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商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 » 科技 » 正文

市值观察丨超10万亿市场,谁将引领6G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23 13:39:57
导读

      作 者 / 云 潭  图片:网络、图虫创意  来源:市值观察  5G还未全面普及,6G争夺战已经打响。  2021年以来,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天宫”被迫两次“紧急避险”。  当前,以Space X、OneWeb为代表的欧美企业正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 “太空圈地”运动。表面上看,是对太空资源

  

  

  作 者 / 云 潭

  图片:网络、图虫创意

  来源:市值观察

  5G还未全面普及,6G争夺战已经打响。

  2021年以来,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天宫”被迫两次“紧急避险”。

  当前,以Space X、OneWeb为代表的欧美企业正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 “太空圈地”运动。表面上看,是对太空资源的争夺,实质上却是对即将来临的6G时代进行抢先布局。

  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要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加快推进卫星通信网络。显然,6G已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按照“十年磨一G”的行业定律:2019年,5G正式商用,2030年6G即将迎来正式的产业化落地。

  提前备战下一代通信技术,进行前瞻性的研发和专利储备,是抢占未来信息产业制高点的关键。

  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爆发的前夜,正是布局6G板块的大好时机。

  1

  “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

  如果说4G是链接人与人,5G是赋能垂直产业,那么6G则是链接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纽带,支撑起“万物智联”的基石,更是实现“数字孪生”世界的底层技术。

  2021爆发的元宇宙将加速6G的落地和普及,因为元宇宙的宏大世界,既需要XR等智能设备,还需要区块链、NFT加密协议,而所有这一切都要以6G作为基础架构。

  相比5G,6G的技术指标堪称跃进式升级:运行速度可以达到TB级别,延迟率仅是微秒级,不仅增加了通信安全性,覆盖范围更是天地空全融合。

  ▲来源:国海证券(000750)

  “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5G超越”,我国在6G专利技术上处于领跑地位。

  据日本的调查显示,在通信技术、量子技术、基站和人工智能等9个核心技术领域,6G的专利数相比较来看,中国占据了40.3%,位居世界第一,领先美国、日本和欧洲。

  基于6G的独特优势,其技术趋势集中在天地大融合技术、超维度天线技术和太赫兹波段等方面。

  工信部6G研究组发布的白皮书指出,6G将呈现出沉浸化、智慧化、全域化等特征,创造出八大落地场景:沉浸式云XR、全息通信、感官互联、智慧交互、通信感知、普惠智能、数字孪生和全域覆盖。

  巨大的应用场景催生更加庞大的市场规模,据中国移动预测,到2025年,5G将拉动国内近10万亿元的市场规模,而6G商用后将引爆更大的想象空间。

  2

  三大投资机遇

  6G要解决的是无处不在的智能互联,因此当前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必会面临重构。

  从5G到6G,技术的跃进式演进,将带动各种前沿科技逐步产业化落地,催生出巨大的投资机遇。

  01

  卫星互联网,技术“新基建”

  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中就指出,要加快布局卫星通信网络,推动卫星互联网建设。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卫星互联网的布局将加速推进。

  上世纪80年代起,人类便开始探索通过发射卫星进行全球通信,铱星和摩托罗拉合作的“铱星计划”、劳拉和高通发起的“全球通”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但基本都以失败告终。

  2014年开始,马斯克的SpaceX、印度电信大亨苏尼尔·米塔尔主导的OneWeb,开始向太空进发。“星链计划”中,Space X就计划发射4.2万颗卫星,实现全球网络覆盖。

  1月16日,马斯克发推称:1469颗“星链”卫星处在运行状态,激光链接即将激活。

  星链目前的试用速度已经超过200Mbps,速度超过了美国95%的宽带,是5G的2倍。

  但这还远远不及6G的水平。6G的网络延迟是微秒级别,而星链目前的延迟在20毫秒到40毫秒之间。

  卫星是一种容量低的互联网接入方式,想要实现全球覆盖,需要发射更多的卫星才能够保持高网速。这也马斯克计划发射4.2万颗卫星的原因。

  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的比拼已经从地面上升到太空。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开始布局,航天科技(000901)和航天科工分别拿出了“鸿雁星座”和“虹云工程”计划,并发射了试验卫星。

  根据计划,“鸿雁星座”要发射超过300颗低轨卫星,“虹云工程”发射156颗,再加上其他企业,“十四五”期间的发射数量就高达2198颗。

  美国卫星产业协会统计,2015-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增长年均保持在3%左右,2018达到2774亿美元。赛迪智库预计,未来到2030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提速到千亿级别。

  由于卫星互联网仍处在起步阶段,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和卫星运营等上游产业将率先受益。

  在卫星产业链中,卫星发射、卫星制造、地面设备及运营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24%、7.03%、45.13%和45.6%,运维服务是最具价值的产业分支。不过,由于整个市场蛋糕的快速扩容,各个板块的龙头企业都有机会。

  2021年四月,中国卫星(600118)网络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国家队”正式出征,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进入加速阶段。

  和而泰(002402)旗下的铖昌科技主营T/R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是国内唯一能够承担国家级大型发射任务的民营企业,其产品已经用于北斗二代导航、卫星通信等重大项目。

  T/R芯片主要用于雷达,特别是相控阵雷达,美国已将现役F-15C、F-15E、F-18E战机全面升级为有源相控阵雷达,F22和F35则必须搭载;萨德反导系统中单个相控阵系统就有多达上万个T/R组件。作为核心部件,T/R芯片预估占雷达成本的40%-50%,足见其重要地位。

  而卫星T/R组件的性能要求更高,铖昌科技的收入中超9成来自星载业务。

  国金证券(600109)测算,到2025年T/R芯片市场规模将提升至823亿元,其中低轨卫星为150亿元。

  由于行业壁垒极高,除铖昌科技外,国内掌握相控阵T/R芯片的企业还有中国电科13所和55所,其每年出货量在10-15亿颗,而铖昌科技仅能达到几十万颗,市占率较低。

  2018-2020年,铖昌科技实现营收9984.78万元、1.33亿元和1.75亿元,扣非净利润0.49亿元、0.64亿元和0.81亿元,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的爆发,作为我国极少数的“种子选手”,亦是资本市场的“稀缺标的”,铖昌科技大有可为。

  航天投入和产出的比值是1:10,卫星互联网对下游应用市场规模的拉动可达上万亿元。因此,卫星应用及运营服务空间广阔。

  基于北斗产业的加速落地,北斗星通(002151)逐渐走出了过去的阴霾。其业务涉及北斗产业的上中下游,高精度卫星定位芯片在测绘、无人机和农机领域的应用,卫星导航业务2021年上半年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24.11%;汽车智能网联实现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55%。下一代核心芯片的量产,北斗三号系统的全面建成,业绩有望继续放量。

  其次,航天科技旗下,主营卫星制造和应用的中国卫星;卫星空间段运营的中国卫通(601698)等,都将在卫星互联网大战略中受益。

  02

  太赫兹通信,下一代通信技术

  太赫兹通信是电子学向光子学的过渡,它有效解决了频段资源日益稀缺的窘境。被认为是6G时代的核心通信技术。

  2020年6月,一颗名为“电子科技大学号”的卫星在太原成功发射,它将在太空进行太赫兹通信技术实验,被称为“全球首颗6G实验卫星”。

  近期,我国创造出全球太赫兹无线通信最高实时传输纪录,显示出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除了移动通信外,太赫兹还广泛应用于大型安检仪器、精密医疗仪器以及军工雷达等领域。

  中国联通(600050)已成立太赫兹联合创新中心;天银机电(300342)子公司华清瑞达曾承接了解放军某部的太赫兹通信技术实验项目,并已成功交付,是上市公司中极少的已经产生业绩的企业。

  03

  超维度天线,无边界链接

  从5G到6G,超大规模天线技术持续升级,超大规模的智能天线将可以应用于高铁、飞机等高速场景、城市宏覆盖、精准定位等领域,实现全域覆盖下的无边界链接。

  其中,智能超表面和电磁波角动能是两大研究方向。智能超表面可以使天线更智能,通过重构传播环境,实现低成本低功耗的大规模使用;电磁波角动能则可以实现不消耗额外频谱和时间的情况下,提升频谱效率。

  当前,工信部IMT-2030推进组已经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兴通讯(000063)、华为、紫光展锐等进行相关的技术研发。中兴通讯则携手中国联通,完成了业界首个智能超表面反射面板在5G中频的技术测试。

  不过,超大规模天线技术研发还处于理论认证和实验阶段,产业落地还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还远未给相关企业贡献业绩。

  相比较来看,6G产业中的卫星互联网是产业落地的前提和基石,目前已经进入加速推进阶段,相比太赫兹和超维度天线,更值得重点关注。

  每当新一代移动通信启动商用时,下一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就已开始启动,站在当下的时间点,撬动超10万亿规模的6G时代,正加速到来。

  作为下一代信息产业的制高点,这又是一场不能输的“战争”。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易科物联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市值观察丨超10万亿市场,谁将引领6G产业?链接:http://www.esxun.cn/internet/4658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Copyright © www.esxun.cn 易商讯ALL Right Reserved


冀ICP备2023038169号-3