网站23次,投递简历9次,含关键词的聊天记录254条。
系统的“离职倾向分析服务”一栏中,能够显示出员工访问的招聘网站及访问次数,还有简历投递的详情,甚至连投出去的简历都能完整下载,还能统计员工申请的职位信息。
这个能监控员工离职倾向的系统遭曝光后,立刻引起外界广泛关注与争议,有网友指责该产品是“以创新名义贩卖个人隐私”,已经不是商业道德的问题。
据了解,该“行为感知系统”页面与A股上市公司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开发的一款软件“深信服行为感知系统BA”产品介绍页面一致。
根据深信服官方介绍,名为“行为感知系统BA”的这一产品,可以帮助企业监控员工怠工情况、离职风险等。具体可提供离职倾向员工详情,包含员工姓名、所属岗位、IP等详细内容。
天眼查显示,深信服最早在于2018年3月就申请了类似的专利,专利名为“一种离职倾向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并于当年8月公开。
专利摘要显示,该方法包括获取员工终端中的上网行为数据,判断所述上网行为数据中是否存在与离职倾向相关的行为数据;如果是,则利用所述上网行为数据中与离职倾向相关的行为数据,分析与所述员工终端对应的员工的离职倾向,得到相应的离职倾向分析结果。
除此之外,管理者透过系统平台,还可以在后台查看员工的上网记录,直观从数据上了解不同员工在什么时间段做了什么,如聊天、看视频、购物、炒股等,以及怠工的时长都一目了然。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深信服的销售人员介绍,如果只是想对员工进行离职风险的分析,只使用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就可以了,不需要行为感知系统,因为行为感知系统还可以预知更多风险,比如员工发送、上传公司的机密文件等。
该销售人员透露,如果单纯使用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监测200个终端的费用为3年4万元;加上感知系统,两套配合使用的费用会上升到十几万元。
关于网友质疑产品的这些功能是否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该销售强调“这个是非常合法的,很多公司都在用。”
但在舆论发酵后,此前深信服官网呈现的“监测离职员工倾向”产品介绍页面已经下架,同时该监控系统与光大银行(601818)深圳分行、新浪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合作的成功案例,目前已搜索不到,或被删除。
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14日,知乎对外回应称,平台从未安装使用过网上所说的行为感知系统,今后也不会启用类似软件工具。
知乎表示,“对于网上该系统的截图,我们从未接触过,因此也不清楚其真实性。对于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本身严重背离知乎价值观,对这类系统我们一向持坚决反对态度。”
国美曾通报员工“上班摸鱼”,律师:易侵犯隐私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企业监控员工上网情况,防止“上班摸鱼”的事例并不少见。
去年11月16日,网上流传的一份《关于违反员工行为规范的处罚通报》显示,在8月30日-9月30日期间,国美总部针对非工作流量信息进行统计排查后,发现部分员工在工作区域内占用公司公共网络资源从事与工作无关事宜,如:玩电脑游戏、上网聊天、听音乐等。根据公司规定11位员工(包括一名外包)进行了通报和相应处罚。
据悉,被处罚通报的员工共有11人,在“非工作流量信息”一栏中出现频次比较高的应用有腾讯视频、抖音和网易云音乐等。
文件称,对于其中10名非外包员工,给予公司全员警告并行政处罚2分;对于外包人员,做清场处理,不得二次外包驻场。
这份流出的处罚通报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并引发讨论,网友们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国美监控员工上网行为,是否合理?
不过国美后续并未正面回应,只是在声明中称选择内部通报相关同事是出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初衷。对于内部通报违规外泄情况,集团高度关注将按公司保密规定予以追责。
国美控股集团公关总监张川石称,集团不提倡员工无效加班,鼓励员工劳逸结合,但被通报的员工存在“过度摸鱼划水”行为。
而根据公众号“深信服科技”,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也曾选择深信服的上网行为管理解决方案来保障企业数据安全和互联网管理。
据“科创板日报”,有IT业内人士表示,这类系统在10多年前已经存在,从最开始的流量保护演变为保护公司机密文件、分析离职倾向等。
而且国内除了深信服之外,还有不少安全软件公司均有开发类似的行为感知系统。在安全厂商奇安信的官网,也能查询到上网行为风险感知方案。
只不过,在公司电脑上安装这样的监控工具,监测员工的流量使用,尤其涉及聊天内容、关键词、简历投递等敏感的内容,往往会引发争议。
多位律师的观点指出,这类管理措施极易造成侵犯劳动者隐私的行为发生。
在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看来,相关公司的做法是否侵犯员工隐私,关键在于公司安装这套系统、监管员工行为之前是否有明确告知员工并经过其同意,如果未经员工同意,这种行为涉嫌侵犯员工的个人信息及隐私权。
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杨兆全持相同的意见,他告诉雷达财经,是否涉嫌侵犯员工的个人隐私,主要在于监控的必要性和员工对此是否知情且同意。
杨兆全进一步指出,若员工使用的是企业公共网络,且企业已事先将可能的监控事宜告知员工,并得到员工事先同意的,企业则有权在法定及双方约定的范围内进行适度监控,并对其所接触到的信息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若员工使用的是私人网络,则企业无论如何均无权进行监控,否则涉嫌侵犯员工的个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针对此类事件,光明网评论文章《公司监测员工聊天记录?保护隐私的底线必须坚守》指出,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其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善管理水平的方式无可厚非,但企业搜集、存储、加工、分析的信息,其范围应当限定于员工基于劳动合同提供的劳动行为本身,在此之外收集的信息则涉嫌侵权。
深信服收入放缓,2021年净利润下降超6成
公开资料显示,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云计算、企业级安全与IT基础架构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
2018年5月16日,深信服在创业板挂牌上市,截至2月14日收盘,公司总市值600.7亿元。
财报显示,2019-2020年,深信服营收分别为45.90亿元和54.5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59亿元和8.09亿元。
在公司的网络安全、云计算及IT基础架构、基础网络及物联网三大业务板块中,网络安全业务带来的收入超过六成,2020年该业务带来的营收约为33.49亿元,占比达到61.35%。
不过进入2021年,深信服的业绩迎来“大变脸”。
三季报显示,深信服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76亿元,同比增长34.88%;净利润为-1.33亿元,去年同期为0.69亿元,同比下降291.35%;扣除非经常行损益的净利润为-2.14亿元,去年盈利0.07亿元,同比下降3184.95%。
对于业绩亏损,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2021年前三季度由于整体收入增速尤其是第三季度收入增速明显放缓,收入结构变化引起毛利率下降,叠加公司研发、销售、管理费用增速均高于收入增速等因素,对短期净利润造成了较大影响。
至于收入放缓的原因,一方面受市场需求洞察及机会选择调整不及时,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了今年三季度的销售节奏;另一方面,为了应对业务规模持续变大对供应链管理带来的挑战,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公司启动了供应链管理变革,原材料采购、发货交付等仍在磨合过程中。
展望整个全年,深信服称,由于收入的增速低于公司各项费用的增速,预计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2.41亿元-3.09亿元,同比下降61.82%-70.22%;扣非净利润1.01亿元-1.69亿元,同比下降75.05% - 85.09%。
中国银行证券认为,公司存在网络安全业务短期增长乏力,投入与产出出现短期不匹配情况;上游方面,全球芯片供应紧张也对成本端造成一定影响。此外也有机构认为,由于疫情反复持续,导致公司下游客户预算受限。
雷达财经 出品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雷达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易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